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沙头角故事

作者:张新奇 来源:《奇迹之城:深圳备忘书》 责任编辑:chen 2024-09-10 人已围观


5
 
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建了“沙头角日用百货商店”,后“公私合营”,最终收归国有,改名为“沙头角综合商店”。由于沙头角特殊的地理位置,时有港客购物,特许商店经营外贸生意,成为深圳最早的外贸窗口。
 
1982年,时任深圳市财贸办主任李定到沙头角考察,发现中英街两边的商店是面对面开的。香港那边的商店里琳琅满目,品类十分丰富,而且从早到晚,经营时间很长,服务态度好,天天能听到那边的叫卖声。深圳这边的商店是国营的,问题严重:早上9点上班,10点打扫卫生,中午吃饭,下午2点才开门营业,无论是商品花式品种还是经营特色、经济效益,根本无法与对面相比。他征得市委领导的同意,依照港方做法改革综合商店经营模式,招聘总经理。公告称若年利润由88万元提高到600万元,总经理月工资由50元提高到350元(含工资和奖金),服务员工资从35元提高到200元、250元。结果,新任经理只是照搬港商模式,第一个月,沙头角综合商店就上交了70万元,一个月就接近过去一年赚的钱。这一改,面貌大变,之后建起了沙头角最高最大的商场,有的职工月收入达350元。当时的市委书记说,我这个市委书记工资才100多元,小平同志才300元,工人的收入比中央领导都高。李定回答,职工是拿了几百元,但市里财政拿了几百万,你干不干?市委书记大笑,干。
 
6
 
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之初,逐步开放了沙头角旅游,这里能买到见所未见的外国商品,而且价格低廉。中英街以其特殊位置,吸引了大批长期困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地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对香港资本主义花花世界充满了好奇。
 
一种叫味素的白色粉末居然能改变菜肴的味道;养乐多简直成了资本主义奢侈食品的代名词,这种来自日本的乳酸菌饮料几乎让每一个喝到的孩子爱不释手;很多人第一次尝到了方便面的味道,自此挥之不去;丝袜、香皂、洗发水、护发素、电子表、收录机,从这里源源不断销往内地,使得那些贫穷落后的县城开始有了香波的气味,也有了邓丽君的歌声。丝袜、港衫是40年前最初流行的时尚。还有来自中英街的旧西装,上面常常留有原主人刺绣的名字,这些面料做工精美的二手西服改变了当年男性千篇一律的服装款式。
 
中英街历经十年繁华,创造了神话,每天有数万人涌向这条仅仅200多米长的街道,逢节假日,单日人数曾超过10万。一大早,沙头角海关楼下就站满黑压压的人群,进关排队通常要几个小时。
 
进入中英街,可见严禁越界的告示。但长期遭受计划经济制约的内地购物大军,早已进入了“疯狂购物”的忘我境界,根本顾不上街区上的“界碑”和警示牌。不少人趁机跑到香港一侧的店铺购物,并迅速把购物袋丢回对面,另有人站在对面配合,抓起购物袋迅速离开。人头攒动的顾客忙于抢购,没有人会问价钱。每个店员脚边摆一个大布袋,收钱往里扔,老板则忙得数钱的时间都没有。中英街的商铺一家挨一家,仅金店就有几十家,1988年5—10月的一份统计显示,光卖出的黄金首饰就多达5吨。这一时期,在中英街上租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条柜做生意,平均月租是3万元,最佳位置爆出过月租6万元的天价。日本的零售巨头八佰伴也来联营,引进当年最先进的经营模式,装了电梯和监控。
 
7
 
历经十年,中英街人潮渐退。衰落的起因似乎是1997年媒体报道揭露中英街一些商铺贩卖假货。进价6元的假金饰品,卖1500元,进价200元的假劳力士表卖到3万。一时舆论哗然,中英街信誉一落千丈。
 
风光一时的谢瑞麟金店,火爆时月销售额达1300万元,1997年后一路下落,到2004年仅为43万元,只得关门了事。其他店铺可想而知。游客少的时候,一天才几十百来人,昔日繁华不再。
 
更重要的背景当然是香港回归。之后自由行开放,中国已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当年内地人对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的那点好奇心早已荡然无存。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