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的区域推进策略

作者:贾建国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7~2018年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2-12-15 人已围观

(一)构建中小学“好课程”建设的政策基础
2014年以来,市教育局通过制定一系列基础性政策,为中小学“好课程”建设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提
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1. 率先以课程体系创建驱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
2014年,深圳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以政策文件形式关注和提出“学生素养”的区域解读,通过“八大素养提升行动”落实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同时提出“四轮驱动”来予以保障和推动。所谓“四轮驱动”是指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建立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体系、建设新型育人队伍、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育人作用,其中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居于首位,发挥统率性作用,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课程改革政策导向:一是创新课程体系。中小学围绕学生综合素养构建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扩大课程选择性,提高课程实效性。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拓展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主要服务于学生能力提升;特色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主要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加强课程建设。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与综合素养培养相配套的专题化、系列化和模块化的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并明确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重点开发内容。三是优化课程实施。重点推进课堂教学多样化建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2. 基于深圳实际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政策指引
2015年,为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圳市教育局结合深圳实际,研制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主要强调:一是立足党的教育方针设计深圳课改新路径。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理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以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任务,以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抓住育人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评价与资源建设等五个环节,打造教育深圳标准、深圳质量和深圳品牌。二是坚持系统设计、重点突破与继承创新。统筹安排课程改革各环节,整合利用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各种资源;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改革;推广课程改革的典型经验与做法,支持各区、各学校、各学科教师大胆探索,创新课程改革的思路、路径与举措。三是建设具有时代特点和深圳特色的育人机制。通过进一步明确学校育人目标、学科标准与改革方案,构建与综合素养培养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成长和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和推进教与学方式深度变革,健全多元评价与办学质量网络监测体系,以及加强课程改革资源建设等行动引领学校特色、内涵发展。

3. 以战略规划统筹设计与推进课程改革创新项目
2016年,深圳市政府六届五十八次常务会议通过《深圳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深度转变教与学方式,推进发展性评价,深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着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并正式将建设中小学“好课程”纳入其中,强调围绕学生“八大素养”培养,完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体系,形成学段有机衔接、特色鲜明的课程结构;整合家庭、社会和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引进国内外好课程,面向社会遴选、委托开发一批中小学“好课程”,把深圳建
设成为全国“好课程”研发、展览、交易的中心城市。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