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首个竞聘当选院长杨佳勇:43岁怀揣梦想从东北来深圳
作者:黄涛 来源:圳能量:深圳见证录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25 人已围观
▲杨佳勇发表演讲
杨佳勇,与共和国同龄,吉林人。1973年得到了“工农兵学员”资格,被推荐到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1977年毕业,被分配至吉林省人民医院工作。
杨佳勇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工作机会,在学校时是班长,毕业后在医院工作表现突出,于1990年被选为访问学者,派至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神经外科进修深造。
在皇家墨尔本医院,杨佳勇接触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开阔了视野,也认识到了国内医学与国际先进医疗技术的差距,心里想着要学习、要追赶、要超越。
1992年底归国时,在国内,改革开放正在以深圳为首的经济特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里工资高、平台大、机会多、思想开放、崇尚改革创新、与国际接轨,杨佳勇认为,只有深圳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追赶国际先进医疗技术水平,也只有在深圳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才干。此时杨佳勇已经43岁,步入中年,但他毅然决定,要到深圳闯一闯。
43岁勇闯深圳
50岁竟聘院长
来到深圳,尽管之前有过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吉林省人民医院是重点培养对象,有海外留学经历,但杨佳勇只能从零开始,在蛇口联合医院做一名普通医生。由于工作表现和工作需要,3年后他被任命为蛇口联合医院外科主任。
到1999年,在改革开放不断深人到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在思想开放、改革创新氛围浓厚的深圳,南山区卫生系统实施改革,面向全社会公开聘任7家区属公立医疗机构的领导,竞聘上岗。杨佳勇珍惜这次改革带来的机遇,报名竞聘南山医院院长岗位。
当时有60多名医生报名竞聘南山医院院长,竞聘者中不乏学术成绩耀眼、阅历丰富的人才,竞争激烈、无人相让。经过几轮笔试、面试的层层选拔,最终三人人围。人围的三人中,一位曾担任过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办主任,另一位曾担任过南山医院副院长,还有一位就是杨佳勇。
杨佳勇清楚地记得,当时操作计算机还是靠输入DOS指令,过程复杂,在国内不是很普及,英语也没有现在这么被人重视,但南山区卫生系统的领导以其前瞻性眼光,重点考核计算机操作和英语能力这两项。
其中有道考题是用计算机打300字的短文,短文保存在根目录中的子目录,很多竟聘者没接触过计算机,不知道题目在考什么,这一考题筛选掉了较多的竞聘者。
这时杨佳勇海外留学的优势派上了用场,回国后来到深圳,蜗居在出租屋,他没考虑买房,但把电脑从286一路换到386、486、CDROM,在另一考试项目英语能力上,他同其他竞聘者相比显然也高出一截,这两项成绩把杨佳勇推到了最后人围的三人之中。
面试中,杨佳勇以“重塑天使形象,造就学术氛围,确立南山中心医院”的演讲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最终被聘任为南山医院院长。
开创特聘制度
快速引进人才
当时南山医院有大外科、大内科、妇科、儿科,很多前沿技术尚未开展起来。杨佳勇直言:“作为院长,最担心的就是医院空有一座雄伟的新大楼,而不掌握医疗的前沿技术,医护人员手里没有干货,南山医院就只能是深圳市最大的卫生所。”为了解决这个担忧,杨佳勇坚持在南山医院实行特聘制度,引进和培养了大批人才。
按照正规制度,医院要想聘任一名科主任,先要经过报名、考试、人围、面试等环节,还要走许多审批流程,十分复杂,前前后后加起来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完全跟闻名世界的特区速度不搭。考核过程不透明,有些明明很优秀的人才,往往不知道在哪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就莫名其妙地被筛选掉了。为此,杨佳勇在南山医院实行“特聘”制度,不论出身,不论学历、资历,只看专长和能力。特聘过来的人才,尽管没有科主任的正式头衔,但一上任就是在科主任的岗位上,拿着科主任的工资待遇,让他们感到被礼遇、有归属感。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
相关文章
- 奥比中光创始人、董事长黄源浩:3D视觉领域的领军者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首个竞聘当选院长杨佳勇:43岁怀揣梦想从东北来深圳
- 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原中医科主任黄胜光:从赤脚医生到广东省名中医
- 蛇口学校校友联合会会长黄建新:企业家回归教育育人才
- 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沿山社区党委书记吴红霞:“全国模范小巷总理”
- 深圳市甘肃商会副会长韩小兵:创新成立“1元医疗基金”
- 深圳市浪陀拥军基金会会长关炜楠:深圳首个“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蛇口医院)工会主席王志远:守卫南山卫生健康事业的老
- 深圳市劳动模范、符氏书画教育创始人符立昌:从摆摊写字到创办符氏书画教育
-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蛇口医院)副主任检验技师陈志友:深圳市五星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