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首个竞聘当选院长杨佳勇:43岁怀揣梦想从东北来深圳
作者:黄涛 来源:圳能量:深圳见证录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25 人已围观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基本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平,但只接受省、市级医院以及知名大学附属医院的进修请求,一看到请求信上“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的“区”字,便立马否决了请求。为了打通这个进修渠道,杨佳勇与院方再三沟通,院方无奈地告知了不能接受区属医院来院进修的困境。于是,杨佳勇换了个“深圳南山医院”的印章,对方见杨佳勇态度如此诚恳,也无话可说,最终接受了“深圳南山医院”的进修请求。
进修机会来之不易。当时恰逢北京闹“非典”,一位在京进修的医生很害怕,打电话请求杨佳勇把他调回深圳,杨佳勇说:“我们是医生,是帮老百姓治病的,如果连我们都害怕疾病,那老百姓怎么办?”在杨佳勇的鼓励下,该医生继续留京进修,如今成了南山医院中层管理干部。
为了提高医院的整体急救能力,杨佳勇通过院里一位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进修了3年的医生,与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期选派南山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前往该中心学习先进的急救技术和急救理念。
2005年,杨佳勇邀请南加州大学ICU之父舒梅克教授一行8名美国资深专家学者来到深圳南山,在全市率先开始了院际间国际合作,举行了首届中美急救医学南山研讨会。如今,借助这个十多年前建立的合作关系,南山医院开创了创伤急救“南山模式”,既大幅提高了南山医院的整体创伤急救能力,也为全国其他省市医院提供了借鉴经验。
此外,南山医院还与第三军医大学医院合作,完成了5例肝脏移植手术,极大提高了南山医院的整体实力,与北京协和医院、北医大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也都有合作关系,每年都会选派医护人员前往学习。
有了人员和技术保障,医院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分科越来越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以妇产科为例,杨佳勇初来南山医院时,妇产科一个月仅收治48名产妇;分设妇科、产科、妇产科门诊后,产妇分娩量从每月200到300、400,逐月增加,随着新生儿的逐渐增多,又适时成立了新生儿科。目前南山医院新生儿科开放床位40张,NICU床位10张,南山医院的新生儿科是深圳市新生儿学科的副主委单位。
践行以人为本
救治重症患者
2003年12月11日,7岁的瘫痪女孩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瘫坐在家中的破沙发上双手呈鸡爪状,只能合拢手腕来抱起布娃娃。
患儿的病情得到了全深圳人的关注,南山医院各相关科室,倾尽全力帮助这个瘫痪女孩重新站起来。
2004年1月12日,南山医院内科、神经外科、手显微外科、骨科、中医科专家为她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进行会诊。专家们认为,她很可能是患了慢性格林巴利症和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病。2年来,南山医院为她进行了4次新技术治疗,承担全部的检査、治疗费用。现在,她已经能蹦、能跳、能爬楼了。
2006年7月19日晚上,南山医院急诊室,一对夫妇带来了他们重病的女儿,她当时因麻疹合并肺炎,出现发烧、气喘,呼吸困难伴有色素沉着的症状,当即入院,次日因病情加重转入ICU。为了不让这个花儿一样的小生命过早凋谢,在患者家属没有钱交治疗费的情况下,南山医院的儿科、呼吸科、胸外科等多个科室联手展开了长达5个月的生死大营救。
进修机会来之不易。当时恰逢北京闹“非典”,一位在京进修的医生很害怕,打电话请求杨佳勇把他调回深圳,杨佳勇说:“我们是医生,是帮老百姓治病的,如果连我们都害怕疾病,那老百姓怎么办?”在杨佳勇的鼓励下,该医生继续留京进修,如今成了南山医院中层管理干部。
为了提高医院的整体急救能力,杨佳勇通过院里一位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进修了3年的医生,与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期选派南山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前往该中心学习先进的急救技术和急救理念。
2005年,杨佳勇邀请南加州大学ICU之父舒梅克教授一行8名美国资深专家学者来到深圳南山,在全市率先开始了院际间国际合作,举行了首届中美急救医学南山研讨会。如今,借助这个十多年前建立的合作关系,南山医院开创了创伤急救“南山模式”,既大幅提高了南山医院的整体创伤急救能力,也为全国其他省市医院提供了借鉴经验。
此外,南山医院还与第三军医大学医院合作,完成了5例肝脏移植手术,极大提高了南山医院的整体实力,与北京协和医院、北医大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也都有合作关系,每年都会选派医护人员前往学习。
有了人员和技术保障,医院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分科越来越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以妇产科为例,杨佳勇初来南山医院时,妇产科一个月仅收治48名产妇;分设妇科、产科、妇产科门诊后,产妇分娩量从每月200到300、400,逐月增加,随着新生儿的逐渐增多,又适时成立了新生儿科。目前南山医院新生儿科开放床位40张,NICU床位10张,南山医院的新生儿科是深圳市新生儿学科的副主委单位。
践行以人为本
救治重症患者
2003年12月11日,7岁的瘫痪女孩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瘫坐在家中的破沙发上双手呈鸡爪状,只能合拢手腕来抱起布娃娃。
患儿的病情得到了全深圳人的关注,南山医院各相关科室,倾尽全力帮助这个瘫痪女孩重新站起来。
2004年1月12日,南山医院内科、神经外科、手显微外科、骨科、中医科专家为她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进行会诊。专家们认为,她很可能是患了慢性格林巴利症和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病。2年来,南山医院为她进行了4次新技术治疗,承担全部的检査、治疗费用。现在,她已经能蹦、能跳、能爬楼了。
2006年7月19日晚上,南山医院急诊室,一对夫妇带来了他们重病的女儿,她当时因麻疹合并肺炎,出现发烧、气喘,呼吸困难伴有色素沉着的症状,当即入院,次日因病情加重转入ICU。为了不让这个花儿一样的小生命过早凋谢,在患者家属没有钱交治疗费的情况下,南山医院的儿科、呼吸科、胸外科等多个科室联手展开了长达5个月的生死大营救。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