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自然地理 > 动植物资源 >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扫码关注

源远流长的杜鹃花史

作者:王定跃 来源:鹃映鹏城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3-10 人已围观

杜鹃花,广义上指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的木本植物,即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全部物种的统称。杜鹃花作为一个物种,通常是指杜鹃花本种,又称映山红,学名为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杜鹃花种类之一。

一、中国对杜鹃花的最早记载
 
 

▲图 1-1 羊踯躅植株

国人对于杜鹃花的最初认识可能是源于其药用价值。早在距今 1800 多年前的汉代,中国第一部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对杜鹃花属羊踯躅(Rh. molle)的文字记载:羊踯躅(即黄杜鹃),“味辛温,有毒。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生川谷”。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对杜鹃花属的最早文字记载,当时国人已经对其药用价值有了较深入的理性思索。我国古代百科词典《广雅》中也收录了羊踯躅:“羊踯躅,英光也。”古今注云:“羊踯躅花,黄羊食之,则死,羊见之则踯躅分散,故名羊踯躅。”我国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撰写的《本草经集注》里也记载了羊踯躅(属杜鹃花木)具毒性。
 
二、中国杜鹃花的栽培史
 
中国作为多数杜鹃花属种的原产地,其栽培史可追溯到 1000 多年前。国人认识杜鹃花首先是因其药用价值,时至唐代,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其观赏价值和引种栽培等,出现了将杜鹃花移入庭院栽培的记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情趣高远的园林艺术巨匠,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仅有众多咏颂杜鹃花的名作,更是亲自移植栽培。在《山枇杷》一诗中先是赞杜鹃之美“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之后却遗憾很难移栽,“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他在公元 819 年辞别江州(今江西九江)到忠州(今重庆忠县)任职时也不忘带着杜鹃花,并最终移植成活。他在诗作《喜山石榴花开》中描述:“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寥寥数语却极具考据意义,首次出现了有关映山红人工引种栽培成功的个案。“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表达了诗人对杜鹃花顽强生命力的赞赏。
 
同时期的“万古良相”李德裕在《平泉山居草木记》中,记述了他居住的东都洛阳城外三十里的平泉庄中各种花木的名色和来历,其中就有对杜鹃花的记载,将其列入奇木:“木之奇者,有……金陵之珠柏、栾荆、杜鹃……”
 
唐代栽培杜鹃花最为出名的可能要数镇江鹤林寺的杜鹃花神了。据《鹤林寺志》载:“杜鹃花高丈余,春日花开,倾城游赏。”《丹徒县志》记载:“鹤林寺杜鹃花……鹤林寺素以唐代杜鹃花驰名。”唐代诗人李绅有诗记述当时盛况:“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相传唐贞元年间,有番僧在天台山用钵盂盛杜鹃花根,带到鹤林寺培养种植。此花成活后,每年暮春开花。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中也记载了“润州鹤林寺杜鹃,乃今映山红,又名红踯躅者”“鹤林之花,至以为外国僧钵盂中所移,上玄命三女下司之”。
 
到了宋代,人们就更多地收集杜鹃花品种并在庭院栽培了。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南宋时潜说友纂修的杭州地方志《咸淳临安志》中收录了杜鹃和映山红,记载道:“杜鹃,钱塘门外菩提寺有此花,甚盛……映山红,大概如杜鹃,但色淡质粗耳。”宋代洪适的《盘洲文集》从花色的角度盘点了盘洲的花木种类,“红有:佛桑、杜鹃、赪桐、丹桂、木堇、山茶、海棠、月季”,开红花的杜鹃赫然在列。被誉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的《全芳备祖》中有杜鹃花特性、应用、栽培等方面的记载。
 
至元明时期杜鹃花的种植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在栽培技术方面更为精进,在育种和盆景造型等方面也有所发展,对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明代《大理府志》记载当时大理的杜鹃花谱有 47个品种,崇圣寺、感通寺等寺院均有栽种杜鹃花,并育成五色复瓣品种。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不仅对羊踯躅和山踯躅做了对比,还记载了杜鹃花中有“红者紫者五出者千叶者”等种类,说明了栽培上也有进步。明代高濂在《草花谱》中有述“杜鹃花出蜀中者佳,谓之川鹃。花内十数层,色红甚”,描述了“川鹃”的花瓣堆叠,色红如血,极具特色。明朝地理学家徐弘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中描述了浙、湘、闽、滇等地杜鹃花美景。明代朱国祯的《涌幢小品》有对杜鹃花造型的记载“人多结缚为盘盂翔凤之状”。 明代王世懋的《学圃杂疏》: “花之红者杜鹃,叶细花小,色鲜瓣密者曰石岩,皆结数重台,自浙而至,颇难畜,余干安仁间偏山如火,即山踯躅也,吾地以无贵耳。”文中提到了石岩杜鹃(Rh. obtusum)和山踯躅(即映山红),且石岩杜鹃较为难养,而山踯躅在当时已不算珍贵。明代张志淳的著作《永昌二芳记》主要记载永昌(今云南保山市)盛产的山茶花、杜鹃花以及与其有关的故事和诗文,在该书的中卷记录有杜鹃花共 20 种。王世懋《闽部疏》提到“闽中大都气暖,春花皆先时放。方二月下旬,已见踯躅”。
 

▲图 1-2 杜鹃花,俗称映山红,古时又称山枇杷、山石榴

 
清代对杜鹃花的栽培应用已比较成熟,总结了杜鹃花的习性和栽培经验。郑元庆所撰图书《石柱记笺释》中有关于杜鹃花作为插花材料的记载。陈淏子在《秘传花镜》中有关于杜鹃花栽培经验的总结,今日仍有借鉴意义。张泓在《滇南新语》中记有滇西特产的蓝色杜鹃花:“迤西楚雄、大理等郡,盛杜鹃,种分五色,有蓝者,蔚然天碧。”称蓝色杜鹃花是“诚宇内奇品……滇中亦不多见”。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叙述自己在滇山见到大片的野杜鹃林:“杜鹃花满滇山。尝行环洲乡,穿林数十里,花高几盈丈,红云夹舆,疑入紫霄,行弥日方出林。”当地人因多不知贵,而江南却无此品种,檀萃因生感慨:“此种花若移植淮扬,加以剪栽收拾,蟠屈于琼砌瑶盆,万瓣朱英,叠为锦山,未始不与黄产争胜!”根据清代苏灵的《盆玩偶录》,杜鹃花位居“十八学士”第六位,可见当时对杜鹃的推崇。此外在清代的《广群芳谱》、明代的《长物志》等文献中也有记载。至道光咸丰年间的《桐桥倚棹录》中提到了“洋鹃”,说明外来杜鹃花品种的引进栽培已经开始,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的一些育种知识,国内的杂交育种也逐渐盛行。
 
20 世纪初,来自国外的杜鹃花园艺品种在中国市场悄然流传。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无锡、广州、宁波、福州、厦门、青岛、丹东等沿海城市,引种的杜鹃花园艺品种被民间上流阶层视为雅文化的代表,各地的杜鹃花栽培、育种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20 世纪 40 年代,上海的黄岳渊先生收集了包括毛鹃、东鹃、西鹃、夏鹃等千余个杜鹃花品种,并与其子黄德邻合著《花经》,介绍了各种杜鹃花的性状、繁殖、栽培、杂交、病虫害防治等内容。1981 年,无锡的锡惠公园建造了国内第一个以杜鹃花为观赏对象的专类园,收集了多个原生种和园艺栽培品种。之后,昆明、庐山、杭州、四川等地也陆续建立了一批杜鹃专类园,开展杜鹃花的引种驯化、栽培繁育、应用推广等系统研究,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企业也投入到杜鹃花的栽培、育种等研究和生产中。
 
三、中国人的杜鹃花情怀
 
杜鹃花花色娇艳夺目,树姿秀雅清丽,千姿百态,有“花中西施”之美称。中国有很多关于杜鹃花的传说,加之历代文人墨客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渲染,杜鹃花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感情色彩。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的传说也使杜鹃花成为思乡咏怀、哀怨伤感的意象。杜鹃花也称山石榴、山枇杷、映山红,经常出现在古代文化的典籍之中。 历代文人墨客有钟爱杜鹃花者,寄情于此,为其吟诗作赋。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许多
有关杜鹃花的诗句,把杜鹃花比作“花中西施”,称赞道“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李白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杜鹃花的回忆。杜鹃花花名与蜀国故事有关,由此可推知蜀地杜鹃花必负盛名。杜牧赞叹“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一幅美景佳人图跃然纸上。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苏轼,词人辛弃疾等也都有咏杜鹃花的佳作传世。清代的康熙帝有《咏杜鹃花赐高士奇》“石岩如火本天台,秀质丹心日月催。移根禁苑清诗句,朱夏山林惜茂才”,盛赞杜鹃花的高贵品格。
 
到了近代、现代,杜鹃花也常常出现在散文中。席慕蓉的《杜鹃》、裘山山的《梦里杜鹃》、沈学印的《守望野杜鹃》、蒙正和的《杜鹃林忆旧》及庞学铨的《又是杜鹃花开时》都描写了杜鹃花之美,以杜鹃花感怀,表达情感。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园艺家周瘦鹃在《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中对杜鹃花和杜鹃鸟的剖析,别有一番情趣;在《杜鹃花发映山红》中以诗“杜鹃古木上盆栽,绝肖孤猿踞碧苔。花到三春红绰约,明珰翠羽入帘来”赞扬杜鹃花之美。此外,歌曲中有一首《映山红》使得杜鹃花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杜鹃花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986 年,上海有关部门主办了“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活动,经过广大民众的推选和中国百余位园林花卉专家、各界知名人士的评定,杜鹃花赫然在列。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冯国楣先生多次建议定杜鹃花为国花,认为其花开于暖春时节,多彩的花朵象征一年四季的吉祥。2019 年 7 月,中国花卉协会又一次发起国花评选投票征集,投票选项中包括了杜鹃花,其他 9 种为牡丹、梅花、菊花、兰花、月季、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足以说明国人对杜鹃花的喜爱。
 
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生活幸福。各地争相列杜鹃花为省花、市花、州花,如安徽省以黄山杜鹃(Rh.maculiferum subsp. anwheiense)作为省花,贵州省和江西省以杜鹃花为省花,云南省则以滇山茶和常绿杜鹃作为省花,迎红杜鹃(Rh. mucronulatum Turcz.)被定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花。另外,我国有 22 个城市选定杜鹃花为市花(无锡、巢湖、三明、韶关、大理、丹东、嘉兴、九江、井冈山等),城市数目位列第二(以月季为市花的城市有 46 个),其中省会城市中长沙、台北以杜鹃花为市花。
 
杜鹃花在各少数民族中有着不同的芳名雅号,彝族称其为“索玛花”,苗族则叫“麻雅王”,壮族因其形状称其为“灯笼花”,朝鲜族人把它叫作“金达莱”(意为“永久开放的花”),藏族有人称其为“格桑花”,以杜鹃花为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的象征。每年的黎族“插花节”“火把节”以及苗族“跳花节”等节日是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处处载歌载舞,风情浓郁。
 
杜鹃花使我国的许多名山大川成了天然花园,如贵州“百里杜鹃”、四川峨眉古道、云南大理苍山、江西井冈山、西藏林芝和深圳梧桐山等。近些年,这些地方逐渐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各地依托其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浙江天台山、江西井冈山、四川峨眉山、重庆金佛山、湖南莽山、贵州百里杜鹃森林公园、山东五莲山、湖北云雾山、无锡中国杜鹃园、麻城龟峰山、深圳梧桐山等地的杜鹃文化节都陆续开展。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