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曹峻:人生的攀登者

作者:蔡爱玲、王可佳 来源:北大人在深圳·第一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6-16 人已围观

走到世界“尽头”
 
在曹峻的前半生里,攀登过近30座雪峰。在攀登珠峰之前,他在新疆登山滑雪时不慎扭伤了右膝,前叉韧带断裂。但曹峻果断选择了韧带重建手术,从卧床到一步步可以正常行走,再到慢跑、游泳、徒步、越野,他在半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康复。
 
攀登珠峰是曹峻登山生涯中的重要一笔,回忆起登峰的过程时,曹峻如数家珍。珠峰大本营是5200米,到6500米是个前进营,登山者的给养是由牦牛驮到6500米,而从6500米往上则需要靠登山者自己负重15公斤前行,从7790米需要吸氧,8000米的地方溶氧量大气压只有海平面的30%,负重增加。因为海拔高气压低,对气候环境需要缓慢、台阶式地进行适应。曹峻一行人到拉萨3600米处适应一周、定日县适应三天、大本营适应一周、前进营适应十天,一直这样休整、前进,波浪式前进,从而使得身体适应低压低氧环境。而在抵达珠穆朗玛峰峰顶时,曹峻说道,那种景象仿佛是在另一个星球上,8000多米的平流层是飞机才会飞到的高度,云都在脚下。8000多米的地方是平流层,往下俯视会清晰地看到脚下的全景。当他抬眼看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那是好几个礼拜以前他还在的位置,他是一点点挪上来挪到这个位置,一点一点……没有人生而伟大,但登顶时刻见证攀登过程的伟大。
 

▲2013年登顶珠峰
 

▲2010年在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顶
 

▲2017年深圳新年马拉松
 
地球的三个极点——珠峰峰顶、南极和北极,曹峻都用他的脚步去丈量过,在这过程中他体会和忍耐着孤独。曹峻解决这种孤独的方法是判断路线,先锁定方向,把大目标分为小目标,把长期的目标细化,形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然后实践每一个目标。这个在登山时候养成的习惯贯穿到曹峻的生活中,他会花时间来评估每天的目标和状态,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
 
30年的登山生涯,他也从昔日雏鹰,成长为一只“老鹰”,正衔着薪火相传的火种,带领更多小鹰们,飞向新的山巅。当谈及对年轻师弟师妹的建议时,曹峻着重强调年轻时候就应该有运动的习惯。在你年轻时将一项体育运动作为爱好,持之以恒,好处在于这项运动不仅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健康,也可帮助你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
 
2018年,北京大学将迎来120周年生日。山鹰社将攀登珠峰来纪念北大120周年华诞。为了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山鹰社已于2017年春季完成珠峰北坳徒步,并在秋季完成了攀登卓奥友峰,预计2018年5月中旬登顶。“北大的学生实际上是非常活跃的,非常有个性,登山可能也是一种个性的释放。”曹峻说道,“但与此同时学生社团的管理又是非常有序有纪律的,北大人的个性和自我管理的理性,是奉献给母校的最好的礼物。”
 
雄鹰有矫健强劲的双翼,可以不受羁绊地自由翱翔于天际,浩瀚的天地,变幻的风云,在它的眼底一览无遗;它飞翔于天地风云之间,自然有说不出的力量和勇气。在这样雄壮广阔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鹰,是明知有危险,也一定要去尝试、去探险的。因为与生俱来的使命,因为对登山真正的热爱,在山鹰和伟大的登山者心中,是没有懦弱、没有屈服、没有胆怯、没有放弃的,于他们而言,挑战是一种本性,探险是一种享受。这就是曹峻,鹰击长空,踏浪凌波,一直在人生的道路上攀登前行。
 
【祝福北大120周年】
 
我上学的时候,北大的学生都有非常强的民族使命感,觉得做什么事情我都应该是冲到最前面,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民族富强的使命感非常强。我觉得北大的120周年,其实是我们民族从动荡走向复苏、富强的过程,所以北大应该当仁不让地去承担复兴中华这一民族使命。而对于我们学生而言,也应该要有这样一种使命感和一种责任心,要发挥当仁不让的精神。我希望这120周年,是北大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的一种承诺或者是一种宣誓。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