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一座因热爱阅读而赢得尊重的城市

作者:王京生 来源:《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阅读与城市发展》 责任编辑:kysia 2023-02-27 人已围观

深圳读书月创立以来,很多人都在问,读书月和读书是什么关系?换而言之,难道读书只能在读书月吗?也许,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比喻来回答这个问题:
你可曾见过浩瀚的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八月的潮水使钱塘江闻名于世。潮水,是钱塘江八月一个壮观的景色,而钱塘江水是无声无息、浩浩荡荡、从古至今一直流淌的,正如我们的读书和读书活动一样。可以说,每年11 月,就是我们读书的钱塘潮,而全年的读书就是浩荡的、永不回头的、一直流淌的钱塘江水。



深圳,源于伟人邓小平的“创意”和“设计”,这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商潮涌动的深圳经济特区就有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年轻人都排着队进去读书,而1996 年11 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书市更是创下了短短10 天书城销售额高达2177 万元的全国多项纪录。

2000 年11 月1 日,首届深圳读书月启动。读书月在深圳经济特区的率先诞生,体现了深圳人在阅读上的“先知先觉”,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圳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曾经的文化边缘之地,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千万移民足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画卷!从创办读书月那一天起,我们希望,深圳民间蕴藏的巨大读书热情可以通过读书月得到充分释放,市民的阅读权利可以通过读书月得到充分满足,城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被读书月持续点燃。

深圳读书月,是对深圳人潜藏的读书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的一次展示和亮相,被媒体称为深圳的一项创举。读书月的举办,是深圳的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历届市委市政府都给予了读书月无比的期望与厚爱。2013 年,深圳读书月已举办十四届,举行了约4000 项阅读活动,参与人数从首届的170 多万人次上升到第14 届的千万人次,被市民和专家亲切地比喻为“精神文化的盛宴”和“城市文化的狂欢节”,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和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全民阅读的“深圳奇迹”和“深圳样本”。

每年的读书月已成为许多市民最为期待的盛会,就如同《我们爱读书——深圳读书月宣言》中所说:“一年一度,我们与书相约,同赴一个知识的盛筵;一年一度,我们与知识相约,共享一番读书的愉悦。以书为媒,我们与每年的11 月结下深深的情缘;以书为媒,我们把每年的11 月都变成了心灵的狂欢节!”每年读书月的活动都丰富多彩,“读书论坛”里,鸿儒大家与市民亲密接触;“中外经典诗文朗诵”中,名家演绎让深圳人如痴如醉;“年度十大好书”成为业界风向标,引领人们从“好读书”向“读好书”转变;“温馨阅读夜”为市民奉上丰盛文化大餐,通宵尽享读书购书之乐。年复一年,读书月在持续的创意推动下,搭建起市民参与和享受文化大餐的大平台,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钱塘潮,气势磅礴;钱塘水,奔涌不息。一年四季,深圳的阅读活动层出不穷、市民的阅读热情持续升温,城市的阅读场所人头涌动,在图书馆、书城,在地铁、公交,在公园、海滩,在大街、小巷,在学校、社区,随处可以看到捧卷而读的人们。在深圳有一家24 小时书吧,迄今已有近7 万个小时不打烊的纪录,从亮灯第一天起,我们就对它有一个期许:“哪怕这座城市陷入一片黑暗,这里的灯也会亮着。”无论是在静谧的深夜、星光隐去的凌晨,还是在热闹的午后,24 小时书吧总在为人们守候,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照亮这座阅读不夜城。

正因如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在来深圳读书月做客时才有这样的感慨:“深圳人将读书月这种社会化的群体活动逐渐内化成个人的一种习惯性行为。因为读书月,深圳拥有了一段静美时光。”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深圳十大观念”之一。这一观念,来源于第六届读书月。在2005 年的读书月前夕,我们提出这个年度主题,为一直因速度、效益而闻名的深圳,从精神层面上锁定了一个大气磅礴的新目标。

城市可以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吗? 2013 年,深圳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给了我们的执着追求一个美好而肯定的回答!

2013 年10 月21 日,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在北京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和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时,亲手把“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证书颁发给深圳市市长许勤。对于深圳的全民阅读,博科娃有着这样的评价:深圳在全民阅读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让人印象深刻,一系列做法和经验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很有启示。授予深圳这一称号,是为了表彰深圳坚持不懈推动国际化建设和全球文化交流合作,尤其在推广书籍和阅读方面为全球树立了典范。

从一座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到因为热爱读书而赢得世界的尊重,是读书月播撒的种子破土成林,让深圳变得郁郁葱葱。

“高贵的坚持”,让深圳获得了“高贵的荣誉”。“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这个来自国际社会的高贵荣誉,属于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全体热爱阅读的市民。正是他们,在这个年轻的城市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因为这个城市信奉,文化尤其是阅读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个城市信奉,要让城市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这个城市信奉,中国的优秀文化不仅是我们的尊严和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智慧和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经济特区自从成立以来,一方面肩负着经济探索的任务,另一方面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探索着自己的文化道路。作为改革开放之城,深圳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排头兵的界定范围原来是集中在经济领域,后来拓展到社会建设,但今天,我们可以把这一范围进一步延伸,就是在文化上特别是全民阅读上,深圳同样是排头兵,而这个排头兵对国家乃至对民族的影响都是重要的,而且从更长远意义上来讲,深圳多年来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地推广全民阅读,是在快乐地做着前无古人而且辉煌美好的事。这个荣誉,是国际社会对全民阅读和文化发展的认可。因为这个荣誉,热爱阅读的市民可以感受到世界注视的目光,这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我们荣誉的意义所在。

深圳获得这个荣誉,意义不在于奖牌本身,而在于对全体市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用”“让城市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等理念的理解和赞赏。

每座城市都有发展的关键期,如同一个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学养将影响其一生,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城市突然兴起又突然消亡,而有些城市一旦崛起之后就成为千古名城,关键就看在其成长的关键期,植入了什么文化因子,最终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气质、气韵和文化形态。

读书月走过的岁月,正是深圳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深圳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但一开始确实很浮躁,而阅读,可以使一个人从粗俗变得文雅,从浅薄变得深厚,从浮躁变得从容,从窘迫变得淡定。深圳人带着理想、感情、追求和担当,脚踏实地地推进全民阅读,于无声之中润化心灵,让许多躁动的心因为读书而充满宁馨欢愉,为这座年轻城市注入了沁人心脾的诗书之气,为城市的发展加注了充足后劲,构建了崭新的城市人文风景。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从“而立”进入“不惑”的深圳,更需要大气和优雅。要做到大气优雅,要做到“不惑”,就要靠这里的人们持续阅读,继续保持对知识旺盛的渴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深圳要想站在最高层,清醒地认识客观世界,就需要有睿智的目光、理性的思考,要有知识有智慧。保持阅读的热情,也是保持这座城市的动力和热情。

深圳读书月,是这座城市自觉地追求文化,积极地崇尚知识,以及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战略性选择。读书月既展示了现代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又展示了深圳人的精神世界。深圳读书月的问世是一次政府与民间的双赢,而它的问世对深圳这个城市气质和品位的影响,愈往后愈见深远。时光荏苒,我们所留给后世的,不应只是物质上的丰饶,还要有丰富的精神创造。我们筑造的不仅是高楼大厦,通过阅读,我们还在创造一种高尚的城市文明样式。

阅读,对于民族、城市、个人而言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智慧和知识去实现梦想,是深圳人实干的一种方式,也将是中国人“实干兴邦”的一种理性选择。

过去几十年,深圳一直在做着别人想做或未做的事,现在,在全民阅读中,我们一样要去做那些别人还在想而我们已经在做的事。这是深圳的气量,亦是深圳的品格,在文化上如此,在阅读上如此,深圳可以继续领先。

在首届读书月结束时,我们对读书月的未来,提出了这样的期许:“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朝一日,深圳文化发展史将记述这一事件:深圳从2000 年开始设立读书月,时间为每年11 月……”

如今,读书月活动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不禁畅想起它再办五年、十年后的城市风景:
那时的深圳,定然是高楼广厦、波光帆影,到处闪烁着人们的智慧和机敏;那时的市民,定然是气定神闲、优雅飘逸,处处彰显着文明的风采和精神。斐然的文化成就,集中了人们的经验和思想;可观的财富积累,使各处都充满着乐观主义光芒。平民艺术趣味提升使城市崇尚美与和谐,而普通市民身上又能展现出一种静穆的伟大,高贵的单纯。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