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1949—1979年,罗湖桥:留下太多足迹
作者:蒋荣耀 、南兆旭 来源:《岁月山河:百年深圳历史影像纪》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06 人已围观
三
罗湖桥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的“鼻孔”,很长时间偌大的中国内地只用这座与香港相连的小桥,维系着与西方世界的沟通。
其实,也可以把它形容为中国的“眼睛”,它看到了特殊时代里无数极富意味的历史画面。
它见证了一天来往不过50人的20世纪50年代,那时为防止敌特渗透,从中国内地去往香港开始严格限制人数。
它也见证了一天来往超过50万人的时候,那是国门打开之后的常态。
它看到过很多大人物:彭德怀、贺龙、聂荣臻等国家领导曾先后到桥头视察。
1954年4月8日,一位穿着花衬衫、肩挎画夹子的“画家”趁桥头驻守的港英警察不备,跑过罗湖桥进入深圳的地界。他叫戚烈云,为中国体育创造了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
1955年10月8日,一位中年男子一手牵着6岁的儿子,一手提着一把吉他走上了罗湖桥头。他叫钱学森,就是后来成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的著名科学家。
…………
它也看到过很多小人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许多香港人节日返乡,扛着笨重的行李过桥,将米、面粉、油……送给在桥头等待的亲人。一位返港居民回忆,每次回乡,无论天气冷暖,他都穿着好多套新衣服,穿着新鞋子;离开的时候,把身上的新衣服、新鞋子都留下,只穿着破衣烂衫光脚回香港。
20世纪70年代,每天从罗湖桥上入境的许多香港人,都拎着大包小包,送给车站外焦急等待的亲人……
四
罗湖桥见证了国门如何打开。
1971年4月10日上午10点,金发碧眼的斯廷霍文走上罗湖桥,接着,一个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用了18分钟全部走上罗湖桥。桥的北端迎接他们的还有一幅写有“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红色标语。
1978年,一位在台湾学习汉语的年轻美国人和父母一道经香港去广州旅行,在踏上深圳土地的那一刻,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拍下了一组关于罗湖桥的照片。
他叫葛大为(DavidGleit),在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不久后,就迫不及待到了中国。
笔者在Flickr(雅虎旗下图片分享网站)上曾看过葛大为拍摄的一组罗湖桥照片,于是给他发了一封英文邮件,问他为什么还会完整保留罗湖桥的系列照片,他是否还记得踏进中国内地的第一印象。
葛大为回复说:“1978年,我的父母带着我的哥哥和我一起来中国,这趟旅行既让我们期待,也让我们忐忑不安……我们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小小的罗湖桥。对,小小的,那就是我的第一印象。”
他还说,记得父亲在罗湖火车站外照相时使劲咬着自己的嘴唇,“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无法相信真的已经来到了中国的土地上”。
葛大为在罗湖桥上拍下照片不久,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罗湖桥进入了中国内地,他们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的地方很多就是罗湖桥。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