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三洲田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地名密码卷 责任编辑:yezi 2022-12-30 人已围观
三洲田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古称“三丘田”,是梧桐山脉盐田坳至梅沙尖中段山涧盘地,四周层峦叠嶂,山势险峻,群山林密,陆海两路经坪山和沙头角,可通香港、深圳、广州、汕头、厦门。三洲田原由坪山镇管辖,现由盐田区管辖。1958年,政府选择在这个低洼的地方兴建水库,让三洲田村民迁移到几公里外的三洲田村现址,原址则被库水淹没,成了一片水下废墟。
1900年间,三洲田村一带居住着廖、钟、林、陈等七姓,乡民喜爱武术,有自幼习拳的传统。该村廖庆发、廖仁玉等三合会党人,在三洲田开设了一间“义合小铺”的杂货铺和两间拳馆作掩护,聚集着方圆百里一批热血青年,舞刀弄枪“自卫防贼”。
1900年6月,孙中山亲自率一批兴中会成员到香港活动。7月16日船到香港,接到当局通知不许任何人登岸,于是只能在船上开军事会议,商讨军事事宜,并决定在惠州、广州两地同时发动起义,派郑士良前往惠州,联络会党,直接指挥起义,以广东省新安县绿林和嘉应州、惠州三合会为主力,借助菲律宾独立军在日本购置的军械,在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沿海东进,直趋厦门。然后用从日本运来的军火武装起义军,再攻回广州,马上组织临时政府;另派史坚如至广州策动响应;又命陈少白、杨衢云等留港负责调械接济;孙中山自己则从日本南下中国台湾,等起义发动时设法潜入大陆亲自指挥。郑士良按照计划吸收了新安一带的绿林,并联络了潮州、惠州、嘉应州各属会党,集合于三洲田。三洲田“山深林密,路径迂回。南抵新安,紧逼九龙租界;西北与东莞县接壤,北通府县二城,均可窜出东江,直达省会;东南与海丰毗连,亦系会党出没之处”。而且附近地区一向没有什么兵丁驻扎,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集结起义武装之地。郑士良坐镇三洲田,等待香港方面运来武器,以及台湾方面的指示,即行起事。10月8日,郑士良、黄福等受命率会众猛袭新安沙湾兰花苗兵营,清军溃逃。首战告捷之后,旋即乘胜向深圳推进,直逼新安县城。15日,起义军与清军战于佛子坳,缴枪700余支,俘敌数十名。继又在镇隆大败清军。其后,在永湖、崩岗墟又连败清军。21日,经龙岗、淡水进至三多祝,起义军辗转作战连连得胜,沿途乡民纷纷投军,队伍很快发展到2万余人。由于起义军已连战10来天,弹药已尽,且2万余人队伍庞大,粮草不足,只能等着孙中山筹置的军械弹药来接济。然而,计划却全部落空。原来孙中山在接到捷报后,请日本人宫崎寅藏将借自菲律宾独立军的军械运往惠州,不料,这批军械尽是破铜烂铁,全不能用。时值日本政府更迭,新任首相伊藤博文一改援助中国革命的政策,而是保全清王朝作为其代理人,禁止军火出口。由于日本方面的变化,致使革命党人购存在台湾的武器也不能运出。这样,在清军进逼,弹药军械不足的情况下,孙中山只得派日本人山田良政从香港潜入白沙大营告知郑士良:“政况忽变,外援难期;即至厦门,亦难接械,可自决进止。”郑士良在外无援军、内乏弹药的情况下,被迫将队伍大部分就地解散,留下精锐1000多人,分水陆两路回师三洲田。水路绕道香港,购置弹药,准备联合新安、虎门义师,围攻广州。他们还想袭击深圳、横岗等地清军,但因弹尽援绝,被迫于11月7日解散队伍。郑士良率少数骨干先后被迫经香港逃亡海外。三洲田庚子起义历时32天,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向世人疾呼:经此一役,“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孙中山特派副官到三洲田抚恤牺牲起义军的家属,每人发200银元慰问金,重建三洲田村,另拨3000银元给三洲田兴建校舍,以作纪念。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孙科亲笔题写“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匾额;又为马峦村学校题写“华强学校”。1933年12月12日广东省国民政府批准建立“三洲田庚子革命纪念亭”。
1900年间,三洲田村一带居住着廖、钟、林、陈等七姓,乡民喜爱武术,有自幼习拳的传统。该村廖庆发、廖仁玉等三合会党人,在三洲田开设了一间“义合小铺”的杂货铺和两间拳馆作掩护,聚集着方圆百里一批热血青年,舞刀弄枪“自卫防贼”。
1900年6月,孙中山亲自率一批兴中会成员到香港活动。7月16日船到香港,接到当局通知不许任何人登岸,于是只能在船上开军事会议,商讨军事事宜,并决定在惠州、广州两地同时发动起义,派郑士良前往惠州,联络会党,直接指挥起义,以广东省新安县绿林和嘉应州、惠州三合会为主力,借助菲律宾独立军在日本购置的军械,在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沿海东进,直趋厦门。然后用从日本运来的军火武装起义军,再攻回广州,马上组织临时政府;另派史坚如至广州策动响应;又命陈少白、杨衢云等留港负责调械接济;孙中山自己则从日本南下中国台湾,等起义发动时设法潜入大陆亲自指挥。郑士良按照计划吸收了新安一带的绿林,并联络了潮州、惠州、嘉应州各属会党,集合于三洲田。三洲田“山深林密,路径迂回。南抵新安,紧逼九龙租界;西北与东莞县接壤,北通府县二城,均可窜出东江,直达省会;东南与海丰毗连,亦系会党出没之处”。而且附近地区一向没有什么兵丁驻扎,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集结起义武装之地。郑士良坐镇三洲田,等待香港方面运来武器,以及台湾方面的指示,即行起事。10月8日,郑士良、黄福等受命率会众猛袭新安沙湾兰花苗兵营,清军溃逃。首战告捷之后,旋即乘胜向深圳推进,直逼新安县城。15日,起义军与清军战于佛子坳,缴枪700余支,俘敌数十名。继又在镇隆大败清军。其后,在永湖、崩岗墟又连败清军。21日,经龙岗、淡水进至三多祝,起义军辗转作战连连得胜,沿途乡民纷纷投军,队伍很快发展到2万余人。由于起义军已连战10来天,弹药已尽,且2万余人队伍庞大,粮草不足,只能等着孙中山筹置的军械弹药来接济。然而,计划却全部落空。原来孙中山在接到捷报后,请日本人宫崎寅藏将借自菲律宾独立军的军械运往惠州,不料,这批军械尽是破铜烂铁,全不能用。时值日本政府更迭,新任首相伊藤博文一改援助中国革命的政策,而是保全清王朝作为其代理人,禁止军火出口。由于日本方面的变化,致使革命党人购存在台湾的武器也不能运出。这样,在清军进逼,弹药军械不足的情况下,孙中山只得派日本人山田良政从香港潜入白沙大营告知郑士良:“政况忽变,外援难期;即至厦门,亦难接械,可自决进止。”郑士良在外无援军、内乏弹药的情况下,被迫将队伍大部分就地解散,留下精锐1000多人,分水陆两路回师三洲田。水路绕道香港,购置弹药,准备联合新安、虎门义师,围攻广州。他们还想袭击深圳、横岗等地清军,但因弹尽援绝,被迫于11月7日解散队伍。郑士良率少数骨干先后被迫经香港逃亡海外。三洲田庚子起义历时32天,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向世人疾呼:经此一役,“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孙中山特派副官到三洲田抚恤牺牲起义军的家属,每人发200银元慰问金,重建三洲田村,另拨3000银元给三洲田兴建校舍,以作纪念。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孙科亲笔题写“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匾额;又为马峦村学校题写“华强学校”。1933年12月12日广东省国民政府批准建立“三洲田庚子革命纪念亭”。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