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东方之珠,闪耀有时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在内地与西方世界“超级联系人”香港的示范、引流下,以香港为前进基地或者借道香港的海外资本大潮,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形式,一浪高过一浪涌入深圳,并逐波推进至珠江三角洲及岭南以北的内地城市。
 
1979年一年,深圳就批准了37个外商投资项目,中方多以土地作价入股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饮食、服务、房地产业和相对初级的来料加工上。1980年代中期,外商投资项目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工业成为主要投资领域。1990年代以后,外商投资逐步由一般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开始涉足贸易、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遍布深圳三大产业的12个经济部门和33个工业行业。
 
进入21世纪,来料加工贸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深圳成为计算机及配件、激光头、复印机、继电器、电风扇、无绳电话、微电机、自行车、钟表等品类的全球加工生产中心。
 
截至2003年,深圳加工贸易企业已近1.5万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75%,实现工业产值4009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3.4%,加工贸易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达到50.39%。
 
与一般港商略显原始的“三来一补”和早期外资粗放型的来料加工贸易不同,招商局主导的蛇口工业区则在深圳工业化起步阶段,就为深圳“定制”了高端产业类型。
 
蛇口工业区一出场即高举高打,确定了“三个为主”和“五不引进”的方针,即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企业投资以外资为主、产品市场以出口为主,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技术落后、污染环境和挤占出口配额的项目不引进。
 
“三个为主”和“五不引进”的发展理念,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1979年12月12日,招商局同瑞士大昌洋行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组建蛇口工业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瑞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其后,华美钢厂、浮法玻璃厂、蛇口铝材厂、凯达玩具厂等纷纷跟进。五年时间里,蛇口工业区就引进了90多家外商企业和20多亿港元的协议外资,成为年轻的深圳经济特区短距起飞的有力引擎之一。
 
蛇口工业区成立之初,工业用地面积只有区区2.14平方公里,短时间内拿出欣欣向荣的大发展“证据”后,扩展至10.85平方公里。其管理体制也同步“扩容”:一开始是由招商局直接管理开发,1987年后蛇口工业区实行公司制,成立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在此期间,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既负责园区建设,也包揽区内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还负责一应民政及司法事务。可以说,此后中国各种所谓产城一体化开发的园区,所拥有的权力,均没有达到蛇口工业区的高度。1992年,深圳市收回了蛇口工业区的行政、司法、民政及公共服务等政府管理权限,在其土地上设置了南山区蛇口街道办和招商街道办。
 
不过,蛇口工业区开发模式的“简版”,在深圳得到了发扬光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