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

扫码关注

吉坑世居

作者:深圳百科 来源:深圳百科 责任编辑:chen 2024-02-26 人已围观

类别名称:纪念地旅游景点 纪念地

地名代码:44030700925110000001
 
地理位置:吉坑世居位于坪地街道六联社区吉坑居民小组,地处长深高速与深圳外环高速交会处,南接吉坑路,西邻黄沙河左支流。

地名概况

吉坑世居为客家围屋。建筑南偏西45度,前有月池、禾坪。通面阔98米,进深46米。结构呈三堂、二横、一围、四角楼、一望楼的城堡式格局。总占地面积737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690平方米。望楼高两层,两边有封火墙,围屋为夯土围墙,高5米,石、砖木结构。尖山式灰瓦顶,船形屋脊,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四角楼客家围屋。现整体保存较好。
 
围屋正面开一大门,门额阳刻“吉坑世居”,一进有倒座天街,角楼高三层。门楼船形脊,上雕饰精细。大门内牌坊背面石刻“惟善是宝”四字。三堂面阔均为三间。前堂进深6.4米,中堂进深8.6米。后设屏风门,门额匾题“雍和堂,武监生萧润邦庠生煌昭建立。道光甲申年造”字样。船形脊,硬山,穿斗式梁架。后堂进深7.6米。船形脊,脊檩下枋木有浮雕,并题吉祥语“富贵长命”,神龛对联为“由揭阳迁归邑百世流芳思祖德,居泮浪建吉坑四坤胎裔念宗功”。神位题“萧氏堂上始高曾祖考妣神位”。堂横屋和围屋二层,由斗廊式(一厅、二房、一天井、二廊)单元房组成。四角有角楼,高三层,单檐歇山顶,上部开竖向长方形枪孔,下部开葫芦形枪孔。后围外侧墙有葫芦形枪孔。围西北角有古井一口,小砖圈砌井壁,现已经废弃。
 
  从空中俯瞰吉坑世居。

吉坑世居建筑的船形屋脊。

地名沿革

清道光年间始建,道光四年(1824)建成。因位于吉坑村,是萧氏家族聚居场所,故名。名称沿用至今。
 
吉坑世居正门。

保护级别

吉坑世居为古建筑。2012年5月15日由龙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意义

据坪地籍萧氏族谱记载,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萧氏先祖萧祖任(后人称耀先公)兄弟三人偶然赶鸭经过惠阳和龙岗交界的荒地,发现这里毗邻丁山河,水草丰美,决定落户于此。后人先后建起香元新屋等20多个自然村,享有“坪地一杆萧”之称。明清时期陆续在坪地安家落户以后,萧姓家族便开枝散叶,族人遍布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地。目前在坪地生活着8000多名萧氏族人,生活在港澳地区的坪地萧氏族人也超过1万人,仅马来西亚知知港一地就生活着1万多名坪地萧氏乡亲,知知港也被称为“马来西亚的坪地”。
 
客家的建筑一般有四种类型:围龙屋、围堡、土墙围和排屋。吉坑世居属于“围堡”。古代归善县(即今天的惠州大部分、龙岗区东部、大鹏新区坝光和坪山区)的围堡是一种围合式住居建筑组群,其基本形制是前面有半圆形的池塘,塘边有禾坪;禾坪后是四角有炮楼的围堡。吉坑世居由坪地萧氏四世祖文藻公于清朝道光年间始建。当时文藻公经商有道,地广粮多,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为萧氏后人的生存发展,文藻公斥巨资建造吉坑世居,历时数十年,直到他去世后才建好。文藻公第五子瑛生公携其四子乔迁至吉坑世居。
 
坪地的萧氏各族几乎都建有客家围屋。吉坑世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结构、石刻、木雕、彩绘艺术精湛,是客家建筑中的代表。整个吉坑世居的生活区有50多间房屋,可供100多人居住。
 
雍和堂是吉坑萧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2012年,为了修缮濒临崩塌的吉坑祠堂,在龙岗坪地萧氏宗亲联谊会的呼吁下,海内外的萧氏族人和热心企业、市民共捐资100多万元,历时一年将吉坑祠堂修缮一新。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坪地农民“洗脚上田”,大多数人已经迁入楼房,老围屋也因年久失修,不适宜居住,但是这些围屋承载了族姓、等级、信仰、风俗、时代等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14年,龙岗区政府启动了吉坑世居修缮工程。2017年1月通过了施工设计方案。2019年8月,经龙岗区文体旅游局批准,吉坑世居整体修缮工程正式施工。
 
吉坑世居建筑四角有角楼,高三层,单檐歇山顶。上部开竖向长方形枪孔,下部开葫芦形枪孔,后围外侧墙有葫芦形枪孔。

参考资料: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 深圳市龙岗区地名志[M]. 深圳:深圳出版社,2023.

很赞哦! ( )

上一篇:梅冈世居

下一篇:南岭围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