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城市建设 > 水务管理 水务管理

扫码关注

深圳治水:不见清波誓不还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来源:《新时代深圳精神》 责任编辑:chen 2023-01-18 人已围观

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淡紫色的九品香水莲轻卧在水面,与荷叶相映成趣。经湿地公园净化处理后的潺潺清水,奔腾、跳跃着冲入茅洲河内。微波粼粼、碧水连天的美景让游人流连忘返。
 
随着茅洲河水污染治理的成效凸显,燕罗湿地公园已成为茅洲河畔的“网红”休闲娱乐之处,更是野鸭、白鹭等禽鸟的栖息地。到2019年年底,深圳全市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五大河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Ⅴ类及以上,曾经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深圳河水质分别达到1992年、1982年以来的最好水平,留住了人们龙舟竞渡、戏水摸鱼的美丽乡愁,也让沿河两岸的市民幸福感得以大幅提升。
 
在深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污染一度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短板。近年来,深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牢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神圣使命,以超常规的举措、务实求真的作风,全力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截至2019年年底,深圳用4年补齐了40年的污水处理设施欠账,治理工作创造了多项国内外历史纪录,一大批河流成为靓丽风景线和市民休闲胜地。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水污染曾是发展短板
 
就在几年前的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深圳的河流水环境完全不是这番模样。
 
当时,在茅洲河下游松岗北环路段,浑黑的河水夹杂着泡沫一路流去,随风飘来的臭味扑鼻;在茅洲河中上游光明新区塘尾村段,本该早已完工的综合整治,由于征地难而致使整个工程完工时间一拖再拖,计划的截污工作不得不延期;在沙井河沙井桥段,工厂、企业的污水口面对河道直排的问题突出;在深圳湾,深圳河、大沙河等入海河流未达标的河水以及后海建筑直排的污水,严重影响着本该清洁的海滨。
 
在茅洲河流域、沙井街道共和社区共和涌两岸,一排排的污水排污管直对河道,5万多人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都汇入这条仅长1.27公里的小河涌。黑色的水面上漂浮着五颜六色的垃圾。河道里有两只小木筏来回穿梭,负责清理河道垃圾。
 
金余粮是河道清洁工。每天,他和几位工友都要强忍着浓烈的气味,打捞两旁居民投掷的各色垃圾。“每天每个人捞起来的垃圾,平均要装满18个大袋子。”他说道。
 
2015年7月,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发布《2015年上半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公布了全省跨市河流37个交接断面水质检查结果:深圳流出的茅洲河、深圳河、观澜河、坪山河等河流的水质达标率为零。这也是广东省环保厅自2014年第二季度公布“省内重点河流水质状况”以来,深圳跨界河流首次达标率为零。而全省22条重点整治河流中,水质污染严重的前五位依次是茅洲河、练江、石井河、潼湖水和深圳河。深圳的两条大河又“榜上有名”。
 
河流水质不佳,暴露出深圳治水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深圳是全国面积最小、产业最密集、人口密度最大的超大型城市。深圳建市以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人口迅速聚集。高速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多种复杂因素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从深圳河流的特点来看,尽管河流数量多,但单条河流的长度短、天然径流少,最大的茅洲河每年的径流量也仅为3亿多立方米,相当于珠江的千分之一,自身净化能力有限。一些河流污染日积月累,部分河流涉及跨界联合整治,宝安西部众多河流又受到感潮影响,治理难度大。
 
以茅洲河为例,流域内雨污混流现象普遍存在,管网错接乱排、潮位倒灌、垃圾淤堵致使大量污水入河,主要建成区仅建成污水干管,受河道感潮影响,入河污水口难发现、难采取截流措施;雨源型河流缺乏基流补充,加之下游属感潮河段,水动力不足,污染交换扩散慢并形成集聚效应,加剧了河道的黑臭现象;河道生态平衡已经遭到破坏,河流基本丧失了自身生态修复功能;工业废水偷排普遍造成污染加重。
 
据统计,2016年年初,深圳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臭水体,数量居全国36个重点城市之首,另有各类小微黑臭水体1467个,纵横交错的“臭水沟”“墨汁河”,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道道疤”。
 
如果河流也有生命,那么,此时深圳的部分河流无疑已经“病入膏肓”。
 
向黑臭水体宣战,巴掌大的一块都不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道路。
 
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水环境治理工作作为未来几年最大的惠民环境工程,实施“治水十策”和“十大行动”,全面发力打一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持久战,为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支撑。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不能割裂开来、各自为战。打好这场战役,首先就要理顺组织架构,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
 
“年底前,在我们深圳1997平方公里土地上,任何一片黑臭水体都不允许存在,巴掌大的一块都不行。”在2019年年初深圳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坚决表态,表明了深圳推进水污染治理的超强决心,也是深圳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建立党政主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水机制的具体体现。
 
深圳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挂帅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和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和市长带头领最重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分别担任市总河长、副总河长和治理难度最大的茅洲河、深圳河市级河长。其他市领导担任观澜河、龙岗河、大沙河等市级河长。特别是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成立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迅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下达“军令状”、制定“任务书”。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