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巨人汉卡

作者:张新奇 来源:《奇迹之城:深圳备忘书》 责任编辑:chen 2024-10-09 人已围观

1989年7月,正值暑假。一个身材瘦高的青年返回深圳大学,住进了人去楼空的学生公寓。
 
他叫史玉柱,身高一米八,体重才60公斤,看上去有些文弱。他从深圳大学软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随即下海创业。
 
集成电路的运用使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个人电脑普及的最初二十多年间,中文如何融入这一科技领域成了最大的课题,计算机“汉化”隐藏着巨大的商机。1976年台湾朱邦复发明第一个汉字形码输入法—仓颉输入法,为中文打开了通往电脑世界的大门。随后朱邦复登报表示放弃专利,电脑在华语世界的运用得到很大的普及,朱邦复因此被称为“中文电脑之父”。1989年,朱邦复带领一批年轻人在深圳科技园完善了当时最齐全的汉字字库,可以在电脑里生成600万个字形,实现了对汉字字形编码,即“全汉字技术”。
 
史玉柱有着对计算机汉化巨大商机的敏锐直觉。他发现,使用电脑还要另配一台专门的打字机才能完成中文输出,于是找朋友借了一台IBMPC机,在家里编写一个名为M-6401的文字处理软件。为了测试效果,他送了一套给原单位。软盘一装,漂亮的中文就能在电脑上直接打出来,单位的四通打字机从此被放到一旁没人用了。
 
他怀揣软盘回到深圳大学,借用学校的电脑固化字体、增加字库,使之能在同一界面进行录入、排版、编辑、打印,最后,M-6401软件被压缩成一个卡,称为“汉卡”。它随时可以装上电脑,而不占用主机内存。
 
1989年8月2日,国内权威媒体《计算机世界》以四分之一版的篇幅刊登M-6401汉卡广告。当月,史玉柱收到4万元汇款,截至10月,共收到100万。史玉柱把收到的100万全部投入广告,开了在报刊上投放整版广告的先河。随后短短几个月,史玉柱白手起家挣到了3000万。只用一年时间,巨人汉卡销量跃居全国同类产业之首,成为当时深圳的一个传奇。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汉卡已经成为往事。但计算机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类财富分配的构架。当然,也直接加速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崛起。
 
综观几十年来中国IT界风光一时的人物,他们无一不是依靠“汉化”起家。朱邦复、王永民等先驱,以及四通、联想、巨人、方正等企业,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对计算机中文平台的搭建。没有这个平台,中文将被隔离在电脑世界的大门之外。百度、新浪、阿里、腾讯等巨型企业的诞生,首先要借助的就是汉化平台,依托巨大的汉语市场,再对接西方新型模式。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