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自然地理 > 动植物资源 >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扫码关注

草木深圳 :一个你可能并不熟悉的“植物特区”

作者:李跃 来源:深圳深圳 责任编辑:yezi 2022-12-14 人已围观

 
2017 年 7 月 24 日,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开幕式在深圳举行,来自 109 个国家和地区的 6953 名植物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注册参会。这也是继 2011 年第 26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后,深圳举办的又一全球 盛会。国际植物学大会每   6   年举办一次,是全球植物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已有百余年历史。大会不仅报告近 6 年全球植物 科学的主要成就,还将聚焦当前植物科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代表全球植 物科学工作者发出严重关切和警示,部署未来   6   年全球植物科学的行动计划和纲领。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也是首次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的 全球植物科学领域顶级会议。

这次大会也是世界认识生态深圳的一个窗口。说到深圳,很多人首 先想到的可能是科技深圳,高科技发达早已成为深圳鲜明的身份标识 ; 是创新深圳,创意创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是文化深圳,阅 读已日益沉淀为城市的风尚……但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生态深圳、草 木深圳已成为描述这个城市越来越重要的关键词。

一年四季花红草绿的城市景象,是很多人喜欢深圳的原因之一。深 圳有一半土地划入了生态控制线,成为国内第一个划定并通过政府规章 形式明确城市生态控制线的城市。

深圳,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各种智能电子元器件的深圳,也是一个摇 曳着数不清名字的野生植物的深圳。深圳生长着   600   岁的古榕树,飞翔着   300   多种候鸟和留鸟,整个中国六分之一的蝴蝶品种、十分之一的蜻蜓品种都可以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几年前出版的《深圳生物物种资源 编目》显示,深圳拥有野生高等植物 2500 种左右,其中不少属于珍稀物 种,堪称一个“植物特区”。

比如,仙湖苏铁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桫椤、黑桫椤、大 叶黑桫椤、小黑桫椤、粗齿桫椤、苏铁蕨、水蕨、金毛狗、珊瑚菜、土 沉香、樟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值得一提的是,桫椤是一种 白垩纪时期遗留下来的比恐龙更古老的树种,前些年在深圳被发现。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梧桐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梧桐山是 国内少有的邻近市区,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 型自然风景区。

我国的《诗经》中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这诗描述的是梧桐生长茂 盛,引得凤凰啼鸣的场景。最早记述梧桐山名的是明朝的《广东通志》 卷十三《舆地志一 • 山川 • 东莞县》中“又南七十里曰梧桐山(其木多 梧桐)”的描述。

梧桐山风景区分布有各类野生植物  240  科,1419  种,其中苔藓植物 42 科 86 种,蕨类植物 30 科 109 种,裸子植物 5 科 9 种,被子植物 163科 1219 种 ;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桫椤,二级保护的红皮油茶、大苞白 山茶、野茶树,三级保护的穗花杉、白桂木、粘木等珍稀濒危植物。

除了梧桐山,三洲田、马峦山、羊台山、内伶仃岛、塘朗山等都拥 有较丰富珍稀濒危物种。这是深圳的另一面,这样一个“野生”深圳, 同样是深圳这个现代化城市的魅力所在。
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一座公园之城,2020 年公园总数将超 1000 个 ;某 种程度上,深圳也是一座自然保护区之城。比如,深圳拥有被称为“最 后的桃花源”的大鹏半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公园则是国内唯一一个位于市中心的自然保护区。2019 年 6 月,深圳铁岗 — 石岩湿地、深圳田头山两大市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方案出炉,意味着深圳的自然 保护区再度“扩容”,也再次让人感到,深圳的自然“遗产”原来如此 丰富。

这也让人不由得感慨 :关于深圳,我们究竟了解多少?这块土地 上,到底还有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生态秘密?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我们还将在这块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但是,一株叫不出名字的植物, 是不是会让你感觉到,自己对脚下的这块土地其实远不是想象中的那般 熟悉?

你可能不知道,植物于 475 万年前登陆演化后,至今全球约有 30 万 种,其中一半分布在热带地区。然而,随着栖地破坏及环境变迁,不少 物种正不断消失,每年消失物种达   1000   个。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快会变成每年消失 1 万个,现有的很多物种在本世纪内就会灭绝。 那么,在深圳的历史上,会有多少植物界的“失踪者”?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志,晋代嵇含编撰的《南方草木状》收录了一些有趣的植物。“蜜香纸,以蜜香树皮叶作之。微褐色,有纹如鱼 子,极香而坚韧,水渍之,不溃烂。泰康五年,大秦国献三万幅。”宋 人周去非曾在岭南为官,归后著有《岭外代答》一书,记述岭南风土物 产。其中卷八为“花木门”,名单中除了今天常见的桂、榕、柚、石榴 等植物外,也还有一些奇异物种。比如里面提到一种蛆草 :“蛆草高一二 尺,状如茅,夏月插一枝盘筵中,蚊蝇不近,食物亦不速腐。”又有记 一种巨大的蒿草 :“大蒿,容、梧道中久无霜雪处,蒿草不凋,年深滋 长,大者可作屋柱,小亦中肩舆之杠。漕属王仲显沿檄失轿杠,从者斫 道旁木代之,行数里辄脆折,怪,视之,蒿也。古有蒿柱之说,岂其类 乎?”

按照上述植物物种消失理论,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时间里,岭南包括深圳一带一定有不少植物先是濒危,然后渐次从大地上消失。这样的景象让人怅然若失。所谓万物互联,它的另一个解释是,这个星球上所 有生命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留住它们,也就是留住我们自己。
 
幸而我们还能读到这样的新闻—2017年7月 18 日,第 19 届国际 植物学大会开幕前夕,国家基因库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活体库揭牌,以保 护和保存世界约 30 万种植物、百万种动物、近千万种微生物活体资源为 愿景。这是中国版的生物诺亚方舟,这是草木深圳的使命。
 

很赞哦! ( )

上一篇:扶桑

下一篇:源远流长的杜鹃花史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