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中国油画第一村

作者:《深圳的光荣与使命》编写组 来源:深圳的光荣与使命·大学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25 人已围观

大芬油画村(大芬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布吉街道大芬社区,核心区域面积约0.4平方公里,原住居民350多人。大芬油画村被登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画集散地。
 
 
1989年,香港画商来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进行油画的创作、临摹、收集和批量转销,由此将油画这种特殊的产业带进了大芬村。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家、画工进驻大芬村,“大芬油画”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从1998年开始,区、镇两级政府开始对大芬油画村进行环境改造,并对油画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将大芬油画村作为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进行打造。2014年至2019年,大芬村的油画产值维持在42亿元左右。
 
大芬村已从满眼稻田、破败房屋的贫穷地区转变成干净整洁、充满艺术气息之地,时至今日,大芬原创势力日渐壮大,产业链优势逐渐显现。在这期间,大芬的转型升级经历了以下节点:
 
2004年起,受到政府重视的大芬村为文博会唯一分会场,多个全国性展览落户大芬。为了打响大芬这个品牌,深圳市政府推出多种优惠政策,使大芬村的发展达到顶峰,店面从原来的100多家发展至1200多家,村内画工多达1万人。
 
2008年以前,是大芬油画出口的高峰期,随着市场需求扩大和知名度提高,处于代工外销阶段的大芬,大部分订单来自国外,出口量曾经占到全球油画贸易的半璧江山。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不少刺激内需的政策,大芬油画产业开始出口转内销。随着国内家居装饰、酒店会所等中高端市场的逐渐开拓,大芬艺术品、装饰画已不再局限于早期的油画,表现中国文化的新中式、轻奢、简约画风成为市场主流。
 
到了2012年前后,大芬人明确意识到,从低端行画向高端原创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2010年至2015年期间,大芬有近百幅原创作品入选国家、省级美展,而这一数字正呈现几何式增长,原创势头锐不可当。除此之外,大芬还以“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全面发展。大芬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正向下一阶段转型目标迈进,大芬油画国际双年展的衍生创意展、大芬艺术家IP授权展,这些展览标志着大芬迈入艺术衍生品的时代,从专业市场进入应用市场,从小众市场进入没有边界的大众市场,让优质的艺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图1 大芬油画村
 
大芬是龙岗乃至深圳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方面,要尊重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规律,围绕产业和艺术,高标准编制大芬综合发展规划;注重提高审美标准,坚持整体统筹开发,推动建筑空间、产业空间生活休闲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和地下空间“五位一体”发展,推动艺术与城市融为一体。作为“深圳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大芬油画村以建设“大芬国际艺术城区”为目标,将大芬油画村打造成文化内涵丰富、环境美丽宜人、产业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文化街区。目前,大芬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大芬美术馆改造等工程正在加快实施,实现大芬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使大芬油画村成为代表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代表龙岗文创高地的先进典型,为“世界油画,中国大芬”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芬油画村核心区域有画廊及门店1200多家。大芬油画村内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约8000人,加上居住在周边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万人。在原创人才方面,大芬现有原创画家近300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2人,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76人,市级美术家协会会员150余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油画村每年接待国内外专业参观团300多个,慕名而来的游客、市民参观人数达300万人次,社会关注度极高。大芬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场所,画家从五湖四海聚集过来,带着一种感情、情怀生活在此。但大芬油画村广大美术工作者归属感不强。多年来,大芬村一直在寻求制度化、长期性的解决办法,提出“服务好艺术家”的理念,其实是以画家自主发展为主,通过一系列帮扶政策让画家们真正从内心觉得大芬是第二故乡。为留住核心艺术人才,大芬通过积分奖励吸引人才入户,大芬管理办协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通过举办深圳市绘画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通过考试者给予较大分值的入户积分,同时还开展深圳市的绘画技能竞赛,评选出前八名颁发“深圳市技术能手”称号,作为人才引进,可获得入户所需的全部积分。这一举措在国内尚属首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