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张丽丽:坚持不懈打造中国存储品牌

作者: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来源:深圳创业故事3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11-29 人已围观

2022年10月31日,“双11”拉开序幕,作为国内最大的内存模组厂商,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嘉合劲威”)携旗下品牌在大促伊始就迎来“开门红”:京东电脑数码内存单品销量榜排行第一,仅两小时订单破万套。
 
如今的嘉合劲威及旗下品牌已经凭借过硬的品质与实力成为存储领域闪耀的明星,但鲜有人知的是,其创始人张丽丽女士曾经是沈阳一家计算机公司的普通销售员,2007年随南下潮流到了深圳,从华强北练摊,到开公司建工厂,再到如今的国际化企业运作,这是一位草根创业者十多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平凡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嘉合劲威如何铸就中国知名存储品牌的不平凡的故事。
 
东北籍销售员到华强北练摊
 
2007年,一位20岁出头的东北姑娘在深圳的赛格广场二楼新开了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档口,这个摊主就是张丽丽。
 
就在一年前,她还是沈阳一家计算机公司的普通销售员,工作任务是向电脑用户销售防火墙系列产品。每天,她除了要打100多个推销电话,还要上门拜访有潜在购买意向的客户,跑得勤,“闭门羹”吃得不少,即便如此也没能磨灭她的热情,凭着这股拼劲和乐观的性格,她的销售渐渐有了起色。
 
“我喜欢观察,在销售防火墙产品过程中,我发现电脑用户对数据安全非常关注。那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呢?除了防火墙,还有存储类产品,我想肯定大有市场。”张丽丽回忆道,“我曾在深圳出差时到过华强北,那里是中国乃至国际有名的电脑及周边配件的集散地,一派繁华忙碌的景象,当时我就想到深圳来闯一闯,看看有没有机会销售存储类产品。”
 
说干就干,张丽丽在华强北租了个摊位之后,最初是给东北的老客户找货、发货,主要是代采购主板、CPU(中央处理器)、显卡、机械硬盘、内存条等,找货、比货、卖货,忙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慢慢地,她敏锐地捕捉到,相比CPU和主板,客户对内存条的更换频率更快,她进而判断内存产品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她毅然决定把业务重心放在内存产品领域,并代理销售金士顿等国外厂商的内存产品。谁也没有料到,正是当时这个发现与决定,悄悄地铺垫了一个国产存储品牌的诞生之路。
 
从代理洋品牌转为铸就民族品牌
 
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信息和数据处理的爆发式增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乃至国家层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庞大的市场需求和重要战略价值已日益凸显,尤其信息存储和数据处理的安全与稳定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存储行业国产化迫在眉睫。
 
张丽丽早期代理国外厂商的内存品牌时发现,由于主料货源和定价权在洋品牌手中,且受外部环境影响而价格波动很大,她萌生了自研自产自销的想法。这在当时,显然太大胆了,因为要自己研制内存产品,不仅资金压力极大,其技术的门槛也特别高。她曾参观过金士顿的工厂,不论是生产工艺还是生产流程,都是金士顿总部派工程师给东莞工厂提供技术支持,尤其是前端的测试环节难度极大,甚至当时国内除台湾外都没有专门从事相关测试的软件开发厂商。但是国产存储要想走出自己的路,就必须攻克面前所有的不可能,她的想法得到丈夫陈晖的支持。陈晖与存储产品打交道10多年,有不少存储领域的朋友和资源。于是在2009年,他们尝试把内存颗粒外发给台湾厂家进行测试,测试回来在深圳工厂完成成品组装与销售。因为外发测试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往来物流周期较长,造成交期、价格波动较大,当时的客户体验和服务都做得不够好。

“我当时一心想做自主品牌的内存条,可由于初创的国产品牌没有名气,客户信任度不够,造成存货一大堆,经营上遇到很大阻力。”张丽丽坦率地说,“陈晖带领研发团队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研究,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试软件,最终解决了前端测试的难题,我们就可以自行完成芯片测试,不用外发了。测试效率、产品品质、交付周期也有了保证,自有品牌‘光威’内存条就逐渐在业内打响了名气。”
 
2012年8月,张丽丽注册成立的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存储芯片测试、存储芯片及模组方案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体,分别打造了“光威”(GLOWAY)、“阿斯加特”(ASGARD)和“神可”(SINKER)三大自有品牌。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