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调研:深圳市民对故宫“深圳化”的认知

作者:高志忠 等 来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特区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16 人已围观


2.社会调查的总结与反思
 
本次社会实践存在诸多的纰漏,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凭借着对故宫文化的热忱和对所生活的城市发展的关切,我们实践小组用时间和汗水见证故宫文化与深圳的融合态势,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回收有效问卷的答案分析,深圳市民对故宫与深圳合作的认知度较低。近70%的市民没有关注到故宫与腾讯的合作;近90%的市民没有听说过盐田紫禁书院或深圳故宫学院,且线上加线下336份问卷中仅有3人参加过这两个单位组织的相关活动;近三成的人表示故宫文化与深圳的融合对个人暂时没有影响;线下问卷调查显示,在“未来故宫与深圳的合作的改进之处”一问中,“加大宣传力度”得票最高。这都说明故宫文化与深圳融合是新兴现象,发展处于襁褓阶段,且三家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明显不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其次,近五成的民众期待未来故宫文化与深圳科技融合,但近60%的民众认为类如“戴着眼镜、唱rap、玩自拍的朱棣和戴上了VR眼镜玩游戏的嫔妃娘娘”的形象设计“很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但深厚的故宫文化可以有更好的展现方式”。说明目前腾讯对故宫IP的开发运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人们期待以故宫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与现代文化更“有质感”地融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因流行而失敬重。
 
而从样本的主体看,以线上问卷为例,18—25岁的青年人超过88%,占了绝对的主流。所以这次的数据分析,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深圳市青年人的内心想法与需求。一方面,他们受着良好的教育,对知识会有渴求的欲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亲近的心理。另一方面,这些青年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接受方式。读书看报是一种有用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最有趣的途径。青年人更趋向于便利地、碎片化地、有针对性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部分领域,去拓展新的方式,发现新的角度。如果在了解与接受的过程中,有同龄人的交流与互动,他们会获得更多的愉悦感。这种交流分享体现为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上“晒”各色文创产品,自己动手画的Q版宫廷人物表情包,与在网络上连载的以宫廷为背景的同人小说,等等。在青年人的眼中,借助文化创新的力量,传统文化并不是僵硬死板的,而是激发灵感迸发的源泉。
 
所以从总体上说,这次调查有积极的信号出现。因为青年人善于发现,善于改变,青年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学者这样认为,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的文化创新认知与意识总体上是积极主动的,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具有较为强烈的文化创新自觉和自信。这无疑是巨大的肯定。未来是光明的,过程却是艰巨的。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探究新的有效的传播方式。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这需要借力于传统,认清深圳在传统文化上的自我定位,展示深圳文化品位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利用自身优势独辟境界。推而广之,故宫只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符号,深圳应该在与故宫文化的这种结合和互动中,比对、厘清自己的文化积淀,进一步定位自我的文化方位和发展着力点,并以此为契机,朝向其背后深远辽阔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反思反省,以国际化大都市和全球化姿态勇敢地向中国传统文明发出属于深圳的叩问。

作者:人文学院 蒲琛苇 何越 唐晓芸 蔡剑裕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