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的区域推进情况

作者:贾建国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7~2018年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2-12-15 人已围观

(一)中小学“好课程”的项目设计情况
1. 中小学“好课程”项目的设计基点

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不同学校所处的课程建设阶段或层次是不同的。综合各方观点来看,学校课程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强调课程要素的“单项式变革”,以推进课程要素改革为标志,在国家课程上重视教与学方式转变,在校本课程上重视门类和数量的增加,二者相对分离发挥各自育人作用;第二层次主要强调课程要素的“整体性变革”,以推进课程形态变革为标志,在国家课程上重视教学—评价的互动改革,在校本课程上重视系列化、精品化建设,二者相互对接联动发挥育人作用;第三层次主要强调课程要素的“体系化变革”,以推进课程体系构建为标志,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融合创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强调学校课程的整体性规划、全要素建设,二者相互融合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从总体上看,当前深圳中小学的课程建设整体上开始从第一个发展层次迈入第二个发展层次,少部分学校开始迈向第三个发展层次,学校越来越重视提升课程建设品质,并开始探索推进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力图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2. 中小学“好课程”项目的设计特点
基于对深圳学校课程建设发展阶段(层次)的基本判断,中小学“好课程”在不同阶段的项目设计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安排。第一阶段(2015~2016年):重在激发学校及教师的课程意识。该阶段的中小学“好课程”建设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课程遴选和委托开发,挖掘学校及社会的优质课程资源,激发学校及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及学校课程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第二阶段(2017年至今):重在提升课程建设品质。该阶段的中小学“好课程”建设主要通过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优化项目建设,提高校长及教师课程领导力,打造高水平、品牌化课程(体系),发挥学校课程整体育人能力,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辐射效应。

第二,类型设计。2015~2016年,市教育局先后两次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启动中小学“好课程”遴选、委托开发申报评审工作,共遴选500门课程、委托开发481门课程。“遴选”是指从中小学现有存量课程中评选出具有较好基础的课程,并给予一定的经费以资助相关课程负责人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优化。“委托开发”是指对优质课程设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支持课程负责人及单位进行高水平开发。2017年,面向社会启动新一轮“好课程”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共立项13个学校课程体系、7个精品课程和60个特色课程优化项目。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优化项目主要是遴选出具有较好基础的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形成具有鲜明特色、高品质的校本课程;学校课程体系优化项目主要是针对具有较好基础的学校课程体系,给予一定的经费以资助学校进行优化,使其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校课程体系。

第三,资源选择。为提升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好课程”项目在课程资源建设上不再仅仅依靠教育系统内部,而是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面向社会组织开展中小学“好课程”遴选和委托开发工作—由政府出资,建立购买和奖励机制,将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各类企业、各社会部门的优质课程资源都纳入我市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库。截至目前,在1000余门中小学“好课程”中委托社会机构的课程达到近200门,占课程总数的20%左右。

第四,建设方式。“好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停留在申报评选上,更主要的是遴选课程优化、委托课程开发和课程推广应用等活动。为此,市教育局、教科院启动了遴选确定的中小学“好课程”优化工作和委托的中小学“好课程”开发工作。同时,对通过验收的“好课程”,组织各种主题的“好课程”专题现场会、巡回宣讲会或展示会进行推广;对推广应用过程中受到师生广泛好评的课程,给予课程负责人及所在单位相应的表彰奖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