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风雨过后,彩虹将至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临终前两日,伍廷芳在与来访的美国记者艾德娜·李·布克(中文名宝爱莲)的谈话中,仍以断断续续的话语表达对共和制度的挚信:“请告诉我在美国的朋友们,对中华民国还是要抱长远的眼光,不能操之过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路多艰,因为万事开头难,但宪政终究会胜利,中国也必将走向真正的共和,而非徒具共和之名。这可能非一朝一夕能见效,但最终一定能够实现。一军之将或可败,但一个发展进步中的正确思想,则永远不败。军阀分子永远不可能廓清共和国之父孙中山的理论。孙博士的思想必将长存。”
 
华人领袖真正取得政治地位,则要到伍廷芳担任太平绅士48年后的1926年。这一年,迫于“省港大罢工”爆发后香港华人反抗港英当局情绪的高涨,港英政府行政局首次设立了华人非官守议员席位。当年,1874年第三批留美幼童、东亚银行创始人之一的周寿臣成为香港行政局首位华人非官守议员,并获封为英国爵士。今天香港岛南区的寿臣山及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皆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1860年代到19世纪末,作为转口贸易自由港的香港发展平平。最直观的表现是人口增长缓慢:1860年代初已超过10万,1890年代初才突破20万关口。
 
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仿佛钻进了一座弥漫着浓浓血腥味的黑暗森林。新老列强侵略、瓜分中国,流血;有志之士试图改良,流血;革命党以香港为基地在东南沿海频频发动起义,流血;好不容易推翻清朝,民国新元,结果又是连绵不绝的军阀混战、南北对峙,还是流血。内地战火纷飞、血流不止,导致入港避难的华人与日俱增。1901年,香港总人口超过28.3万人,到1926年,猛增至71万之众,平均每5年增加8万人左右。
 
中国经济社会的大模样是一幅以东南沿海为弦、长江为弓的“狩猎图”。作为中国经济“箭头”的上海得天独厚,民族工商业蓬勃发展,一跃而为人口超过300万的“东方明珠”。
 
背靠祖国的香港转口贸易也水涨船高。1936年时,香港总人口接近100万。维港两岸,现代城市天际线雏形已现,一个海陆空铁联动的国际航运枢纽初见端倪。但与上海相比,无论是经济体量、城市规模,还是辐射力、影响力,都还不是一个量级。此时的上海滩已是举足轻重的亚洲大都会,工商、文化和金融中心;而香港的定位依然只是“对华贸易中心港、远东地区的转口贸易港”,一个跨海港分布的中小型城市。
 
这个时期,香港的身份标签主调仍是“港”,而非“城”。
 
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后,香港作为大中华地区“汪洋中的一条船”,被内地民众尤其是东南沿海士绅、工商人士视为最后的“诺亚方舟”。当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战罢,“东方明珠”沦陷,在上海的中外资本大量流入香港,占当时香港总资产的一半以上。伴随着资本流入的,还有各界知名人士和大量企业经营人才,后来纵横香港商界的以董浩云、邵逸夫等为首的“宁波帮”,就是在这一时期从上海滩转道香港岛的。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