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扫码关注

因敢闯而兴,打破路径依赖,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国一面旗帜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来源:《新时代深圳精神》 责任编辑:chen 2023-01-16 人已围观

凭借毗邻香港、土地和人工成本低等优势,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加工制造快车道。自此,一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快速成长起来。
 
敢闯,就要不断勇于突破,不能躺在现有的成绩上吃老本。20世纪90年代,“三来一补”产业还很“吃香”,靠挣加工费,不仅能过日子,甚至可以实现“小富即安”。
 
不过,“三来一补”模式在当时已从深圳等沿海地区推广到中国腹地,改革开放大潮席卷全国。深圳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似乎不那么明显了。1997年骤然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亚太地区带来沉重打击,也标志着旧的发展模式捉襟见肘。
 
特区“不特”了吗?深圳还有没有优势?这些问题困扰着这座年轻的城市。
 
敢闯的本质,就是勇于创新,这是解读深圳充满活力的“关键密码”。
 
深圳决策层早就敏锐地意识到,建立在加工贸易上的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当地区生产总值中加工贸易总产值和建筑业总产值的占比一度高达八成多、进而引起各方诟病之际,深圳已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开办民间科技企业不仅可以以资金入股,而且可以以商标权、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
 
这项规定使深圳诞生了像华为这样世界级的大公司,为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了体制机制的基础。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这样解释当初为何选择深圳:因为这里出台的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文件,我们就不会在1987年创办华为。任正非称,华为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在他看来,国家会坚持改革,会更加开放,企业能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公平竞争,坚持法治化、市场化的道路,就能托起企业的理想和梦想。
 
敢于打破既有的路径依赖,顶住经济“减速”的风险,深圳大胆提出“二次创业”,创新性地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
 
最引人瞩目的是,在1995年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即深圳历史上著名的“96总规”中,深圳首次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定位。
 
后来,这一路径不断明晰。199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论断: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希望所在、后劲所在。深圳要在产业升级上走在全国的前面,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深圳的经济特色和第一经济增长点。
 
同年,深圳决定停办已举办十年的深圳“荔枝节”,改办“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999年1月5日,国务院正式同意每年秋天在深圳举办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1999年秋天,深南大道的“高交会馆”——这座用“深圳速度”搭建起来的临时展馆,“人流如织”“摩肩接踵”。
 
而今,高交会不仅是深圳的城市名片,更是中国科技第一展,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风向标。参加首届高交会的一些小微初创企业,如今已经领跑行业。腾讯QQ早就从一个“小企鹅”,跃升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大象”,跻身世界500强。
 
因敢闯而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大门一旦打开,就永远不会关上。深圳埋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创新资源极度匮乏的“科技荒漠”上建成了一片“创新绿洲”,实现了从“三来一补”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蝶变。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早已在深圳设厂的富士康从材料加工改成独资外销的企业。由于业绩增长很快,1996年2月2日,富士康正式在龙华开建新厂区。从深圳出发,富士康成长为全球精密制造、高端制造、先进制造的产业巨头。苹果、诺基亚、索尼、亚马逊等产业巨头,纷纷将自己的最新产品拿到富士康生产。
 
扎根深圳30多年的富士康之所以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深圳创新包容的良好营商环境。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深圳非常多。中集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登机桥制造商,创维、康佳、TCL为中国彩电制造三巨头,迈瑞领跑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大族激光早已跻身全球激光制造第一梯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