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物遗迹 > 古代遗址 古代遗址

扫码关注

南头古城育婴堂

作者:周保民 来源:《千年古郡:南头古城》 责任编辑:Kysia 2022-03-17 人已围观

基督教传入深港地区的时间,有史可考的是在 清代末年,鸦片战争之后。1841 年 4 月 22 日,罗马教廷传信部颁令香港成为一个“宗座监牧区”。1847 年,瑞士巴色会派韩山文(中文名)来到中国,他首 先抵达香港,习客家语言,后来到深圳客家人聚居地等地方开始传教,并向当地民众赠送历书、望远镜、 寒暑表、指南针等物。

在基督教传入的时代,西学东渐。1862 年,意大利天主教和神父(米兰外方传教会会士)与梁子馨神父一起,在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夫・尼格里教授的协助下,对新安县全境进行实地勘测,花费两年时间,在 一张旧羊皮上绘制出新安全境图。这是深圳地区历史上第一幅以西学测绘为基础的新安县地图,地图上每个地名都用中英双语标注,并有详细的以等高线标注的地形信息。

1870 年,来自意大利的嘉乐神父在南头古城内主持兴建南头天主堂,并开一间孤儿院。据相关资料记载,由于南头古城有嫁女陪嫁过重的习俗,因此古城内穷苦人家有弃女婴的陋习。

1905 年,嘉诺撒仁爱女修会将原孤儿院进行扩建,把天主堂扩办为“育婴堂”,因清末战乱,天主堂和育婴堂遭到损害,故由香港教区出资维修,至 1913 年完成。育婴堂占地 1359.4 平方米,建筑面积621.8 平方米,为两层高砖木结构;有大门和小门各一,大门是长方形,顶上两边有三条竖线花纹,两侧各一根圆柱,大门内是一条尖顶长廊,长廊两侧是花团锦簇的庭院,各有一棵十几米高的棕榈树,据说是建教堂时所种,至今仍枝叶繁茂。楼正门顶有十字标志,周围饰有花纹。圣堂门额碑文分别用意大利文和广府方言阴刻“马豆第十八章第五节”经文:

但凡因我嘅名招接一个噉样嘅细伩仔,即係招接我。— 耶稣嘅言
(无论谁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个这样的小孩,就是收留我。 — 《圣经・马太福音》18∶5)

育婴堂不仅承担着保育弃婴的功能,还负责婴儿长大后的文化学习和生活、谋生技能的培训,到 1920 年又专门增设中文学校。甚至当这些孩子长大后,还通过教友为她们寻找人生的另一半。20 世纪 90 年代, 南山文物部门征集文物时,在南海发现一块同时期石碑,碑文亦为“育婴堂”。由此可见,当时传教士所建育婴堂并非南头一家,也说明弃婴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圣堂门额碑文

1941 年,日军占领南头,南头古城育婴堂内修女全部撤回香港,院内一切家具搬迁至粉岭,南头育婴堂遂告结束。抗日战争胜利后,育婴堂曾作为宝安县国民政府县党部,后成为宝安民众教育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育婴堂初为军队仓库,再为第一届中共宝安县委会所在地。1953 年,宝安县委、县政府由南头古城迁往深圳镇,此后育婴堂先后作为南头医院和南头小学,于 1989 年 7 月归还教会。

1984 年 9 月 6 日,育婴堂被列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