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
深圳舞蹈艺术繁荣发展的原因分析
作者: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来源:深圳文艺40年 责任编辑:chen 2023-02-08 人已围观
(一)政府扶持与市场驱动是根本因素
深圳舞蹈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多年来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深圳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喻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提出“只有双翼齐飞,才能鹏城万里”;90年代,深圳又提出“经济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神,两者只有协调发展,城市才能神形兼备”;进入21世纪,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一个“立”字凸显了文化深圳的气魄;2010年,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市”;2015年12月,深圳出台了《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了“五大体系”建设目标,确立推动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总蓝图、总抓手、总目标。
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深圳舞蹈界40年来始终贯彻落实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深圳舞蹈艺术建设上一次又一次实现了新突破。
2017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同年7月,深圳舞蹈界邀请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专家召开了以城市舞蹈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文化大湾区发展,要立足大湾区,放眼全世界,做好一个国际交流平台的角色,为首届“深圳舞蹈月”找准了定位。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再次赋予深圳以特殊使命。随后,深圳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为深圳的文化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2019年5月,深圳市文联、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与中国舞协在北京签署了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长期落户深圳的框架协议,标志着深圳舞蹈事业发展再次迈上新台阶。
(二)不拘一格、广纳人才是动力之源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人才”。深圳能创造出今天的奇迹,正是海纳百川、善用人才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文化部艺术局工作的谭嗣英受文化部委派来深帮助指导深圳的文化设施建设,之后担任深圳大剧院副总经理。深圳大剧院从设计到完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同时期,在舞蹈评论方面颇有建树的史大理、蒲以勉,也为深圳舞蹈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0年代,一大批舞蹈界精英被深圳这颗凤凰树吸引,李建平、林树森、黄启成、刘兴范、莫梓材、谭晓洪、赵艳、刘勇、詹晓南等一批青年才俊也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黄启成在主演《深圳故事·追求》后就被挽留在深圳歌舞团担任艺术总监,后又担任深圳艺术学校校长。艺校的舞蹈教育在他的带领下有了质的飞跃。刘兴范在创作了获得文华奖的舞剧《傲雪红花》之后,被引进深圳,在群众文化系统工作多年,创作了不少精品,并把深圳的群众文化打造成了全国的标杆;现任深圳歌剧舞剧院负责人,重点打造了舞剧《追梦人》。
1993年即将开业的世界之窗创作主题晚会,邀请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杨建章、陈维亚、张建民、韩春启,东方歌舞团的于海燕,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付宇,中国歌舞团的秦健如,中国舞协舞蹈杂志编辑部的张华等主创团队来深。后来的近30年,付宇和秦健如夫妇留在世界之窗,创作了《跨世纪》等一系列优秀的旅游演艺作品。另一对夫妇——徐建和郑丹路,从1992年在深圳艺术学校任芭蕾舞教师至今,几十年如一日,培养了一大批成绩优异的学生。仅在第七届“桃李杯”比赛中,他们的学生就获得了芭蕾少年甲组金奖等12个奖项。1995年赵艳被调入深圳大学,开始筹建舞蹈专业,2001年深圳大学舞蹈专业成功设立,为深圳舞蹈发展历史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同年,时任海南中学舞蹈团团长的高洁,作为深圳市教育局特殊人才引进深圳,创建了深圳高级中学学生舞蹈团。此后,她率领深圳高级中学学生舞蹈团连续6届摘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艺展的桂冠。2018年3月,深圳歌剧舞剧院成立,聘请左青为艺术总监,应萼定为艺术顾问,引进了李晨晨、张娅姝、于建伟等优秀青年舞蹈家;他们成为深圳专业院团的建设的中坚力量。
深圳舞蹈工作者,在不同时期来到深圳,怀着舞蹈的理想和追求,默默奉献,为深圳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位华侨城的编导曾说:“我曾拒绝过许多优厚条件的聘请,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当他所在的企业能为他提供使其能在自己钟爱的艺术天地自由驰骋、自我实现的时候,他还奢求什么呢?”①这应该就是深圳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诠释。
(三)扎根生活、勇于创新是有效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道:“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深圳舞蹈40年来创作的成绩突出、反响巨大的作品,都践行了这条法则。
199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20周年,应萼定总导演执导的大型现代舞剧《深圳的故事·追求》,讲述三个打工妹在深圳急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命运和心路历程。剧中“街上人流”“建设者”“现代深圳”等舞段,点面结合地刻画了改革开放洪流对人性的深刻刷洗和精神熔铸。“该剧为深圳捧回了‘文华新剧目奖’‘文华音乐奖’‘文华舞美奖’‘文华表演奖’等四项殊荣,是广东省获奖作品中单项奖获奖最多的剧目。”②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莫梓材导演带着肖酉玲、肖惠霞两位青年编导,创作了街舞《快乐的建筑工》,选用了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为音乐,混入摇滚和建筑工地金属之声,提炼成建筑工地的劳动场景,使建筑工的形象跃然纸上,完美地塑造了当代建筑工人团结奋发、勤劳质朴、乐观向上的形象。该节目一经问世,就荣获了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舞组金奖,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2011年,被中央电视台春晚剧组选中,更名为《咱们工人有力量》与全国的观众见面,并荣获了春晚特别类节目一等奖。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综艺晚会“追梦——改革开放再出发”,总导演林树森率领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一众青年骨干,经过3个月日夜奋战圆满完成任务。“追梦”晚会以市民中心南广场为舞台,以深圳CBD的43幢高楼为背景,通过灯光与舞蹈的互动、钢琴与夜空的对话、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构建出大跨度、多维度的舞台艺术效果,展示出深圳乃至中国矢志追梦的气概。晚会主创团队、绝大部分演员都是深圳本土艺术家,演出前3天还遇到深圳史上最强的台风“山竹”,最终成功上演,见证了“深圳速度”,也诠释了“深圳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上3个产生在历史重大节点上的文艺精品,正是深圳艺术家们切实扎根深圳人民,在对深圳生活提炼基础上创作,表达了对祖国、对深圳这座城市最深挚的爱。
(四)大型舞蹈赛事活动是重要平台
1998年,在时任深圳市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建平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首届深圳舞蹈大赛在华夏艺术中心举办。当时,国内市一级的舞蹈比赛少之又少,深圳设立这个比赛是一个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也是当时深圳舞蹈界的迫切需求。20多年来,在这个平台上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舞蹈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剧目。
2017年,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舞蹈家协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了跨度为一个月的深圳唯一一个大型舞蹈系列活动——“深圳舞蹈月”。其中“深港澳舞蹈交流展演”为深圳、香港、澳门三地舞蹈艺术家搭建了同台演出的公众艺术平台,努力促使舞蹈成为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国内外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则打开了一个深圳与国内外舞蹈界交流和学习的窗口,也促进了深圳小舞剧的创作;“深圳青少年舞蹈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优秀青少年舞蹈作品参赛,为深圳舞蹈发展储蓄了后备力量。
“深圳舞蹈月”系列活动的逐年开展,提升了舞蹈在深圳市民生活中的影响力,扩展了深圳舞蹈的受众面,推动了深圳舞蹈的生态的明显改善。
————————————
① 深圳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编:《深圳文艺20年》,花城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39页。
②《创造文艺精品新模式》,《深圳商报》,2010年8月24日。
深圳舞蹈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多年来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深圳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喻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提出“只有双翼齐飞,才能鹏城万里”;90年代,深圳又提出“经济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神,两者只有协调发展,城市才能神形兼备”;进入21世纪,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一个“立”字凸显了文化深圳的气魄;2010年,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市”;2015年12月,深圳出台了《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了“五大体系”建设目标,确立推动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总蓝图、总抓手、总目标。
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深圳舞蹈界40年来始终贯彻落实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深圳舞蹈艺术建设上一次又一次实现了新突破。
2017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同年7月,深圳舞蹈界邀请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专家召开了以城市舞蹈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文化大湾区发展,要立足大湾区,放眼全世界,做好一个国际交流平台的角色,为首届“深圳舞蹈月”找准了定位。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再次赋予深圳以特殊使命。随后,深圳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为深圳的文化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2019年5月,深圳市文联、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与中国舞协在北京签署了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长期落户深圳的框架协议,标志着深圳舞蹈事业发展再次迈上新台阶。
(二)不拘一格、广纳人才是动力之源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人才”。深圳能创造出今天的奇迹,正是海纳百川、善用人才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文化部艺术局工作的谭嗣英受文化部委派来深帮助指导深圳的文化设施建设,之后担任深圳大剧院副总经理。深圳大剧院从设计到完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同时期,在舞蹈评论方面颇有建树的史大理、蒲以勉,也为深圳舞蹈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0年代,一大批舞蹈界精英被深圳这颗凤凰树吸引,李建平、林树森、黄启成、刘兴范、莫梓材、谭晓洪、赵艳、刘勇、詹晓南等一批青年才俊也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黄启成在主演《深圳故事·追求》后就被挽留在深圳歌舞团担任艺术总监,后又担任深圳艺术学校校长。艺校的舞蹈教育在他的带领下有了质的飞跃。刘兴范在创作了获得文华奖的舞剧《傲雪红花》之后,被引进深圳,在群众文化系统工作多年,创作了不少精品,并把深圳的群众文化打造成了全国的标杆;现任深圳歌剧舞剧院负责人,重点打造了舞剧《追梦人》。
1993年即将开业的世界之窗创作主题晚会,邀请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杨建章、陈维亚、张建民、韩春启,东方歌舞团的于海燕,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付宇,中国歌舞团的秦健如,中国舞协舞蹈杂志编辑部的张华等主创团队来深。后来的近30年,付宇和秦健如夫妇留在世界之窗,创作了《跨世纪》等一系列优秀的旅游演艺作品。另一对夫妇——徐建和郑丹路,从1992年在深圳艺术学校任芭蕾舞教师至今,几十年如一日,培养了一大批成绩优异的学生。仅在第七届“桃李杯”比赛中,他们的学生就获得了芭蕾少年甲组金奖等12个奖项。1995年赵艳被调入深圳大学,开始筹建舞蹈专业,2001年深圳大学舞蹈专业成功设立,为深圳舞蹈发展历史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同年,时任海南中学舞蹈团团长的高洁,作为深圳市教育局特殊人才引进深圳,创建了深圳高级中学学生舞蹈团。此后,她率领深圳高级中学学生舞蹈团连续6届摘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艺展的桂冠。2018年3月,深圳歌剧舞剧院成立,聘请左青为艺术总监,应萼定为艺术顾问,引进了李晨晨、张娅姝、于建伟等优秀青年舞蹈家;他们成为深圳专业院团的建设的中坚力量。
深圳舞蹈工作者,在不同时期来到深圳,怀着舞蹈的理想和追求,默默奉献,为深圳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位华侨城的编导曾说:“我曾拒绝过许多优厚条件的聘请,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当他所在的企业能为他提供使其能在自己钟爱的艺术天地自由驰骋、自我实现的时候,他还奢求什么呢?”①这应该就是深圳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诠释。
(三)扎根生活、勇于创新是有效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道:“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深圳舞蹈40年来创作的成绩突出、反响巨大的作品,都践行了这条法则。
199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20周年,应萼定总导演执导的大型现代舞剧《深圳的故事·追求》,讲述三个打工妹在深圳急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命运和心路历程。剧中“街上人流”“建设者”“现代深圳”等舞段,点面结合地刻画了改革开放洪流对人性的深刻刷洗和精神熔铸。“该剧为深圳捧回了‘文华新剧目奖’‘文华音乐奖’‘文华舞美奖’‘文华表演奖’等四项殊荣,是广东省获奖作品中单项奖获奖最多的剧目。”②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莫梓材导演带着肖酉玲、肖惠霞两位青年编导,创作了街舞《快乐的建筑工》,选用了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为音乐,混入摇滚和建筑工地金属之声,提炼成建筑工地的劳动场景,使建筑工的形象跃然纸上,完美地塑造了当代建筑工人团结奋发、勤劳质朴、乐观向上的形象。该节目一经问世,就荣获了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舞组金奖,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2011年,被中央电视台春晚剧组选中,更名为《咱们工人有力量》与全国的观众见面,并荣获了春晚特别类节目一等奖。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综艺晚会“追梦——改革开放再出发”,总导演林树森率领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一众青年骨干,经过3个月日夜奋战圆满完成任务。“追梦”晚会以市民中心南广场为舞台,以深圳CBD的43幢高楼为背景,通过灯光与舞蹈的互动、钢琴与夜空的对话、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构建出大跨度、多维度的舞台艺术效果,展示出深圳乃至中国矢志追梦的气概。晚会主创团队、绝大部分演员都是深圳本土艺术家,演出前3天还遇到深圳史上最强的台风“山竹”,最终成功上演,见证了“深圳速度”,也诠释了“深圳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上3个产生在历史重大节点上的文艺精品,正是深圳艺术家们切实扎根深圳人民,在对深圳生活提炼基础上创作,表达了对祖国、对深圳这座城市最深挚的爱。
(四)大型舞蹈赛事活动是重要平台
1998年,在时任深圳市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建平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首届深圳舞蹈大赛在华夏艺术中心举办。当时,国内市一级的舞蹈比赛少之又少,深圳设立这个比赛是一个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也是当时深圳舞蹈界的迫切需求。20多年来,在这个平台上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舞蹈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剧目。
2017年,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舞蹈家协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了跨度为一个月的深圳唯一一个大型舞蹈系列活动——“深圳舞蹈月”。其中“深港澳舞蹈交流展演”为深圳、香港、澳门三地舞蹈艺术家搭建了同台演出的公众艺术平台,努力促使舞蹈成为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国内外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则打开了一个深圳与国内外舞蹈界交流和学习的窗口,也促进了深圳小舞剧的创作;“深圳青少年舞蹈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优秀青少年舞蹈作品参赛,为深圳舞蹈发展储蓄了后备力量。
“深圳舞蹈月”系列活动的逐年开展,提升了舞蹈在深圳市民生活中的影响力,扩展了深圳舞蹈的受众面,推动了深圳舞蹈的生态的明显改善。
————————————
① 深圳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编:《深圳文艺20年》,花城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39页。
②《创造文艺精品新模式》,《深圳商报》,2010年8月24日。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