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

扫码关注

深圳文艺发展40年概述 :“文艺深军”在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的方向引领和政策保障下发展壮大

作者: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来源:深圳文艺40年 责任编辑:chen 2023-02-01 人已围观

如何把深圳的文艺发展纳入深圳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的整体布局,使深圳文艺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形成出精品、出人才的大好局面,使“文艺深军”不断发展壮大,这是深圳40年来始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自觉提升对文艺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失时机地做好方向引领和政策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营造文艺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文艺发展指方向、鼓干劲
 
40年来,深圳市先后召开过七次文代会,每次文代会市领导都到会发表重要讲话,为文艺发展指方向、鼓干劲。第五、第六、第七次文代会是在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和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市领导的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接地气、鼓士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极大地鼓舞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第五次文代会上,市领导的讲话热情洋溢,充满号召力。市领导指出:“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我们可以在经济建设上创造让世人瞩目的奇迹,为什么不能在文化建设上创造自己的品牌,在文学艺术上创造自己的风格?”“今天深圳的人民大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呼唤着高层次、高品位、高水准的文学艺术精品。”“深圳发展到今天,也是到了该出精品、出人才的时候了。”“今后几年,深圳的文学艺术事业应该是到了一个收获的季节,丰收的季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和期待,深圳能够向时代多奉献一些力作,向世人多奉献一些精品。”这一席话让与会的文艺家们听得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创作激情油然而生。
 
第六次文代会召开时,市领导在讲话中希望深圳文艺家们“肩负新使命,把握新机遇,再创新业绩”。“以优秀的作品唱响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旋律,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从热火朝天的特区建设发展中汲取新鲜养料,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领导们的讲话,发出了深圳文艺向新的高度攀登的动员令,使深圳的文艺家们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对深圳文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七次文代会在深圳努力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召开,市领导在会上的讲话激情洋溢、催人奋进。市领导指出,“深圳文艺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希望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高举中国精神、特区精神旗帜,把握时代脉搏,善于创新创造,让艺术理想照进特区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现实,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气派、深圳风格’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献上更高品质的‘精神盛宴’,为特区发展描绘更加美好的未来”。深圳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决心以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呼应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新气象和新作为。
 
(二)制定规范性文件,明确具体要求,强化政策保障
 
深圳文化创新进程中,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在文艺领域也不例外。尤其是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和保障文艺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具体的部署和要求。让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把文艺工作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服务到位;让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精品意识。
 
深圳制定的各类规范和推动文艺发展的文件,有宏观指导型的,如《深圳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意见》(2004),也有微观操作型的,如启动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对“改革开放30年文学创作工程”“音乐工程”“影视工程”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无论是宏观指导还是微观操作,都从文化创新的思想理论高度进行激励和推进。如在《深圳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遵循文艺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文艺管理体制”;要“力求使深圳文学艺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定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日趋多样的文化需求相适应”;要“树立精品意识,以精品创作为龙头,带动文艺创作的全面发展”;要“改革政府对文艺事业的支持方式,实行政府文化采购制度、重大文艺活动和文艺创作选题公开招标制度,做到多养项目少养人,逐步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境内资金与境外资金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艺投融资机制”;要“改革专业作家体制,打破传统的‘吃大锅饭’的用人机制,引入招标制、聘任制、签约制、客座制和工作室制等形式,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多出文艺精品、多出优秀人才的工作机制”。这些指导性意见,体现出对党委领导文艺的严格要求和对深圳文艺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明确了推动精品创作和改革文艺体制的政策规范和具体指导,极大地促进了深圳文艺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圳要参与共建人文湾区;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公布,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这些政策,都对深圳文艺创新发展起到引擎作用。
 
(三)强化精品意识,实施精品工程
 
如前所述,无论是市领导在相关会议上的讲话,还是有关文件的具体要求,都高度重视和强调深圳要多出、快出文艺精品。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看,深圳强化文艺创作的精品意识,与深圳的城市定位和文化品牌培育密切相关。换言之,深圳是把推出文艺精品作为推进文化创新、形成文化品牌、扩大文化影响、提高城市地位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旨在使文艺精品成为国际化、创新型、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形象标志。对此,深圳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王京生的讲话表述得尤为清楚:“文化最终决定一座城市的地位和未来,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文化价值观则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和特色,也决定了它的文艺走向,决定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高度。”“深圳这片热土,富有理想和激情,满怀光荣与梦想。当前,深圳的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投身新一轮特区发展的伟大实践,再创深圳文化新奇迹,全力以赴打造文化深圳。”“要以精品创作为重点,以品牌活动为亮点,逐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为了把打造文艺精品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落到实处,深圳结合国内的一些重大文化活动,实施了一系列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其中“文学创作工程”和“音乐工程”成效尤为突出。深圳市文联与中国作协联合举办“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和“深圳报告”,围绕重点题材创作选题策划、作家选题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签约扶持、创作跟踪服务、成果研讨推介等核心环节狠抓落实,一大批优秀选题经过评审论证后进行签约。如吴启泰的长篇小说《涛声依旧》,李亚威的长篇访谈《创造的思想》,陈秉安的长篇纪实文学《大逃港》,孙向学的长篇小说《仙儿堂》,严爱慈的儿童文学《深圳宝贝》以及秦锦屏等几位表现突出的青年作家的选题。还有一批理论选题也进入签约环节,如《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打工文学研究》《深圳文学三十年》《珠江文化时代》《网络文化三十年》等。这批签约作品大多如期出版,有不少成为影响广泛的文艺精品。
 
除了文学创作工程外,深圳还结合“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等全国性重大音乐文化活动,实施“音乐工程”。“音乐工程”2009年启动,以拉动深圳原创音乐为目标,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音乐作品,培育音乐文化品牌,引进一批优秀音乐人才,完善音乐创作、制作和宣传推广机制,形成音乐产业的完整链条,努力使深圳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创作和传播的风向标,成为中国原创音乐的大本营,最终实现把深圳建设成为“音乐之都”的远期目标,形成深圳城市文化的新标志和新亮点。“音乐工程”的主要活动有7项:一是举办一系列重点活动;二是创作一批优秀音乐作品;三是加强音乐制作力量,整合资源,促进交流合作;四是搭建音乐宣传推广平台;五是培育音乐文化品牌;六是健全完善人才机制;七是完善音乐产业链条。“音乐工程”对深圳音乐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比赛在深圳举办;开展了“中国音乐家深圳行”活动;每年创作10首优秀歌曲,原创歌曲《走向复兴》《好日子慢慢过》、大型原创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交响合唱《祖国万岁》《深圳组歌》等一批优秀音乐作品闪亮问世;闵慧芬、印青、王佑贵、王晓峰、宋小明、刘青、孟青云等知名音乐家的“深圳音乐工作室”项目在深圳签约;金钟学院落户深圳大学;“钢琴之城”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歌剧院与深圳音乐学院已开工建设,深圳音乐的天空色彩缤纷,霞光万道。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