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新增注册读者累计317.87万人
作者:王冰 来源:统一服务这十年——“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 责任编辑:chen 2025-07-07 人已围观
2013—2022年,统一服务体系共计新增注册读者317.87万人。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共计新增注册读者154.10万人,占比48.48%。市级馆中,深圳图书馆新增注册读者144.54万人,占比45.47%;各区公共图书馆共计新增注册读者163.77万人,占比51.52%。各区中,新增注册读者占比较高的为:宝安区(占比20.43%)、龙岗区(占比9.14%)、光明区(占比6.40%)。
▲ 2013—2022年统一服务体系年新增注册读者量合计及占比
十年间,统一服务体系年新增注册读者整体呈上升趋势。统一服务不断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注册渠道:2017年,统一服务体系推出二维码读者证,读者通过深圳“图书馆之城”微信服务号或支付宝绑定读者证,即可使用二维码替代实体读者证;2018年11月,统一服务体系推出虚拟读者证功能,2019年正式推出免证免押金的“鹏城励读证”,此后虚拟读者注册功能逐步向不同移动应用场景扩展,为广大读者提供快速便捷的在线注册体验。虚拟读者注册功能推出后,近4年的年新增注册读者量显著上升(虚拟读者注册的数据可参见本章相关小节)。2022年统一服务年新增注册读者是2013年的3.45倍,显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不断加大。
▲ 2013—2022年统一服务体系年新增注册读者量
2022年,统一服务体系年新增注册读者59.56万人,同比下降0.62%。年新增注册读者首次注册馆①中,市级公共图书馆新增注册读者40万人,占比67.16%。其中,深圳图书馆年新增注册读者39.05万,同比增长21.78%,占比65.56%;各区公共图书馆新增注册读者19.56万人,占比32.84%。各区中,年新增注册读者占比较高的为:宝安区(占比12.88%)、龙岗区(占比9.74%)、南山区(占比3.83%)。年新增注册读者同比增长较大的为:龙华区(增长154.20%)、龙岗区(增长20.85%),除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加入统一服务无同比数据外,其余各区因疫情关系,年新增注册读者数据同比均有所下降。
▲ 2022年统一服务体系新增注册读者首次注册馆分布
① 首次注册馆是指统一服务体系下,读者首次注册的服务点或平台的所属图书馆。读者在首 次注册馆之外的其他成员馆享受服务也视为自动注册。

十年间,统一服务体系年新增注册读者整体呈上升趋势。统一服务不断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注册渠道:2017年,统一服务体系推出二维码读者证,读者通过深圳“图书馆之城”微信服务号或支付宝绑定读者证,即可使用二维码替代实体读者证;2018年11月,统一服务体系推出虚拟读者证功能,2019年正式推出免证免押金的“鹏城励读证”,此后虚拟读者注册功能逐步向不同移动应用场景扩展,为广大读者提供快速便捷的在线注册体验。虚拟读者注册功能推出后,近4年的年新增注册读者量显著上升(虚拟读者注册的数据可参见本章相关小节)。2022年统一服务年新增注册读者是2013年的3.45倍,显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不断加大。

2022年,统一服务体系年新增注册读者59.56万人,同比下降0.62%。年新增注册读者首次注册馆①中,市级公共图书馆新增注册读者40万人,占比67.16%。其中,深圳图书馆年新增注册读者39.05万,同比增长21.78%,占比65.56%;各区公共图书馆新增注册读者19.56万人,占比32.84%。各区中,年新增注册读者占比较高的为:宝安区(占比12.88%)、龙岗区(占比9.74%)、南山区(占比3.83%)。年新增注册读者同比增长较大的为:龙华区(增长154.20%)、龙岗区(增长20.85%),除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加入统一服务无同比数据外,其余各区因疫情关系,年新增注册读者数据同比均有所下降。

① 首次注册馆是指统一服务体系下,读者首次注册的服务点或平台的所属图书馆。读者在首 次注册馆之外的其他成员馆享受服务也视为自动注册。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
相关文章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新增注册读者累计317.87万人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累积实体文献藏量2538.22万册/件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新增实体文献藏量累计1619.83万册/件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968个服务网点覆盖全市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统一服务十年概况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特色文献资源渐成体系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资源联合建设全面展开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全市馆藏文献总量与构成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自助图书馆网覆盖全城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总分馆与特色分馆建设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