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然地理 > 自然综合 > 水文水利 水文水利
“东深供水工程”实录——注入粤海
作者:胡忠阳 李健辉 来源:水向高处流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8-07 人已围观
今天,管理东深供水工程的是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其前身,正是组建于1965年的东深供水局。
此次更名,并非基于企业的管理变革,而是源于曾被称为“2000年亚洲最佳重组交易”而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
2000年7月27日,经广东省政府研究报批、原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东深供水项目正式被注入广东粤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粤海集团”),在原东深供水局的基础上成立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简称“粤港供水”),全面负责东深供水工程的运行、检修维护、日常管理等工作。同年8月16日,国家工商总局同意授权深圳市工商局办理粤港供水登记注册。8月18日该公司正式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准予开业。
2000年8月28日下午3时,在深圳市罗湖区东深俱乐部,粤港供水隆重举行了成立大会。来自东深供水局机关各处(室)及所属各单位600多人,参加了大会。两年后的2002年初,新华社刊发年度亚洲最佳重组交易—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事件,揭开了东深供水局变身粤港供水的缘由。
2000年8月28日下午3时,在深圳市罗湖区东深俱乐部,粤港供水隆重举行了成立大会。来自东深供水局机关各处(室)及所属各单位600多人,参加了大会。两年后的2002年初,新华社刊发年度亚洲最佳重组交易—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事件,揭开了东深供水局变身粤港供水的缘由。
1998年12月16日,正当亚洲金融危机迎头冲击香港时,广东省政府驻香港的“窗口公司”—粤海企业集团宣布债务重组,并暂停向债权人支付债务资本。这一消息震惊了香港金融界和企业界,也轰动了中国内地和世界的资本市场。
“粤海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重组行为,实际上已包括四个企业集团的重组,它们是广东省政府全资拥有、在香港注册的粤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持有多数股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还有一家广东省政府全资拥有、在澳门注册的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参与重组的债务近60亿美元,涉及500多家企业,遍布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以及美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组涉及债权银行200多家、债券持有者300多家、贸易债权人超过1000家,为全球资本市场所关注。
当1997年5月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形成巨大冲击时,在香港的中资企业也未能幸免。199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进入1998年以后,金融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多年来积累的巨大资产风险已经转化为巨额支付风险,并呈系统性和区域性恶化态势。
粤海集团的支付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1998年8月3日,澳门南粤公司向广东省政府紧急报告:“由于我们多年来对代理进口的风险认识不足,管理和监控不到位,加之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客户经济状况转坏,且部分有长期掩盖、套现挪用我公司资金的情况,拖欠贷款严重,使我公司资金运作十分紧张……我公司已处于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和资不抵债的境地。”
26天后,香港粤海公司也向广东省政府告急:粤海将面临交叉违约的风险。
其时,粤海公司在1995年发行的7200万美元的商业票据即将到期,它想“以债养债”,但没有哪一家银行肯再借给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粤海公司向香港中银集团求助。香港中银集团不是慈善机构,但碍于情面,要求粤海公司出具广东省政府的担保函。当时中国的担保法已经出台一年多了,按法律规定,地方政府无权为企业举债担保。粤海公司一旦失去了政府担保这块挡箭牌,债权人就将兵临城下。只要债权人提出,必须在9月4日前归还7200万美元的商业票据本息,粤海公司就必须立即偿还几十亿美元的银行债务。
为了保护“窗口公司”的商业信誉,避免出现交叉违约,广东省政府只得动用历年财政结余为粤海公司还债,让粤海公司暂时渡过了这一难关。但问题是过了一关还有下一关,当时该公司已经到了还债高峰期,到期债务一个接着一个。据粤海公司自己分析:至1997年底,在粤海357亿港元总资产中,呆滞、呆账资产约为128亿港元,占35.9%,账面净资产75亿港元,实际资不抵债45亿港元。广东省政府得出结论:如果不尽快实施救助,两家公司破产是迟一天早一天的事。为了摸清情况,广东省政府聘请了国际知名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粤海公司和南粤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进行审计。
面对毕马威对粤海公司的重点审计报告,广东省政府的领导们大吃一惊:粤海公司资不抵债91.2亿港元,竟是这家公司自己报的45亿港元的两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广东省经过通盘慎重考虑,决定对粤海、南粤等几家公司的债务尽快实施重组。毕马威立即着手对参与重组的粤海、南粤及两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1998年底,参与重组的四家公司总资产为287.56亿港元,总负债为489.86亿港元,资不抵债为202.3亿港元。毕马威审计报告将粤海危机形成的原因归结为:“投资不善、贷款无方”“主次不明、重复投资”“缺乏制约、监控无力”“弄虚作假、账实不符”“参与投机、损失惨重”“融资方便、债台高筑”。
粤海等几家公司再也蒙混不下去了,广东省政府也绝不允许它们再如此经营下去。作为广东省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海债务重组开始了。
海外传媒不断跟踪报道粤海事态的发展,从金融界巨头到金融市场上的股民、债民,纷纷对事件评头论足,甚至一些国家首脑也在关注粤海公司将如何进行重组。“粤海重组”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正是因为粤海公司的全资股东—广东省政府要向“窗口公司信用”告别,坚决依照国际惯例和香港的法律重组粤海,以此来改变国际金融界与海外中资企业之间业已形成的不正常的“游戏规则”。
“窗口公司信用”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1980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粤海公司,是广东省落实中央关于广东、福建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精神而在境外创办的第一家“窗口公司”。随后,各省、市在香港、澳门设立的“窗口公司”日渐增多。这些公司一般
为政府全资拥有或实际控制的企业,公司负责人由各地党委和政府任命,早期的对外借贷也由政府担保,贷款一般投向内地经济建设项目。因此,在广大境外债权银行看来,中国各类“窗口公司”代表的是中国各级政府,所谓的“窗口公司信用”就是由政府信用延伸出来的一种特殊信用。
在泡沫经济时期,粤海公司盲目扩大规模,到处举债。境外投资者和银行把“窗口公司信用”视作政府信用,对公司财务状况并未严格审查。根据香港廉政公署的报告,粤海公司持多数股的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虚开信用证问题,共计几十单,涉及几十家银行,时间
长达数年。其间,竟没有一家银行对其中任何一单虚假的交易凭证提出疑问。一位银行人士间接说出了银行内部存在的管理漏洞:“我们正是相信中资国有企业或中资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有能力偿付贷款本息,才放松了对其申请信用证资料的审查。”
大量资金流进粤海公司,然后又通过各种方式流失出去,从而埋下了支付危机的隐患。摆在粤海公司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破产,要么重组。广东省政府负责任地选择了重组。但是,当粤海公司宣布重组并暂停还债时,不少债权人始而震惊,继而怒不可遏,有人甚至扬言:今后绝不再给中资企业贷款。
境外中资企业信用和作为背景的政府信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以此为契机,向“窗口公司信用”告别,避免因政府替企业还债可能引发比现实支付风险更加严重的道德风险。
广东省政府通过重组顾问向债权人严正指出:“窗口公司信用”其实是一种抛弃了监督与制约的特殊信用形式,本身就存在道德风险。银行做出向粤海公司发放贷款的高风险决策,但责任却要由广东省政府来承担—银行既要按利率收回贷款本息,又想享受类似政府信用一样的资金安全性。银行规避了全部风险,却让广东省政府承担了道德风险,这完全不符合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粤海重组”之路异常复杂而艰难。第一个重组方案才出台,谈判双方便立刻形成对峙。
债权人(尤其是债权银行)态度强硬,声称粤海公司是广东省开办的“窗口公司”,政府要负责清偿全部债务本息。广东省政府明确表示:“粤海公司资不抵债并非政府干预所致,归因于企业的自主经济行为,应由企业自身负责,而且放贷银行在审核与监督方面也须负一定责任,双方应共同承担经济损失。”毕马威的审计报告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详尽依据。
谈判桌上,债权人不肯削债,广东省不准备把粤海公司的债务全部背下来,双方都担心“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欠债“窗口公司”都纷起效仿。
广东省政府一再强调:“粤海重组”是一个商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债权人应同广东省政府的专业顾问进行谈判,以达至双方满意的商业性重组计划。为了显示诚意,同时不使重组后的新粤海只成为一个简单的“还债机的东深供水工程这一优质项目资产注入粤海,为重组谈判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过多轮与境外债权人十分艰难的谈判,终于在两年后的2000年12月成功重组了粤海公司的巨额债务,平均削债率达42.78%。重组后的新粤海总资产约483亿港元,总负债约339亿港元,资产负债比例为67%,与重组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
为重组粤海,广东省政府付出的代价共30.20亿美元,除东深供水工程项目外,主要是为粤海和南粤两家公司代垫的利息、重组顾问费和其他费用8.2亿美元。如果扣除已转变为债权的部分,广东省政府的净投入为20.10亿美元以上。与全体债权人削债21.16亿美元相比较,结果大体符合双方共同承担经济损失的重组目标。新粤海的诞生,同时也体现了谈判双方有机会收回损失甚至获得更多回报的前景,是一个“双赢”的债务重组方案。
参与“粤海重组”的中介机构阵容之强大,在世界企业重组史上也是少有的。由于重组所涉的财务和法律问题异常复杂,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聘请的中介机构超过100家,包括高盛、毕马威、谢尔曼、齐伯礼、罗宾成、标准普尔等世界知名的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债权人、债务人双方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谈判,最终形成一个近乎完美无缺,凝聚了金融、会计、法律知识与经验的重组方案。
“粤海重组”项目被国际权威杂志《国际金融评论》评为2001年度“亚洲最佳重组交易”。该杂志发表文章评述,“粤海重组”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大、最复杂的债务重组,充分展示了广东省政府对高透明度、平等公正重组的认同和支持。这种情况以往在中国相当罕见,被广泛喻为市场对中国各省、市政府公司重拾信心的标志。
“粤海重组”不仅为广东省全面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广东及全国其他同类企业的重组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很赞哦! ( )
上一篇:“东深供水工程”实录——纪念大会
下一篇:“东深供水工程”实录——东深精神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