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观湖街道:升级蝶变“非遗镇街”,让文化资源留住市民的记忆和乡愁
作者:本书编委会 来源:发现另一个深圳 : 深圳 78 街“全景画像”(龙华) 责任编辑:manman 2025-01-02 人已围观
观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这里,“中华老字号”国瓷永丰源凭借百年传承与技艺创新,在世界舞台上用瓷器讲述中国故事,助力大国外交;观澜河龙舟赛的国际化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樟坑径舞麒麟,体现对传统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中华老字号”国瓷永丰源。火焰在窑内跳跃,瓷器在高温中逐渐变得坚硬而光滑,一件件成品相继出炉,在灯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百年的传承与匠心。国瓷永丰源发轫于清乾隆年间,起源于潮州饶平九村,传承于刘氏家族,其瓷器以“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珍如宝、坚如石”之特性而闻名。永丰源瓷器采用新西兰的高岭土、英国的骨炭、日本的釉料等原材料,凭借自主研发的色釉分离技术烧制而成,颜色艳丽均匀,色泽光亮饱满,应用独家金膏金水配方与高温金技术,使其金光闪耀,熠熠生辉。其产品品种齐全,除青花、五彩、粉彩、玲珑瓷外,尤以色釉瓷驰名,既有广东省级非遗满堂红,又有西湖蓝、珍珠黑、翡翠绿等品类,其中“先生瓷·海上明珠”“夫人瓷·石榴家园”等产品见证了用中国瓷款待世界,频频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厦门金砖国家会议等重大国宴舞台,受到多国政要与世界名人盛赞,也深受全球高端家庭消费者的青睐。另外,在国瓷永丰源博览馆的制陶体验区,学生可以亲手触摸泥土,体验从拉坯、塑形到上釉的全过程,制作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多年来,作为全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的国瓷永丰源博览馆,面向全省、全市接待多批次学生,带他们走进国瓷永丰源体验陶瓷文化。
![](/d/file/p/2025/01-02/d6979cc86e5d43c28d3fbcb7e8794c88.jpg)
▲永丰源“夫人瓷·西湖蓝”系列陶瓷产品
深圳市龙舟文化艺术节观澜河龙舟赛,是深圳市体育文化新名片。“撞船啦,撞船啦!”观澜河岸上的观众们爆发出一阵哄笑,随即又为龙舟赛选手们加油鼓劲,锣鼓声、击水声、欢呼声、呐喊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交响曲。选手们默契地重新协调动作,稳住船身,而舵手则大声指挥,调整方向,船桨再次整齐划一地起落,水花再次飞溅,龙舟恢复了前进的速度。因河而生的观湖,端午节举办观澜河龙舟赛的传统,沿袭至今已逾 180 年,挑灯夜训,桨声灯影,浪高水急中划出了观湖人的“龙舟江湖”。多年来,通过引入国际赛事标准、深化国际合作以及开展多样性文化交流活动,观澜河龙舟赛荣获 2023 年深圳市“十大特色体育赛事”的荣誉称号,成为深圳市体育文化新名片。2024 年,该比赛有 66 支队伍、上千名运动员参赛,其中不乏来自波兰、捷克和马来西亚的国际队伍,他们与本地选手一起挥桨竞渡,令整个比赛更具看点。水上划龙舟,天上“龙飞舞”,龙舟赛前夜,1500 余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点亮龙华的夜空,“迎舟龙舞打头阵,流光魅影化万象”,星星点点落在了市民的眼中、心中。从最初的“村赛”“区赛”再到国际化品牌赛事,在发展过程中,观澜河龙舟赛得以传承,并不断创新赛事形式,打响了品牌赛事之名。
![](/d/file/p/2025/01-02/b18a655be797093edd5a9d2d94ef61f6.jpg)
▲观澜河龙舟赛
樟坑径舞麒麟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咚咚锵!咚咚锵!数只麒麟踏着鼓点起舞,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将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神态展现得栩栩如生。在“樟坑径杯”麒麟舞邀请赛上,来自坂田、牛湖等地的八支麒麟队伍轮番登台献技,伴随着鼓声,麒麟在舞台上变换着各种动作,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匍匐在地,时而腾空跃起,踢腿、舔身、跃、采青等系列麒麟舞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引来观众阵阵喝彩。1840 年,樟坑径村民陈求东远赴福建南少林学习武术,归来后结合麒麟的形象,以及麒麟拳谱所载“急摇头连咬带扑,前蹄捣后蹄跟出;后蹄弹弓背张口,高探蹄下弹急走”等武术招式,创造出麒麟飞跃腾挪、摇头摆尾、左啃右咬、连吼带叫、扑食玩耍等活灵活现的独特套路。现年50 多岁的吴程谱是樟坑径麒麟队的队长,他从小身体瘦弱,自加入麒麟队后,坚持每日练习麒麟拳、演练舞麒麟,身体变得强壮起来,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麒麟队。如今,村里开设了舞麒麟课堂,成为少年们挥洒汗水、锤炼意志的场地,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他们舞动麒麟,展现神兽的威武与雄姿,传承着追求卓越、崇文尚武、坚韧不拔的精神血脉。
![](/d/file/p/2025/01-02/1509eda74fcc68a383a3b3ec0891e581.jpg)
▲樟坑径舞麒麟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