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深圳市基层图书馆调研报告

作者:深圳市“图书馆之城”调研课题组 来源:《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16)》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3-03 人已围观


四、解决思路及建议
(一)落实和推进以区馆为总馆的总分馆体制
调查显示,凡纳入总分馆管理的基层图书馆,多数运营情况良好,服务规范,读者活动有保障,服务绩效明显高于未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基层馆。下一步要在总结各区办分馆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总分馆的建设。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从单纯关注基层图书馆普及率,转变为更多关注办馆效益,抓大放小,重点抓好街道分馆和大型社区、工业区分馆建设,并逐步纳入各区图书馆直属分馆管理,由区财政保障设施、资源、人员及后续运营等费用。

要进一步完善以区馆为总馆的总分馆运营机制,整合图书馆资源,提升现有分馆办馆效益。目前,各区分馆都已接入全市统一服务平台,具备自助服务的技术和网络条件。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区,由区图书馆统一配置自助借还设备,建设24 小时开放、无人值守的自助分馆,最大限度延长开放时间,结合“励读计划”免押金借阅图书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区图书馆作为各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总馆,要根据各区人力、财力的情况,适度建设分馆,统筹基层图书馆的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

(二)鼓励各区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发展,各区在基层图书馆建设上都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应鼓励各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有益的探索,在总分馆总体框架下,各区可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各具特色的建设和发展模式。

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读者需求等因素,对现有基层图书馆进行提升与改造。对不同类型基层图书馆采取不同的扶持形式。对服务人口多、办馆效益好或远离区馆、街道馆的社区图书馆,纳入直属分馆统一管理;对其他布局相对合理、基本正常开放的基层图书馆,加强经费扶持,完善基本设施,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区域,提高服务效益;对不能正常开放、服务效益差、与其他馆相距太近的基层图书馆,就近合并成阅览室。

探索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方式,在馆舍选址、运营模式、服务形式、开放时间等方面突破思维惯性,加强区域共建,创新社区图书馆运营模式。可以尝试将社区服务中心、计生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四点半学校、职工(农家)书屋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公共服务合力,减少重复投入;扶持社工机构参与到基层图书馆管理中来,同时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志愿者,作为图书馆管理队伍的补充;鼓励引进其他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图书馆人气和利用率,盘活现有资源。

结合基层图书馆运营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及公益文化服务管理社会化趋势,为控制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基层图书馆探索服务外包,包括图书上架、整架等日常工作及总分馆物流等,并由政府财政提供相应经费支持,统一招标。市、区两级文化主管部门全面统筹,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的政策指引、范畴界定、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等保障措施进行探索。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一直是“图书馆之城”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要加强对社区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使管理和服务专业化与规范化。各区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图书馆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基层图书馆服务绩效考核要求和细则,实施季度考核、年度考核,以及考核不合格者退出制度。

市、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应主动下移,用活动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活力。各区馆应统筹规划全区的阅读活动,将一些操作简单、内容适合的读者活动在基层馆推广普及,吸引周边社区民众参与进来;也可以采用项目合作等形式,调动民间阅读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图书馆服务,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效益。

基层图书馆要依托总馆的优势,重点为少儿读者、老年人或劳务工等特殊群体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会、故事会、民俗课堂、手工教室、好书推荐、读书征文等,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等,吸引更多人到图书馆来,拓展基层图书馆服务内容,扩大影响力,逐步把图书馆打造成聚合人气的社区公益文化服务和交流的中心。

基层图书馆要贴地气,更多与群众密切互动,鼓励多种方式普惠特殊人群。在宝安区(直属分馆、街道馆、劳务工分馆、社区阅读中心)、龙岗区(街道分馆、劳务工分馆、社区自助分馆)、福田区(社区图书馆)继续推进“励读计划”免押金借阅服务,鼓励基层民众尤其是劳务工读者更多地借阅图书。“励读计划”是一项惠民服务,提高了基层图书馆利用率,建议适时对前一阶段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逐步扩大“励读计划”实施范围,放宽“励读证”借阅权限。

要更多利用总分馆图书资源,通过建立集体外借服务点(馆外流动服务站),作为阵地服务的补充,主动送书上门,解决基层读书难的问题。

(四)完善科学评估指标,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
“图书馆之城”建设指标应该综合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因素,要全面、综合进行评估,既要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人均文献藏量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指标,不能在强调一个指标的同时,忽视其他指标。即使是同一指标,不同区由于发展基础不同,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如老馆因馆舍面积有限,不能因藏书挤占服务空间;新区藏书较少,应加强藏书的建设,以奠定服务基础。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估指标体系,从以前着眼于数量的考评,转向对办馆效益的整体考评;从提高基层图书馆利用率着眼,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调整服务结构,实现服务最大化;修改政府相关文化考核指标。如“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在达到某一量化指标以后,重点应关注“更新文献量”“可用文献量”等指标,而不是单纯的提高数量。

持续推进深圳市基层图书馆达标定级评估,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规范化,推进社区图书馆盘活资源。修改达标定级考核指标,更多考虑基层图书馆现实情况,强化服务绩效指标,如接待读者总量、图书馆利用率、读者活动场次、服务人口办证率、无线网络覆盖率等,建立科学的评估量化指标,提升基层图书馆服务能力,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说明:本报告中的数据均由各馆提交汇总而成。)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