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龙岗区境内地名特征和地名社会应用

作者:深圳百科 来源:深圳百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8-23 人已围观

境内地名特征

从地名专名看,辖区内行政区地名和居民点地名有以下特征:

(1)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如甘坑村(原名柑坑村,因位于柑坑山)、马蹄山村、仙人岭村等。(2)以地理位置命名,如格水村(即隔水,多条河流分隔的地域)、低山村、上井村。(3)以自然景象、自然现象命名。有以植物命名,如雪竹径村、马竹村、沙梨园村、萝卜坝村、樟树布村、丹竹头村等。(4)以动物命名,如鹤坑村等。(5)以祥瑞、希冀的愿望命名,如龙岗墟(传说有神龙降落于该地山岗上)、良安田社区、吉厦村、太平村等。(6)以历史古迹或历史人物命名,如罗瑞合村(清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罗瑞凤从广东兴宁迁至龙岗,发迹后其商号为“瑞合”,其后人聚集地为罗瑞合村)等。(7)以姓氏命名,如罗屋村、黎屋村、刘屋村、杨屋村、任屋、何屋等。(8)以“田”命名,如坂田、良安田村、汉田村等。(9)以数字命名,如参盛村、丁甲岭村等。(10)以“约”“联”“合”命名;“约”为行政建制,指按照乡约建立起的行政村,如“六约”;“联”为数个自然村组成的村子,如“三联”“四联”“五联”“南联”;“合”,如官新合村。(11)以建筑形式“围”屋命名,如平湖大围、松柏围等。
 
从地名通名看,辖区内行政区划地名、居民点名、山名的地方特色更为浓郁。因深圳地势多为低丘河谷和台地地形,山地多以“坑”“坳”“窝”“塘”“岭”命名,如草堆窝、始老窝、老虎窝、东祖坳、南坑、塘坑、深坑、虎坑、鸭公坑、油麻坳、南塘、仙人岭等。

 

地名社会应用

以“龙岗”冠名的社会性名称有龙岗皆歌龙岗舞龙、龙岗企炉饼、龙岗鸡等。
 
龙岗皆歌:据传由“八音”调演变而成,起源于清代末期,民国时期开始在龙岗一带流传,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为盛行。它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歌曲,曲调简朴,易学易懂,易于传唱。“皆歌”曲调和衬调固定不变,歌词由演唱者据情据景即兴发挥,一般七字为一句,平仄押韵,朗朗上口。演唱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清唱,也可以用乐器伴唱;可以独唱,可以齐唱,还可以分开对唱,甚至众人伴唱。当地人人都会唱,人人都喜欢唱。因为主要在龙岗地区流传,所以称为“龙岗皆歌”。
 
龙岗舞龙:龙岗地区逢年过节和吉庆活动时有舞龙的习俗,民间舞龙历史悠久。因此,龙岗街道在2001年被中国龙狮协会授予“全国舞龙之乡”称号,又相继被中国文联等单位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龙岗人舞龙之俗曾认为始于民国时期,但族谱中有清道光年间客家围屋落成庆典时,村中舞龙、舞麒麟庆贺时认捐钱银名单,由此可知龙岗舞龙活动有近200年的历史。
 
龙岗企炉饼:企炉饼是龙岗一种知名的酥香饼食,由客家传统手工制作。企炉饼需要贴在炉壁上烤制,因而得名,是龙岗墟的特产。企炉饼在清光绪年间,由龙岗萝卜坝村一家钟姓人家创制,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创制企炉饼的钟姓人家如今繁衍至第六代,可惜没有一人传承祖上做饼的手艺,倒是墟镇里家住鸡仔巷的制饼师罗安等人学得了真传。企炉饼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全盛时期,曾批发到惠阳、东莞、宝安周边的墟镇(公社)。许多在广州、香港等外地工作的龙岗人和海外华侨回到家乡,都喜欢把它作为手信赠送给亲友。改革开放后,香港和国外进口的饼食琳琅满目,市场竞争激烈,地域糕点市场被冲击。1980年初,饼厂停产,龙岗企炉饼成为本地人的记忆。
 
龙岗鸡:俗称“三黄鸡”或“胡须鸡”,呈“两细”“三黄”特点,即头细、脚细,脚黄、嘴黄、毛黄(鸡皮也是黄的),鸡嘴下颔有一撮髯羽,似胡须。鸡冠、耳叶呈鲜红色,是龙岗本地鸡种。因体形丰满健壮,肉质厚实细嫩,皮脆骨软味美,深得当地人喜爱。随着龙岗养殖业萎缩,龙岗鸡自20世纪90年代渐渐绝迹。

参考资料: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 深圳市龙岗区地名志[M]. 深圳:深圳出版社,2023.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