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
豪杰胜迹在 古堡沐余晖: 元勋旧址
作者:张一兵 来源:《深圳风物志:传统建筑卷》 责任编辑:yezi 2023-06-20 人已围观
古迹概述
元勋旧址又称笋岗老围,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笋岗村,建于明代早期,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笋岗何氏为纪念其祖先岭南名贤何真在此发迹而建造的。
何真(1322~1388),东莞员头山村人。元时与王成争雄逃难至当时的东莞笋岗,并在此发迹。元末明初,何真举岭南义旗归明,功封东莞伯。何真带其母亲及二子、五子定居于此,开基辟地,名为笋岗村,意指子孙后代会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越发越多。其四世孙何云霖为纪念高祖父何真,在此地建成当时流行的带四座凸角楼的村围,还绕围挖有护壕,称元勋旧址。
建筑特点
元勋旧址是典型的广府围村建筑,民居多用青砖垒筑,前有门楼,后有神厅,无月池和禾坪,外围原有护河,四角有两层的角楼。围墙内以巷道隔为若干横排,每一横排又分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一般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罩式大门,天井的一侧或两侧有廊房(作厨房、厕所),正房一般为三开间的一层或两层,底层明间一般一隔为二,后部建有何氏宗祠,东侧有天后宫。
角楼间以城墙连接,城墙由青砖砌成,城墙宽1.2米,高5米,城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68米,进深63.5米,有三条纵巷,六条横巷,三眼水井和140多间民居。
整座围屋建筑雄伟壮观,南面大门外墙用红粉石砌成,门额石匾刻有“元勋旧址”四个大字。
目前元勋旧址外兴建了围栏,防止外墙再遭破坏。
元勋旧址的现存排屋与周屋有先后兴建的关系。经考古发掘得知,围内排屋的建造时间要明显早于周屋,前者的基址大约建造于晚明,后者基址均为清中期以后。说明周屋的前身是倚庐,其升格为周屋要在清中期以后。周墙的基址分两层,下层属于明中期,上层属于明晚期,与排屋基址的年代特征吻合。
据村民自述,“元勋旧址”在建设之初是用“田泥”填平了一大片斜坡地而形成的地基,里面最初只有少量临时性住房;到明后期曾经推倒围墙的上部和墙内少量的临时性住屋,规划并建造了新的墙体和带有小天井院的排屋。因此“元勋旧址”现有排屋基址也只是明末的规划,要大大晚于外围墙的始建时间。
可见,“元勋旧址”这一类围村一般在最初建设时并不是作为日常居住生活空间而设计的,而是作为躲避战乱的防御性的临时居所,因此始建时只有围墙和水井,围内的房屋并非与围墙同期,以至于后来所建排屋与倚庐不得不躲开原有水井的位置。
古迹漫谈
1. 独特的民居:单开间门厅主屋二水归堂式排屋
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元勋旧址”围内的排屋皆为“二水归堂”天井院组成,而这种“二水归堂”排屋是“宝安类型”民居住宅中最主要的具有地方性特征的形制之一,只是尺度、规格要小于围外“排屋村”“散屋村”中的同类住宅。
此类排屋的基本特征是由单开间门厅连接主屋为一个基本单元,横向连排,有三间为一排的,有四间、五间到七间、八间为一排的。由于一般来说始建于明代以前的村庄,如福田区的中心围,宝安区沙井上星老围、新二村老围,都是以三间为一排的排屋为主,所以我们推断四间以上为一排的大概年代比较晚一些。所谓“二水归堂”是借用一个常识性的术语“四水归堂”来为这种特殊结构拟定的名称,指的是这种住宅样式每个单元都是由主屋和门厅两部分组成,主屋前坡水向下落至门厅的单坡水上,门厅在前面只有一个门罩,本地术语称“门笠头”,“门笠头”上面是墙帽,进门后只有向主屋方向的单坡水,在距离主屋约八十厘米的地方截止,与主屋之间形成一个小天井,地上早期用红砂岩、厚青砖,晚期用花岗岩,砌出天井聚水池,以示聚敛财富。这样就形成了主屋加门厅两坡水的“二水”,流向中间的小天井谓之“归堂”。这样的单开间向左右两边排列就形成“二水归堂”排屋,一般来说“三间排屋”是比较基础的规格和形制,而到了清代晚期则又发展出大量四间以上的多间排屋。与“二水归堂”配套的,是“飞带式垂脊硬山墙”,盖筒瓦、底板瓦。在与客家方言区交错接壤的文化混交区,近代以来又出现了盖板瓦、底板瓦的广客融合式瓦面。
凡是历史悠久的城市或者地区,一定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现象与传承。这种“二水归堂”的样式是非常独特的,在中国的汉族地区中大概只存在于广东的深圳、香港和东莞的一部分地域。通过我们自己的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和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检索,尚未发现这种样式在其他的地区存在。因为深圳、香港和东莞的一部分地域在古代都属于宝安县,所以我们将这种民居样式归类为广府系统的“宝安类型”。同时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真正具有深圳特色的住宅建筑就是这种宝安类型“二水归堂排屋”。它在深圳主要分布于广九铁路以西讲围头话的广府地区,是广府建筑文化的一个边缘片区。
二水归堂单元的解剖
2. 二水归管
清代以后,一部分“二水归堂”民居建筑的“堂”逐渐拥塞,于是广府围头人将二水归堂居住建筑的门厅屋顶下檐口接上一段木槽或铁槽,将雨水导入两侧新建的陶制下水管内,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让雨水直接落入天井水池,这时的二水归堂只剩下了一个形制,而实际的走水方式已经是二坡水汇聚到下檐口水槽并横向流入主屋门外墙角的陶水管,再进入地下的暗渠,排出前门,汇入排屋前方墙脚下的明渠排出。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排水的住宅结构,称为“二水归管”,是二水归堂住宅结构的次生样式。
3. 二水归槽
清初迁海复界后,原住民即本地讲白话的广府人大部分没有迁回来,政府就大力招募北方山区的客家人前来垦荒。客家人康熙以后进入深圳地区开荒,一部分自己新建房屋,另一部分则大量地继承使用或者利用改造原有广府人留下来的屋宇住宅建筑。
不过,广府人的住宅建筑在康熙元年经过官军的破坏、拆毁,虽然有时是象征性的,又经过了八年的荒废,损毁相当严重,所以一般客家人利用广府人的二水归堂建筑,首先要维修的就是门厅的瓦顶,而原有的二水归堂结构复杂,将其简化的最好方法大概就是把腐烂的檐口接上一段椽板,直接顶到主屋的墙上,再做一个木槽或石槽,形成天沟,将雨水导入两侧新建的陶制下水管内,或直接导出侧墙,用鲤鱼等造型的排水口将雨水排出,直接落入侧墙脚下的明渠。
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排水的住宅结构,称为“二水归槽”,是二水归堂住宅结构的衍生样式,也往往就是晚期的样式,创造和使用者大部分都是康熙以后迁来的客家人。不过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客家人口在宝安地区逐渐取得优势,他们发展创造出来的“二水归槽”建筑样式为当时本地的许多工匠所熟悉,因此也有一部分广府人晚期的住宅也使用了“二水归槽”的结构样式。
以元勋旧址为典型代表的广府围村有着以下这些重要的共同点:
1.主人都是讲广府方言系统围头话的广府人;
2.围屋的周围都是围墙,即“周墙式”;
3. 都只在正面开一门;
4. 都有中巷,只是有的居中,有的稍偏;
5. 围内房屋都是与中巷垂直的排屋,且都存有贯通前后左右的纵巷和横巷;
6. 围内排屋原来都由单间二水归堂门斗院联排而成,后代大多改为平排或枓廊排,但往往还可见到二水归堂门斗院的遗迹;
7. 原来都有位于中巷底部的神厅,现在或存或废;
8. 原来高于围墙和屋宇的哨楼或角楼,现在或存或废。
在深圳东北地区,广府围村似乎是少数,但在深圳其他地区却是一种传统的主流类型,元勋旧址是深圳现存最古老的广府系统宝安型寨堡式围村典型建筑,1988 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即公布它为文物保护单位。
很赞哦! ( )
上一篇:上梅林有座护村济贫的龙母宫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