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小河弯弯,大有文章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人为因素也毋庸讳言。先是深圳河两岸千百年来筑堤围田,深圳河河道不断萎缩。深圳建市以后,伴随着粗放型城市化进程的狂飙突进,深圳河北岸大面积地面硬化,水土流失严重,传统的滞洪区急剧减少,导致雨水难以下渗,大大加剧了深圳河洪涝以及淤积、污染的程度。
2001年出版的《深圳市水务志》专门用了一个章节记录深圳建市以来的洪灾情况。1979年至1998年这20年中,有11年均发生程度不一的洪涝灾害。其中1993年、1994年、1997年和1998年的洪灾特别严重,经济损失巨大。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获批建立。就在特区诞生前不到一个月的7月28日,深圳河支流布吉河上游大雨倾盆,日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导致下游的深圳老城区洪水猛涨,罗湖片区被大水围困。洪水冲进新园招待所,所内水深超过一米,刚刚履新的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吴南生一行,竟然被困在新园招待所四栋。洪水给上任伊始的深圳市委书记来了一个“下马威”。
枯燥的数据后面,是一幕幕心酸无奈的人间苦情。说来也巧,本书写到这一章节时,老天爷就在深港地区以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描绘了一幅折腾了深圳河流域千百年的“水患图”。
2023年9月7日傍晚开始,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季风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深港两地暴雨呼啸而至。截至8日上午11时,降雨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7项历史极值,罗湖区局部24小时降雨量高达559.6毫米。
香港更是迎来了历史上最漫长的黑色暴雨日。截至8日下午1时,香港天文台录得24小时降雨量647.7毫米,创造了香港地区自188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大雨似箭,击打着现代化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昔日光彩鲜亮的街市成了滔天泽国,人车绝迹;金钱永不眠的港交所不得不停止交易;惜水如金的深圳水库不得不紧急泄洪……人类活动被强行摁下了暂停键,依然传来令人悲痛的消息:在如注如倾的特大暴雨冲击下,在具有世界一流防灾水平的香港,竟然发生了“2死17伤1失联”的惨剧。
在风声、雨声、各类警报声中,我和千千万万深港两地民众一起,在沉闷而又心悸的漫长等待中,真切地领教了大自然撼人心魄的无边威力,也更加理解了深港两地民众对治理深圳河的迫切心情。
1979年3月深圳市设立后,防洪建设就是燃眉之急的大事。自1980年开始,一张白纸的深圳市下大力气在市区全面铺开防洪工程规划设计。防范的重点锁定深圳河及其南北向直切深圳老城区的主要支流布吉河。到1985年时,深圳河北岸临时防洪堤、布吉河下游河段整治等主要工程完成。此外,深圳市还下大决心划定了笋岗滞洪区。今天市民接踵而至的赏荷胜地洪湖公园,就是这个滞洪区的过水面。
但是,这些措施只能应付一下风调雨顺的年份,老天爷稍微出手重一点,就让深圳河流域不堪承受。通过水利部门测算,深圳市领导拿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即使满足了“错开深圳水库泄洪”“笋岗滞洪区达到最高负荷”这两个理想条件,一旦遇上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罗湖桥下游、上游水位将分别达到6.5米、7.5米。而罗湖桥高只有6.4米,这意味着,届时深圳河河水将毫无悬念地漫过罗湖桥。
一旦水淹罗湖桥,罗湖老城区等深圳河北岸低洼地带的境况可想而知。让人揪心的是,所谓的“五十年一遇”,在深圳河近五百年的灾害记录中,也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面对严峻的形势,有人提出了布吉河改造的“运河方案”,即在罗湖、福田两区内开挖一条运河,让布吉河不再在今天的罗湖口岸西侧一带注入深圳河干流,而是与深圳河平行流向西南,最后注入深圳湾,从而大大减轻深圳河干流的泄洪压力。
不过,这个颇具想象力的布吉河“运河方案”多年停留在构想阶段。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基于工程成本的考量,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此时深港两地已在酝酿联合治理深圳河。
2001年出版的《深圳市水务志》专门用了一个章节记录深圳建市以来的洪灾情况。1979年至1998年这20年中,有11年均发生程度不一的洪涝灾害。其中1993年、1994年、1997年和1998年的洪灾特别严重,经济损失巨大。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获批建立。就在特区诞生前不到一个月的7月28日,深圳河支流布吉河上游大雨倾盆,日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导致下游的深圳老城区洪水猛涨,罗湖片区被大水围困。洪水冲进新园招待所,所内水深超过一米,刚刚履新的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吴南生一行,竟然被困在新园招待所四栋。洪水给上任伊始的深圳市委书记来了一个“下马威”。
枯燥的数据后面,是一幕幕心酸无奈的人间苦情。说来也巧,本书写到这一章节时,老天爷就在深港地区以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描绘了一幅折腾了深圳河流域千百年的“水患图”。
2023年9月7日傍晚开始,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季风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深港两地暴雨呼啸而至。截至8日上午11时,降雨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7项历史极值,罗湖区局部24小时降雨量高达559.6毫米。
香港更是迎来了历史上最漫长的黑色暴雨日。截至8日下午1时,香港天文台录得24小时降雨量647.7毫米,创造了香港地区自188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大雨似箭,击打着现代化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昔日光彩鲜亮的街市成了滔天泽国,人车绝迹;金钱永不眠的港交所不得不停止交易;惜水如金的深圳水库不得不紧急泄洪……人类活动被强行摁下了暂停键,依然传来令人悲痛的消息:在如注如倾的特大暴雨冲击下,在具有世界一流防灾水平的香港,竟然发生了“2死17伤1失联”的惨剧。
在风声、雨声、各类警报声中,我和千千万万深港两地民众一起,在沉闷而又心悸的漫长等待中,真切地领教了大自然撼人心魄的无边威力,也更加理解了深港两地民众对治理深圳河的迫切心情。
1979年3月深圳市设立后,防洪建设就是燃眉之急的大事。自1980年开始,一张白纸的深圳市下大力气在市区全面铺开防洪工程规划设计。防范的重点锁定深圳河及其南北向直切深圳老城区的主要支流布吉河。到1985年时,深圳河北岸临时防洪堤、布吉河下游河段整治等主要工程完成。此外,深圳市还下大决心划定了笋岗滞洪区。今天市民接踵而至的赏荷胜地洪湖公园,就是这个滞洪区的过水面。
但是,这些措施只能应付一下风调雨顺的年份,老天爷稍微出手重一点,就让深圳河流域不堪承受。通过水利部门测算,深圳市领导拿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即使满足了“错开深圳水库泄洪”“笋岗滞洪区达到最高负荷”这两个理想条件,一旦遇上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罗湖桥下游、上游水位将分别达到6.5米、7.5米。而罗湖桥高只有6.4米,这意味着,届时深圳河河水将毫无悬念地漫过罗湖桥。
一旦水淹罗湖桥,罗湖老城区等深圳河北岸低洼地带的境况可想而知。让人揪心的是,所谓的“五十年一遇”,在深圳河近五百年的灾害记录中,也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面对严峻的形势,有人提出了布吉河改造的“运河方案”,即在罗湖、福田两区内开挖一条运河,让布吉河不再在今天的罗湖口岸西侧一带注入深圳河干流,而是与深圳河平行流向西南,最后注入深圳湾,从而大大减轻深圳河干流的泄洪压力。
不过,这个颇具想象力的布吉河“运河方案”多年停留在构想阶段。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基于工程成本的考量,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此时深港两地已在酝酿联合治理深圳河。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