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鹏城将军宴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 责任编辑:Gangan 2022-01-05 人已围观

“将军宴”,是大鹏所城特有的民间宴会,在深圳市其他村镇没有见着。将军宴,不是每年或每时都可以设宴,而是相隔五年一次,一般是在祭祀为国牺牲的爱国将士英魂的时候举行的。

大鹏古城“将军宴”,追根溯源有600多年的历史。

明朝朱元璋开国后,面对东南沿海屡遭倭寇侵犯、海盗横行,为了巩固海防,在全国沿海设立“卫所要塞”。清嘉庆《新安县志·卷之七·建置略》载:“大鹏所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筑,内外砌以砖石,周围三百二十七丈六尺,高一丈八尺……”大鹏所城是全国65个“千户御所”之一,“沿海所城,大鹏为最。”

明初建立的“卫”“所”军事制度,是最基本的军事编制单位。最初的“卫”编制5600人,每卫设前、后、左、中、右5个“千户所”,千户所一般是1120人的编制。

明天顺《东莞县志》云:“卫所者,分屯设兵,控扼要害错置京省,统于都司而总隶五军都督府。五府无兵,卫所兵即其兵,屯操、城守、运粮、番贸、仿唐府兵遗意。”在深圳,除了大鹏千户御所外,还有设在南山南头古城的“东莞千户御所”。

大鹏“千户御所”实行军士屯田制度,也就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田”。所里“军士”是一种固定职业,所带家属另立军籍,是为军户,全家一旦入户即世世代代为军,若为军的长子死亡或老病,则由次子或余子顶替为军,若全家死亡或老病,则到原籍族人中找人顶替。这样的军士世袭制度,使大鹏所城居民形成世代尚武入伍的传统。这种传统直至卫所制度衰弱废除,甚至大鹏所城遭裁撤也没有改变。所以,很多大鹏城人在当地或外出当兵,立了军功当了将军回来的就多达17人,此现象至清朝中叶达到顶峰。


▲大鹏古城“将军宴”宴会场地上,摆满280多桌筵席,每席十人十二人不等,全城老百姓都来吃,外地来的人认不认识无所谓,来者是客。

据大鹏古城新近发现的《刘起龙功名碑》记载,刘起龙父亲刘仕开在清朝曾任南澳总兵,晋封正二品武显将军。刘起龙1772年生于广东新安县大鹏城,在大鹏城入伍,1803年授平海营右哨把总,以后屡立战功,曾升任虎门水师中右营中军守备,1817年调升南澳镇总兵,封振威将军,1826年升福建水师提督,道光九年(1829)冬,入见道光皇帝,备受恩宠。道光十年(1830)二月,于巡洋时殉职。道光帝“钦赐御葬”,并亲笔撰写《御祭文》,墓葬新安大鹏。

还有,赫赫有名的赖氏“三代五将”,即赖世超一家三代出了5位将军。赖世超在道光十年(1830)被晋封从二品武功将军,御赐蓝顶花翎。赖世超长子赖鹰扬在道光十八年(1838),授浙江定海镇总兵官,晋封从一品振威将军。赖世超三子赖信扬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晋封福建厦门水师提督,授正一品安鹭将军,赏红顶花翎。

赖世超长孙赖恩爵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广东水师提督,晋封从一品振威将军,道光皇帝御笔赐匾额“振威将军第”。赖世超第六孙赖恩锡在清同治年间晋升福建晋江镇台,晋封从二品武功将军,赏戴蓝翎。因此,当地有“宋代杨家将,清代赖家帮”之誉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39年9月,在钦差大臣林则徐指挥下,赖恩爵将军带领广东大鹏水师,在香港水域痛击英国侵略者船队,获穿鼻洋大捷,史称“九龙海战”,首次揭开鸦片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


▲八碟热菜、八碗小菜,是将军宴特色。

大鹏古城,至今除了保留刘起龙将军第、赖恩爵将军第外,还有李姓、杨姓等十多座将军府。在我国“将军县”“将军镇”“将军乡”,屡有听闻;但一座仅3000人的边陲小城,在中国近代史上竟然出了那么多名将,实为少见。所以,大鹏所城称之为“将军城”,当之无愧。

大鹏古城“将军宴”,顾名思义是由将军府宴请的筵席。也就是早期逢年过节或者打仗凯旋时,将军设宴款待全城将士和八方乡亲,一同欢庆而得名。“将军宴”从明清流传下来的习俗,就是喝“将军酒”,吃“将军城”的菜色。当地民谣有道:“九月九,左堂古井汲水煮军酒。”九九重阳,新稻米谷收成,加上挑来大鹏龙岩古寺“仙井”的仙泉,把糯米八蒸煮八发酵,酿成浆液金黄的大鹏客家糯米酒。此酒香甜、醇厚,大碗喝它一埕两埕绝不上脑,也不会醉人。将士们喝了几大碗“将军酒”后,仍然可以巡更、护城、出海。久而久之,这种糯米黄酒便被称为“将军酒”。

大鹏所城地处大亚湾,古城军民戍边、耕田、捕鱼样样皆能,家禽、鱼肉、蔬果自给自足。将军宴的菜色虽没有“龙肉凤肝”,可著名的东涌鲍鱼、南澳海胆、龙歧花蟹、龙歧香螺、龙歧扇贝、西涌海参等海味,捕捞易得,经过精工烹饪,菜色不凡;再加上城里百姓自养猪牛羊鸡鸭鹅,做大鹏特色菜,比如将军黄金块(烧猪肉)、长命菜(咸酸菜焖花腩)、乱棍打死牛魔王(豆角爆炒牛筋)、弹无虚发(手打墨鱼丸)、将军令(白斩鸡)、军功章(酿豆腐)和焖鹅、烧鸭等八大菜八小菜,筵席无不丰盛。吃的大米饭是鹏城人自家耕种的,用当地传统的木饭桶,在大镬大灶的柴火中蒸煮出来,香气袭人。“将军宴”果然名气不小。

赖恩爵将军第五代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博物馆主任赖继良告诉笔者,2006年2月15日,也就是在丙戌年春节期间,大鹏所城在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侨和国内各个城市工作的大鹏人,纷纷回乡省亲、祭祖。借此机会,鹏城人缅怀英烈,隆重举办民间的“千人将军宴”。

其时,鹏城大广场红旗飘扬,张灯结彩,广场入口处装点一个充气拱门,双龙戏珠的大红拱门上书“大鹏所城千人将军宴”,相当醒目和气派。广场四周飘动数十个气球,空中飞挂红幅标语,特别是宴会主场几条横额:“三代五将护国定疆清史留正气;六韬三略擅用筹边御旨赞英豪。”(此横额是咸丰六年(1856)兵部尚书赠给赖恩爵振威将军第的一副对联)、“秀一鹏山开泰运;重班凰阙迓鸿庥。”(道光皇帝御旨赖恩爵将军第对联)及“良辰美景全城均热闹流光溢彩;盛世佳节社区共欢腾歌声舞影。”气氛无比和谐、热烈。 

宴会场地上,摆满280多桌筵席,每席十人十二人不等,全城老百姓都来吃,外地来的人认不认识无所谓,来者都是客。有好些人晚到,没坐位,后来找到熟人,得到厨房里的叔伯娘婶关照,吃到了宴食。100多个厨子,忙了一整天,煮的菜都来不及供应。越是这样,好客的鹏城人越觉得喜庆,欢心,过瘾。

后来2010年和2014年两次大鹏举行纪念明清爱国将士的“太平清醮”习俗,活动到最后一天举办“千人将军宴”,笔者均前往参加,品尝了将军宴席上八大菜八小菜,吃喝得满嘴酒香,肠肥肚圆。欣赏了宴会上舞麒麟、狮子助兴和社区文艺演出。现场体验了一把将军宴席的欢乐气氛,实在是令人振奋。

小小的大鹏所城,姓氏达六七十个,无疑是古代典型的“移民城”。当年,来自天南海北的军士欢饮“将军宴”,想不到几百年沿袭至今,“新老移民”又一同进食“将军宴”,共建和谐社区,同筑中国梦。

2006年12月,包含将军宴在内的“大鹏清醮祭祀习俗”入选深圳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成为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很赞哦! ( )

上一篇:新安县

下一篇:华强北的来历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