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近水楼台,相逢有期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10月,广东省外贸局发布通知,同意宝安、珠海、东莞等县、市的外贸单位,依托地缘优势和生产基础,会同当地计划和工业部门,直接办理对港澳地区的加工装配业务。
 
在一股股政策春风的吹拂下,从1978年第四季度开始,近水楼台的深圳地区各种类型的“三来一补”工厂遍地开花。当年深圳市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经验交流会议文件之一《引进外资开展对外加工装配情况总结(一九七九年一至九月份)》的材料这样写道:“……今年九月止,全市已签合同一百一十五宗,其中工业七十六宗,农牧渔二十宗,商业十一宗,建材五宗,旅游三宗。外商投资总额一亿五千多万元港币。现已办厂、办企业、事业有九十个单位,生产工人有四千三百四十二人……”
 
1979年9月,国务院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进一步规范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三来一补”在国家层面上的合法性得到进一步确认。该《办法》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加强领导,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把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更多更好地开展起来。
 
1984年、1992年邓小平两次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按下快进键之后,深圳引进“三来一补”企业的步伐更是一日千里。到1994年,“三来一补”在深圳的发展达到顶峰阶段。当年,深圳共有“三来一补”企业近8000家,占广东省的1/3,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48%,出口总额、就业人数、工缴费结汇均占全省的40%左右,吸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创造了全市一半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
 
1990年代中期深圳“二次创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来一补”工厂公司化、本地化,向“三资”企业转型,或者被本地企业整体收购,最终熔铸成了深圳先进制造业的坚固底盘。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掠过20世纪初叶上海至香港的漫长海岸线,俯视20世纪最后20年的深圳河两岸、珠江流域,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沿着中国曲曲折折的海岸线,以香港为转折点,打了一个漂亮的“√”。
 
1950年前后,时代更替中南下的上海滩民族资本,为歧路彷徨中的香港带来了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借势腾飞的“第一桶金”。
 
1978年起,羽翼丰满的港资制造业乘风而起,成建制“南雁北归”,以“三来一补”及之后的“三资”企业,建立起了“前店后厂”的深港合作早期模式,唱响了深港合作琴瑟相和的前奏,为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深圳谱写了制造业异军突起的首章。
 
在港资滋养下,深圳、东莞、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惠州等珠江三角洲诸地市快速发展起大规模生产和装配能力,进入全球市场分工体系,市场化的“合约意识”深入人心,为日后以深圳为战略支点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成长为“世界工厂”,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奠定了基础,也为新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香港反哺祖国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内地投资,香港始终位居第一,地位从无人撼动。截至2020年,港资在内地的实际投资占全部境外直接投资的近70%。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