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深圳”之名源考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9-14 人已围观

县志记载,当时兵员达千人的新安营“设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左、右哨千总二员,左、右哨把总四员,外委五员”。把总在明代是个正七品的中层军官,可统兵440人。而在新安营当时下设的六座汛房中,只有深圳汛配备了一名把总。三年后的清道光版《广东通志》提及深圳汛有把总一员、外委一员、防兵十名、拨兵三十名,俨然是个军事堡垒了。
 
史志以外,古地图无疑是有说服力的佐证。
 
目前能见到的最早标注出“深圳”和“深圳墟”的地图,是制作年代考证为清乾隆年间的《广东沿海图》。从图示来看,此时的“深圳墟”已颇具规模:上面画了8间房子,是图中新安县地界房子画得最多的地方。
 
目前存世的最早绘有“深圳汛”的地图,则是浙江黄岩人陈蓥绘制于清嘉庆年间的《广东通省水道图》。该地图在新安县城东醒目地标注出了“深圳汛”。清咸丰十年(1860年)绘制的《新安县水陆塘汛舆图》,对“深圳墟陆汛”和“深圳墟”的位置做了细致标注:两地被布吉河分隔,上有一座拱形桥梁相通,正是清康熙本《新安县志》中提及的“惠民桥”。结合清同治三年(1864年)《广东全图》中的标注,“深圳汛”应该坐落于今天深圳市的笔架山、银湖山一带。
 
墟,从虚,是为乡间集市。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说“粤谓野市曰虚”。时至今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乡村集市还多称“墟”。
 
在小农经济时代,从一个聚落,发展成一个有名有姓的自然村落,再进阶为辐射周边的一个墟市,其过程必然漫长。
 
“深圳墟”及其所依托的“深圳”,这个地方最早什么时候浮现在历史长河里?
清康熙本《新安县志》收录的古人文章中曾提及“深圳之名,史籍最早见于永乐八年”。可惜的是,至今为止没有人找到这本“史籍”,也就无法成为深圳“前世”的证据。
 
虽然白纸黑字的史籍记载找不到,但结合今天罗湖区老村落的形成历史,“深圳”这个地名的形成时期上溯至1410年前后的可能性很大。
 
从北宋末年至元代,战乱频仍、全国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等多种因素共振,岭南地区再一次迎来了移民大潮。深圳河两岸渐次裸露出来的肥沃“生土”成为垦殖热点。罗湖村袁氏一世祖袁彦安,就是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随着这股移民大军,在深圳河畔置田、筑室,落地生根。
 
明代实行卫所军制,与之配套的还有军、民、商三结合的屯田制度,东莞守御千户所在今天深圳市罗湖区蔡屋围一带设有月岗屯。随着田亩拓垦的日积月累,明代中期,今深圳市罗湖区深圳河及其支流沿岸陆续形成了有谱可考的罗湖、湖贝、向西、黄贝岭、南塘等十几个村落。为便于各村庄之间的物资交易,由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水贝村的张姓族人,在一片名为“深圳”的空地上建起店铺,周边的罗湖村袁氏,蔡屋围蔡氏,福田沙头石厦欧氏、赵氏、潘氏也在这些商铺周围聚集贸易,明朝晚期逐渐形成中心墟市“深圳墟”。
 
深圳墟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从香港元朗至惠州、从南头至沙头角、从布吉至九龙的三条交通要道在这里交会。清乾隆、嘉庆年间,深圳墟已是新安县36墟市之首。
 
《康熙新安县志校注》中提出,深圳墟位于今东门老街,旧城改造后已毁。深圳墟规制不小,设有四门:东门的位置在今天的解放路和东门中路的交会点,西门的位置大致在新园路与永新路交会处,南门在南庆街尾,北门在深圳中学南边的沼泽地。
 
每到农历二、五、八日的深圳墟墟日,谷行街的农产品交易,鸭仔街的家禽买卖,维新路的小吃杂货,民缝街的布匹、针线活计,一应俱全,热闹非凡。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