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深圳”之名源考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9-14 人已围观

“罗溪水长鳜鱼肥,同客观潮坐石矶”“罗溪峻岭水还深,上有乔松百尺阴”。在深圳河畔人家袁渔隐的眼里,明代早期原生态的深圳河俨然一条“水长”“水还深”的大河,海潮顺着宽阔的河滩直奔上游,徐徐展现渔歌唱晚的罗溪风情。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广东通志》记载,彼时深圳河上游至深圳湾后海之间,舟楫纵横,自东向西密布麻雀岭渡、罗湖渡、黄岗渡、下埗渡、白石渡、南头渡等渡口。这些渡口各有分工,横水渡以小舟摆渡深港两岸,长河渡则供货运大船扬帆出海,远航环珠江口地区。
 
意大利传教士西蒙·佛伦特里经过四年实地勘查,于1866年绘制的《新安县全图》,是深港地区第一幅使用近代科学测绘技术绘制的地图。远比之前以抽象的山水画形式绘制的疆域图、地形图更具科学性、准确性,曾在1894年米兰地图博览会等多个欧洲展会上获奖。
 
在这份地图上,深圳河是用双线勾画法描绘的宽阔河道,并在上游的“螺湖”渡旁画了一艘单桅大帆船,示意可在此乘大帆船出珠江口。在深圳河汇入深圳湾的河口处,标注着英文“high water”(水很深),证明当时的深圳河干流深受海潮影响,涨潮时海水依然 直逼今天的深圳河三岔河口,足以靠泊单桅大帆船。
 
近现代以来,海水继续后退,农田鱼塘蚕食河滩,大小水库截断上游来水,深圳河干流慢慢变小、变浅、变缓,终成“小河弯弯”,不复旧时模样。
 
沿河北望,“深圳”的旧时模样又如何呢?
 
“圳”,是“甽”的通用规范汉字,客家语,意为“田间水沟”。依照字面意思,“深圳”就是一条深浚河沟。
 
深圳河的民间叫法曰罗溪,史志中的官方名称是滘水,但从来没有被标注在古地图上。晚于1899年才因“深圳”这个地名而得名,并出现在正式文件和地图上。
 
这条“深浚河沟”在哪里呢?
 
清康熙本《新安县志》有这么一段记载:“惠民桥,在深圳,河沟深浚,凡遇雨潦、潮涨,往来维艰;更有不知深浅,动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检廖膺宠建造石桥,名曰‘惠民’。”
 
惠民桥是今天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桥的前身,横跨的是布吉河,也被称为清水河。那时的布吉还叫“莆隔”,因两百多年后广九铁路在此设站“布吉”而改名。显然,“深圳”之“圳”,指的是深圳河的支流之一布吉河。当然,从这个因果关系来看,称深圳河为深圳的“母亲河”也名正言顺。
 
作为地名的“深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明万历元年(1573年),深港地区新设新安县,依例每隔数十年会编修一次县志。不幸的是,明万历以降至明亡的新安地方志书均已散佚。目前存世的最早记载“深圳”二字的史籍,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编修的《新安县志》。
 
清康熙本《新安县志》中三处涉及“深圳”:一是《地理志·墟市》中记有“深圳墟”;二是《兵刑志·墩堡》中记有“深圳墩台”;三是《地理志·梁》中记有“惠民桥,在深圳”。
 
“惠民桥,在深圳”的定位,明确了今天的布吉河是作为河流的“深圳”;“深圳墩台”“深圳墟”则落实了作为军事哨所和地名的“深圳”。
 
墩台是明初卫所军制下的基层哨所,每墩驻有瞭守旗军五名。清康熙本《新安县志》明确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新安营计划营造墩台21座,后实际建造12座,其中就有深圳墩台。康熙十年(1671年),深圳墩台和五通岭、大梅沙、小梅沙三座墩台被台风摧毁,后“俱改作瞭望台,每台设兵十名”。
 
清嘉庆本《新安县志·经政略四》的“汛房”一节,载有“深圳汛,把总一员”,而“墩台”一节中,则不再记“深圳墩台”,应该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深圳墩台”又升格为“深圳汛”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