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客家民俗:龙岗舞龙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4-26 人已围观

深圳龙岗逢年过节或喜庆日有舞龙的传统习俗。相传远古时候,龙王领着十条小龙出巡,在龙岗的上空,最小的那条龙被这里的旖旎风光吸引,便降落在当年八仙岭下的社坪岗。当地民众皆大欢喜,奔走相告,认为这是丰年盛世的预兆。“龙岗”便因此而得名。其余九条龙也在不远的海中降落,等待十弟,这便是香港九龙。后来,留在凡间的众小龙化为山脉,常葆青山绿水。

龙岗人杰地灵,风光秀美,龙岗人也格外爱龙敬龙,舞龙便成为龙岗一种别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活动。龙岗区平湖街道平湖社区的纸龙舞,通常在元宵节这天伴随着喧闹的爆竹声亮相,两条十来米长的纸龙翻腾盘旋跳跃,显示出传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平湖纸龙舞是平湖刘氏先祖自中原南迁入粤后世代相传的一项民间习俗,表达了刘氏族人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正月十五,春节期间最后一次表演之后,舞龙队便来到河边,进行拜河送龙神(即化龙)仪式,让神龙归大海。

在原来的大龙岗地区,还有南澳草龙舞。草龙舞与纸龙舞一样都有化龙的仪式,意味着龙浴火重生,来年再降人间。

龙岗舞龙(布龙),以竹木制成骨架,用布料做龙身、龙面,制成鳞光闪闪、雄健婀娜的布龙。龙头由嘴、前额、后脑、角、手柄等部分组成,体积较大,造型复杂,颜色鲜艳,头角峥嵘,十分威武。龙的眼睛用泡泡装饰,龙须用约1尺长的细钢丝弯曲而成,龙身和龙尾的布料上绘有鳞片图案,鳞片末端贴有金纸,上端贴有银纸。

舞龙正式开始前,要请村里的老者给龙点睛,谓之“画龙点睛”,点睛之后,龙头摆动,龙目闪闪发光,栩栩如生。

龙岗舞龙一般由12人组成龙阵:龙珠1人,龙头、龙尾各1人,龙身9人。执龙珠的人是龙阵的灵魂,龙头和龙身随形似影跟着走。龙舞得是否生动活泼、紧凑顺畅、引人入胜,全靠龙珠的指挥。

舞龙以鼓、钹、锣伴奏。在喧闹的锣鼓声中,龙珠前引,舞龙队员各就各位,右手执龙把中央,左手执龙把下端。随着锣鼓的节奏,龙珠反复转动,龙头随珠晃动,龙身随着锣鼓的轻重缓急舞动起来。


舞龙的动作和套路多种多样,主要有“祥龙献瑞”“半边月”“游龙戏水”“钻龙身”“跃龙门”“蛟龙闹海”等。巨龙舞动起来,时而快速穿越,时而悠闲慢蹲,时而猛然跳跃,热烈而豪迈。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舞龙以娱乐、庆典、锻炼身体为目的,融武术、舞蹈、鼓乐于一体,表演仪式、套路和技艺丰富多彩,寄托了客家人的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