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扫码关注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资源联合建设全面展开

作者:王冰 来源:统一服务这十年——“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 责任编辑:chen 2025-02-27 人已围观

深圳“图书馆之城”联合采编自2013年启动,以“全城一个图书馆”为愿景,集成与共享统一服务各成员馆书目数据,共同开展数字资源联合采购,构建全方位的城市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一)中文图书书目质量控制目标顺利达成,联合采编向智慧化转型
 
随着统一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之城”书目数据质量控制成为统一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和保障。2013年在统一服务体系内成立统一采编协调小组,2014年深圳“图书馆之城”召开馆长联席会议,提出搭建“图书馆之城”联合采编平台,要求统一服务各成员馆在统一平台上开展联合编目工作。从2015年起,联合采编平台陆续整合了包括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科技图书馆)及9个区级馆在内的11个统一服务成员馆书目数据,并与区总分馆制相配套,将统一服务平台上涉及的数百个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全面纳入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截至2020年底,深圳图书馆总计完成约52万余条中文图书重复数据的清理、合并工作,中文图书书目质量控制目标顺利达成,全市中文图书联合采编工作全面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15—2022年,深圳图书馆每年举办深圳“图书馆之城”编目培训班,累计组织千余人进行培训,其中共计209人取得“图书馆之城”编目员资格。在持续推进“图书馆之城”联合采编平台建设过程中,深圳图书馆牵头制定了《“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书目库数据质量控制及统一采编实施方案》(2016)和《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书目质量规范》(标准号:SZDB/Z275—2017)
 
在全市中文图书编目工作规范化基础上,2021年,深圳图书馆开始推进中文图书采购智慧化,其设计实施的“睿采·智控”系统含图书智能采选、报订图书批选购、连续出版物批续订、采访全流程管理等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了书目采访智慧化、移动采购智能化、智慧管理全流程化,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形成相关操作规范。2022年,“睿采·智控”系统正式应用于深圳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及流程管理,同时也推广至报刊、进口图书的采访工作。中文图书采购智慧化创新了纸质资源采访模式,促进了采购多线并行与可移动作业,实现了采访管理多环节联动的可见可控,提高了文献采访及采访管理质量和效益。
 
(二)报刊联合采编纳入统一管理,迈向标准化与规范化
 
在中文图书书目数据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后,2019年,深圳图书馆牵头组织召开报刊联合采编和数据清理工作会议,制定《“图书馆之城”报刊书目数据库清理方案》和《“图书馆之城”报刊采编原则》,逐步将报刊采编业务纳入统一管理,进而推进报刊业务的协作、共享。
 
全市中文报刊联合采编工作启动后,在完成废旧数据清理、年鉴数据迁移、原有书目数据规范等工作的基础上,搭建起中文报刊联合采编平台,制定适用于“图书馆之城”的中文报刊采访、编目及加工工作规范。2021年,各区均已加入中文报刊联合采编平台,实现了“统一平台、集中编目、协同采访、分散记到”的目标。2021年4月,全市港台及外文报刊联合采编工作启动。针对 CNMARC 和 USMARC 格式不统一等问题,10月,展开全市调研并形成方案,决定港台报刊采用 CNMARC 格式,外文报刊采用 USMARC 格式。11月,罗湖区图书馆、宝安区图书馆、龙岗区图书馆率先加入港台及外文报刊联合采编平台。
 
2022年,为进一步推进与规范联合采编业务,深圳图书馆完成制定《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报刊联合采编工作规范(2022年8月修订版)》《进口报刊书目数据库清理和联合采编方案》,完成1万余条中文报刊书目数据的清理和标准化工作;完成报刊采编系统“外文期刊分系统”(USMARC)和“中文港台期刊分系统”的升级;启动存量 CNMARC 外文报刊数据转换为 USMARC 的工作;所有订购进口报刊的统一服务成员馆均加入进口报刊联合采编平台(备注:光明区、龙华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无进口报刊资源)。
 
(三)外文图书联合采编全面开启,书目质量控制初见成效
 
全市外文图书书目质量控制工作于2020年启动,通过调研形成外文图书书目数据库清理方案及书目质量控制规范。2021年,针对各区数据资产类别与数据格式不统一的情况,编制《西文图书 CNMARC 转换为 USMARC 数据完善流程》,完成实际数据转换,开展外文图书编目员培训。2022年,所有统一服务成员馆完成外文图书资产清理和数据转换工作,加入外文图书联合采编平台。同年,开始外文图书书目数据清理、合并工作,编制《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外文图书联合采编工作规范(2022年8月修订版)》《外文图书联合编目工作细则》。
 
(四)数字资源市域馆际合作日益加强,联合建设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
 
2013年,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共同推进“深圳文献港”Ⅱ期工程建设,联合构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站和移动服务门户网站先后上线运行。2014年,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结合各区图书馆的意见,提出了《统一服务平台下数字资源与个性化服务实施要点》,并提交馆长联席会议审议。2016年,“深圳文献港”资源发展工作组组织“深圳文献港”相关资源、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电子资源联采续订。2018年,“深圳文献港”资源发展工作组继续推进深圳地区馆际资源采购协调工作,及时更新“深圳文献港”成员馆馆藏、外文期刊、港台期刊及电子资源等数据统计和经费使用情况,组织协调合作馆年度采购付款工作。2019年,“深圳文献港”合作馆增加至8家,截至2022年底,先后参与联建的数据库主要有读秀知识库、百链云图书馆、超星发现、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名师讲坛、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和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2016年,深圳图书馆牵头成立数字资源联合建设小组,市、区图书馆共同推进数字资源联合建设相关工作,完成“中国知网”“博云随书光盘云数据库”“正保会计及医学视频数据库”联合建设工作,市、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市、区图书馆数字资源联合建设组继续推动数字资源联合采购,开展 OverDrive 中外文电子书联建项目。2018年,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首次加入市、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联采工作。在数字资源联合建设工作机制下,深圳图书馆牵头组织“雅昌艺术图书”“设计师之家”“哪吒看书”三个新增数据库的联合采购。2019年,市、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联建图书馆有12家。2022年,深圳图书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2022—2023年轮值主持单位,经沟通协商,将地区数字资源联合建设范围扩大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新增中山纪念图书馆、肇庆市图书馆、河源市图书馆和澳门城市大学图书馆4个成员单位,市、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联建图书馆达到17家。市、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联建采取“主要数据库由市、区联合采购,特色数据库由市、区错位采购”模式,截至2022年底,共组织19种数字资源联采,包括 CNKI 系列数据库(11个子库)、OverDrive赛阅数字图书馆、雅昌艺术图书数据库、设计师之家资源库、哪吒看书数据库、正保会计视频数据库、正保医学视频数据库、博云随书光盘云数据库和QQ阅读数据库。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