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名企 名企
华为:通信行业巨头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来源:《新时代深圳精神》 责任编辑:chen 2023-01-19 人已围观
在创新上跑“马拉松”
创新是华为30多年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华为坚持将年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近几年的投入比例更是超过了14%,正是得益于长期的研发投入,才使得华为在很多技术领域持续领先,才能在外界巨大的压力下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任。
技术创新是一场马拉松,有耐心才跑得远。
在2G、3G时代还是追赶者的华为,在4G时代已经实现了与国外巨头齐头并进。早在2009年,华为就开始了5G研究,目前是全球在5G方面投入时间最早、投入规模最大、投入范围最广的厂商。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2019年上海MWC期间透露,华为在5G上的累计投资已达40亿美元。截至2020年2月,华为已经获得了超过90个5G合同,近一半合同来自欧洲国家,5G基站建设也超过了60万个。而在未来的6G领域,华为的研究也在业界领先。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说,要保持在智能终端行业的前瞻性,要在“跟踪一代、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四代,以保持“下一代技术能够做到领先时代、领先同行”。华为旗舰手机Mate系列,每一款产品的研发费用都在1亿美元以上,2019年推出的Mate30系列,研发投入大概为3亿美元,参与研发的人员达到3000人,前后耗时18个月。
如今在业内成为标杆的海思,诞生于华为初创时期。1991年,华为就设计了第一片ASIC芯片,并成立了芯片设计室,即海思。从2004年成立至今,海思半导体从零开始,星夜兼程,艰苦前行,研发出麒麟、昇腾、鲲鹏、天罡、巴龙等芯片系列,一路逆袭,成为比肩高通、联发科的芯片公司。
华为寄予厚望的鸿蒙操作系统,是5000多名科研人员花费近十年时间研发的成果。目前,鸿蒙系统已率先用于华为的智慧屏中,并延伸至更多物联网和智能设备中。
华为2019年内部评选出的“十大发明”,包括超级快充、全光交叉、达芬奇芯片架构……这些发明都并非一日之功,相当一部分从很多年前就开始研发了。有些发明今天看来可能已不鲜见,但是技术背后代表的厚积薄发精神正是华为一直以来所坚守的。
2019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9.6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49%,研发费用支出为1316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15.3%。近十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6000亿元。任正非预计,2020年研发支出可能超过200亿美元。
“多路径、多梯次”攻入无人区
对华为来说,无时无刻不在的危机意识是其创新的内生动力之一。正因为这样,华为才可以在强手林立的行业存活下来,并且越活越好。
“任正非有着极其坚定不移的决心,而他带领的这家公司似乎每天都认为自己随时会失败,因此近乎饥渴地追求不断创新,以图存活下来。”沃达丰集团前首席技术官StevePusey在BBC纪录片《华为是谁》中说。
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说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进入无人区如何开展研发?他的答案是:“只要多路径,就不会出现僵化;只要多梯次,就不会出现惰怠。”
2012实验室是“多路径、多梯次”理论的最好实践。任正非认为,未来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要想在未来生存发展就得构造自己的“诺亚方舟”。2012实验室拥有2万多名员工,下设中央研究院、中央软件院、中央硬件工程院、海思半导体等二级部门,也包括了分布在各地研发中心的2012下属实验室。针对产品开发,2012实验室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前一至三年铺开研发。而在技术侧,这个前瞻量起码是未来三至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对于可能出现的新技术,研发人员要通过创新引导需求,即“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徐文伟在2019年“欧洲创新日”上曾这样描述华为创新的过去和未来,他说,华为过去30年的成功是1.0时代,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工程、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的成功。面向未来,要迈向基于愿景和假设驱动的基础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时代,是实现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是实现从0到1的创新。2019年,华为成立战略研究院。作为院长,徐文伟坦言,战略研究院最重要的是看未来,担负起华为在未来五至十年技术领域的清晰路标。
任正非2019年在接受《深圳商报》等国内媒体采访时说:“新技术的生命周期太短了,如果不进入基础研究,就会落后于时代。一个公司不做基础研究,就会变成一个代工厂。”
面向未来,为确保不迷失方向,不错失机会,华为近年来持续加大面向未来的前沿技术探索和基础研究投入,每年投入约30亿至50亿美元。华为现有约15000人从事基础研究,其中包括700多位数学博士、200多位物理和化学博士、5000多位工学博士。
做“黑土地”和使能者
一家企业,从“小”做到“大”不难,但从“大”做到“强”,只有通过建立生态体系,才能生生不息,屹立不倒。
“谁在影响华为?”华为的回答是,“对内靠员工,对外则靠客户与合作伙伴”。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产业组织、开源社区、标准组织、大学、研究机构等构建共赢生态圈,华为正在全球舞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任正非曾说,华为要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在这块“黑土地”上可以种“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云在上面生长,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户。
在这一理念下,华为提出:做大产业、做大市场,比做大自身份额更重要;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坚持做“黑土地”和使能者,不与合作伙伴争利;共享利益,做催化剂和黏合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速行业数字化进程。
在消费业务领域,华为打造的HiLink智能家居生态,截至2019年年底,已经积累了5000多万用户、接入100多个品类。
在企业业务领域,华为坚持“平台+AI+生态”战略,合作伙伴数量在2019年已超28000家,华为云技术合作伙伴2000多家,云市场上架伙伴应用数量3500多个。
在计算产业领域,华为在2019年发布“鲲鹏+昇腾”的计算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30亿元发展鲲鹏产业生态。
在开发者层面,华为2015年启动沃土计划,用四年时间汇聚了130万开发者和14000家ISV(独立软件开发商)。2019年又投入15亿美元推出新一轮“沃土计划”,计划汇聚500万开发者。
2019年5月,华为遭美国政府禁令,面向全球全面开放HMS(华为终端云服务),并在2020年要全力打造HMS生态。华为还在2019年发布了鸿蒙系统,打造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任正非表态称:“鸿蒙操作系统能够与苹果系统相媲美应该不需要两到三年。”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外部环境的困难可能会暂时影响华为前进的节奏,但不会改变华为前进的方向。每一颗熬过苦难的种子,都将在希望中美好绽放!
很赞哦! ( )
下一篇:深圳担保集团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