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扫码关注

炮楼排屋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4-25 人已围观

中英鸦片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大量劳工输出,其中有大量客家人。加之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和粤西“土客大械斗”,致使成批客家人流亡海外,演绎了第五次客家大迁徙。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西风东渐,西洋文化开始大规模影响广东。深、港、莞客家文化圈成为联结海洋文化的桥头堡,在客家民居中注入了海洋文化的元素。

清末民国时期,惠东宝和香港地区创新出开放式的客家民居——“排屋村”。“排屋村”已不见堡垒森严式的围墙,但有炮楼拱卫,炮楼一般高达五层,雄伟壮观。一座炮楼通常拖二至三间排楼,我们称之为“炮楼排屋”,又称为“炮楼院”。有些排屋带广府式门罩,多为“斗廊房”结构。“炮楼排屋”外观往往以欧陆风情或南洋风格装饰,有学者称之为“岭南独此排屋楼”,堪称“客侨文化”的典型建筑,为岭南所独有。 “炮楼排屋”集客家、广府和西洋建筑元素于一身,是不同民系和不同国家建筑文化的融合,独具匠心,是客家居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璇庆新居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沙背坜村,于1936年建成。建筑占地面积约 2200 平方米,为马来西亚华侨邱满所建中西合璧“中华巴洛克”炮楼排屋。前立面中央三拱罗马柱、伊斯兰风格券顶,女儿墙灰塑卷草纹、西洋柱。

建筑整体布局为三堂两横带四角楼结构,现存两角楼。正面开三门,正门额书“璇庆新居”四字,中轴祠堂为三进式,中堂梁架为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屋檐有木雕、灰雕。横屋高两层,砖木结构,硬山顶。角楼为炮楼建筑,高三层,顶部有灰塑,四面开有小窗和射击孔。

璇庆新居正面门廊和檐口装饰都使用了西洋文化建筑风格纹样,花纹繁复,题材多样。室内装饰多用中国传统的檐口壁画和浮雕封檐板,形成了中西文化的强烈对比,是深圳境内独特的中西合璧客家围屋。



南岭炮楼排屋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社区。为民国时期建筑,占地面积210平方米,由一座四层高炮楼拖一排四开间、二层高的宅屋组成。炮楼顶层四面设铳斗,饰摆钟、花鸟、蝙蝠等图案。摆钟和窗罩具有西洋文化元素。




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北面的黄麻布村,据传客家人到来之前为广府俞姓人村落。清康熙“迁海复界”后俞氏族人没有返回重建家园,复界招垦时,粤东客家人罗、冯、余等姓氏徙居黄麻布。清末,黄麻布一些村民漂洋过海谋生,稍有积蓄后回乡建炮楼排屋。民国时期建有三座炮楼及数排排屋,尤其南角的“隐庐”,挺拔典雅、外饰大气、细部讲究,堪称中西合璧风格的代表。客家人开放包容,接受西方基督教的教义,民国初年巴色会在村中建立了基督教堂,归属四十里外的龙华浪口堂(位于今深圳龙华)管理。

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赤石岗村,坐西朝东,建筑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为民国时期建筑,由一炮楼带曲尺形房屋组成,大门顶部有西洋式灰塑。

炮楼位于直角,高五层,平面呈长方形,四面开窗和扁平射击孔。房屋为三间两廊带天井阁楼结构,排屋二层以上部分收缩形成一露台,均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墙体、基础完好。木雕饰件、窗等,大部分保存完好。因长年失修,墙体有裂缝,大门上方的灰塑精美。一炮楼带曲尺形屋的平面布局在本地不多见。

大水田村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这座具有三百年历史的陈氏、凌氏客家排屋村落,而今已打造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版画基地。“炮楼带排屋”是“侨文化”现象,是海洋文化的地标。深圳中西合璧的客家围,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期的炮楼排屋几乎遍布每一个客家乡村。

黄氏江夏世居位于香港上水松柏朗古村。这种屋式在新界北区客家民居中屡见不鲜,由于建筑风格迥异,备受中外人士关注。松柏朗黄氏祖先由闽西迁粤东,清康乾时期从粤东迁今香港新界沙头角的荔枝窝,清末分迁上水松柏朗,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客家围。

客家围内共有两排青砖建造的房子,共20余间,每排房子之间有小巷分隔,前排房中有一间面积很小但建筑极为雅致的祠堂。围村末端面向入口处有一座三层高的碉楼。围护墙高1米余,用三合土夯筑。外有两堵风水墙,拱卫入口处。围内每排房子由三个单元式斗廊房组成,每个单元为:凹斗形门檐廊,进入内檐廊为天井,天井两侧各一间廊房分别做厨房和存放杂物,跨过天井为三间并排带阁楼的房间,中间为厅堂,用作吃饭和会客等活动场所。门檐做成带脊饰的硬山顶雨篷,前面两廊房外墙砌女儿墙,女儿墙外侧灰塑图案。

香园村位于香港新界北区沙头角道马尾下段之北,分上下香园,为万姓所创建。万氏祖居五华,于明代迁居今深圳莲塘,清康熙年间迁香园村,嘉庆年间村庄发展,属官富司管辖村庄。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万氏族人多出洋南美洲之巴拿马及秘鲁等地经营餐饮业,数代后致富回乡重建家园。20世纪20年代初,建数排高二层的排屋。1928年加建四层炮楼。

黄洞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东北部,西距东莞市区50公里,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25公里。黄洞客家人主要是清朝“迁海复界”后从粤东迁徙而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黄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客家文化氛围圈。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贫瘠,加上天灾人祸、战争、兵匪之苦,这里的生活非常艰苦。从清朝中后期起,为寻求生活出路,不少村民 “背井离乡”“弃妻抛子”,独身前往异国他乡谋求生计。初期,村民多数往东南亚地区,后期逐渐扩展到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据2003年侨情普查统计,黄洞村籍的华侨分布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有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巴拿马、巴西、牙买加、苏里南、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塔希提等,黄洞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华侨。民国时期,黄洞籍的侨胞先后回到家乡,建造了许多楼房和碉楼,东莞黄洞田心村新围场因建有108间崭新的华侨屋被外乡人称为“小花旗”。受海洋文化影响,东莞凤岗形成了典型的“客侨文化”之乡。

观合楼位于黄洞榕树厦村,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华侨蔡观合所建。由一座碉楼和二栋排屋构成,三合土夯筑结构。碉楼面宽5.5米、进深7.9米,高八层24米,墙厚0.8米。每层开麻石框方窗和枪眼,顶层正面有鹰衔花篮灰塑装饰。其他三面设铳斗。天台用栏杆墙围护,中间有欧式方形楼阁,上装避雷装置。两栋排屋分别为坐东南朝西北和坐东北朝西南,檐墙灰塑、彩描丰富,精美别致,装饰性强。

汉彰楼位于凤岗居委永和街27号(原凤岗华侨中学内)。民国初期,由华侨黄汉彰出资兴建。坐东南朝西北,左碉楼右民居布局,三合土夯筑结构。碉楼平面为长方形,面宽5米、进深7.5米,高五层约15米。前后墙开单窗,两侧开双窗,顶层正面外墙书写“汉彰楼”三字,山花装饰花篮等灰塑,四角有立柱。碉楼前有一间单层平房,平房天台四周建有护栏,作为碉楼阳台。右侧民居,通面宽22米、进深13米,高二层,二楼拱券廊。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