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

扫码关注

深圳文艺发展40年概述 :“文艺深军”的艺术创新与精品效应

作者: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来源:深圳文艺40年 责任编辑:chen 2023-02-01 人已围观

“文艺深军”紧跟深圳文化创新的前进步伐,适应新时代,歌颂新事物,揭示新问题,拓宽文艺创作题材,创新文艺表现方式,形成了深圳文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崭新气象。从文学现象看,有打工文学、青春文学、新都市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文学现象;从文艺创作题材看,有反腐败、精神家园建设、历史反思、科技创新、城市文化思考等多种题材并存;从文艺门类来看,有文学、戏剧、音乐等多个方面。深圳的文艺家们创作出一大批反映社会变革进程和改革大潮中的社会众生相的艺术作品。如一批青年作家创作的反映打工生活的“打工文学”,作家杨黎光、李兰妮、彭名燕、吴启泰、南翔、庞贝等创作的反映社会变革进程中人生洗礼的代表作品,以及一批抒情散文、纪实随笔和戏剧、影视、音乐作品等。这些作品体现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表现社会变革的不同层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散发出社会变革发展的奔腾气息,显现出社会变革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步步足迹。
 
(一)推进文艺形式创新,成为深圳文化创新的艺术亮点
 
深圳的文艺家们不拘陈规,不落俗套,不断尝试和创造新的文艺形式。在文学方面,纪实文学《大逃港》《旷野无人》,抒情文化散文《深圳之上》《深圳,我的村庄》,人物访谈《创造的思想》,工作札记《深圳夜空不寂寞》等多种文学形式作品竞相呈现。在戏剧方面,多次举办“创意剧场·创意读剧”“中国诗剧场”活动,涌现出音乐剧《梦开始的地方》、小剧场话剧《庄先生》、小品《最近我不烦》等多种戏剧类型。尤为可贵的是,深圳市戏剧家协会还兼担排演话剧的重任,先后推出小剧场话剧《泥巴人》和大型原创话剧《贺方军》《深圳日记》等,成为全国第一个排演话剧的戏剧家协会,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戏剧与诗歌跨界联合的“戏剧·诗朗诵晚会”。在音乐方面,创造了大型原创交响乐《人文颂》、大型梵呗交响乐诗《神州和乐》等全新的音乐形式。此外,舞蹈、影视、美术等文艺类型也都有不同层面的形式创新。
 
(二)创新文艺创作题材,反映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深圳的文艺家们从改革开放时代火热的生活中感受和发掘全新的创作题材,展现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进程中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震荡和灵魂洗礼,充分发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化功能。这在文学创作和音乐创作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文学创作题材创新表现为反映更宽广的社会生活面,展现不同社会阶层在不同生活层面的多彩人生。涉及的内涵包括:改革开放新时代人民群众面对社会变革的迷惘、困惑、欣喜和认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如何面对资本的理性思考;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与高扬;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与对命运的自我把握;与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抗争与思考;打工群体的生存状态与梦想追求;中学生群体文化价值观的变化与思考;历史事件与历史规律的当下反思;等等。这些创作题材有的在文学史上史无前例(如与抑郁症抗争),有的以往不能或不敢涉及(如大逃港事件),有的贴近时代变化和社会生活(如打工群体的生存状态),有的反映特定社会群体的变化与提升(如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可谓是涉及广泛,表现深刻,显示了“文学深军”的鲜明艺术风格。
 
音乐创作题材的创新,或立足于深圳城市文化形象标志的塑造,或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和重大文化活动,及时发挥激励正能量、唱出新气象的文化功能。40年来,深圳音乐创作题材创新有几次大的高潮,也成为深圳城市文化形象的突出亮点。
 
一是围绕我国改革开放的周年纪念活动,系列展现为由深圳原创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4首代表歌曲:《春天的故事》(1993)、《走进新时代》(1997)、《走向复兴》(2008)、《信仰》(2018)。这4首歌曲分别在国庆60周年天安门群众大游行、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国庆交响音乐会“祖国颂”、中央电视台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祖国万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等国家级重大国庆盛典中多次唱响。此外,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和深圳电视台同步播出的“盛世颂歌——2008CCTV国庆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音乐会”上播出的19首歌曲中,深圳原创歌曲就有6首:《春天的故事》《原来我那么爱你》《大江之歌》《中国加油》《永远的小平》《又见西柏坡》,极大地扩大了深圳的文化影响。
 
二是为配合2006年在中国举行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策划创作了大型梵呗交响诗《神州和乐》。这是中国首次以西方经典的交响乐艺术形式,为人们演绎东方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突出了中国佛教以“世界和平、生命和谐”为主旨的文化价值。在国内外演出后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三是为配合深圳“关爱行动”、弘扬大爱精神,创作了歌曲《愿你幸福》。《愿你幸福》由“爱心大使”丛飞自己作词并演唱,受到中宣部、中国文联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丛飞去世后,歌曲随丛飞先进事迹报告团全国报告会现场播放,引起了很大反响。
 
四是为支持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弘扬人间大爱而创作的一系列原创歌曲。如《孩子,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爱在你身边》《与爱同行》《大爱人间》《我们有爱》《我和你在一起》《五月的烛光》《五月的半旗》等。这些新歌曲在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和四川电台、陕西电台以及北京、广东、辽宁等全国十几家省级卫星频道相继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
 
五是结合“全国流行音乐盛典暨改革开放30年30首流行金曲推选活动”和“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华南地区赛”“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等活动在深圳举办,创作并推出《我生在1978》《好日子慢慢过》《南国花儿艳》《握住你的手》《中国老家》《祖国万岁》《国歌响起》《北京时间》《我爱中国》等一批深圳原创歌曲,使深圳成为中国的音乐重镇之一。
 
(三)强化精品效应,提升深圳城市文化形象
 
“文艺深军”的精品创作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学、音乐、戏剧、影视、美术、舞蹈、摄影等各个艺术门类都涌现出一大批文艺精品,极大地扩大了深圳的文化影响力,提升了深圳的城市文化形象。据深圳市文联在第六次文代会上的报告披露,仅在2004—2011年这7年间,深圳各文艺家协会会员就获得国家级常设文艺专业(政府)奖352项,省级常设文艺专业(政府)奖349项,国际常设文艺专业奖项23项。尤其令人鼓舞的是,近年深圳已有45部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由此,深圳文艺精品的影响可见一斑。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