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富国强兵,轮船招商局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2 人已围观


1952年,华润公司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为中央贸易部(今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并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今天的华润集团俨然是个产业巨无霸,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六大领域,下设25个业务单元,两家直属机构,实体企业3077家,在职员工37.5万人。截至2022年底,总资产规模高达2.3万亿元人民币,实现营业收入818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42亿元人民币,位列当年《财富》世界500强第70位。华润集团旗下的著名品牌有雪花啤酒、三九药业、太平洋咖啡、东阿阿胶、江中、华润电力、华润燃气……
 
但强悍如华润集团,其历史底蕴之深厚、其传奇色彩之斑斓,仍然不及招商局。
 
因为招商局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缩影”,人称“百年招商局,半部近代史”。
 
1872年,紫禁城。一场洋务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激辩正在朝堂上演。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860年代,洋务运动初起之际,鉴于“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的判断,出于稳固海疆计,整理水师、设局造船成为早期洋务派领袖们的目标。被英国的战列舰当头棒喝的清廷也称此举“所见远大”,破例动用闽海关四成结款资助。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重臣创立了金陵机器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1869年,洋务派顶着压力,终于造出第一艘军舰“万年清号”,朝廷很满意,也暂时堵住了守旧派的刁难。但仅仅过了一年,1870年第三艘新船下水时,原本与洋务派同声共气的清廷突然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转而暗戳戳地支持起了守旧派。
 
究其根本,清廷突然变脸无非一个钱字:随着新舰陆续下水、编列成军,朝廷突然发现,造舰是一个财政无底洞,所费比预想中多太多,才知道一艘战舰造好后,还要投入巨量的维护和给养费用。原计划五年拨款不超过300万两造船16艘,但造出第六艘船时,经费就已超支340万两。雄心勃勃的“设局造船”计划陷入了成船日多,经费动用更巨的弱国强军必然遭遇的怪圈。
 
1870年,为缓解朝廷拨款压力,福州船政局只得将其第二艘轮船拨给相对富庶的浙江省使用,经费由后者承担。
 
闽、沪船厂的困境给了反对派以口实。1872年,内阁学士宋晋上书清廷关闭闽、沪船厂,称其“名为远谋,实同虚耗”。此人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以“懂经济”著称于世,他的“重炮”进攻火力足够凶猛。宋晋说,造船本就是为了对付洋人,但如今跟洋人握手言和了,造船还有必要吗?而且,就算船造出来了,也无法比洋船厉害,打起来能保证胜利吗?时任福州船政局主管沈葆桢愤怒地反驳道:西洋人造船有百十年经验,中国人造船只有数年,当然技不如人,但学生可虚心向老师学习,难道学生不如老师,就干脆不学了?
 
也是在这场朝堂辩论中,胸怀一腔自强救国热血的洋务派主将李鸿章,吐出了那番广为人知的肺腑之言:“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制外。”
 
忧愤之余,晚清“柱石之臣”李鸿章也深切地意识到了,洋务运动如果一直单纯地停留在“自强”、靠朝廷拨款创办纯输血性质的官办军事工业,终归要走向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末路。为今之计,只能放下官架子,动员全社会,借用股份制,创办能自我造血的民营企业以“求富”,假以时日,达至自强求富的终极目标。
 
1872年6月2日,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陈述以轮船招商筹办新式轮船运输业之利,“使洋人不得专利于中国”。17日,总理衙门批复:“遴谕有心时事之员,妥实筹维。”20日,李鸿章再度上书总理衙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坚决反对裁撤闽、沪船厂,强调“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船之费万不可省”,否则“国无兴立,终不得强矣”。另外,如果两船厂“苟或停止,则前功尽弃,后效难图,而所费之项,转为虚糜,不独贻笑外人,亦且浸长寇志”。在李鸿章力陈利害之下,8月2日,总理衙门奏准清廷:船政不停,由李鸿章、沈葆桢妥筹办理。
 
李鸿章的“妥筹办理”,就是创办轮船招商局。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