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综合 经济综合
打造中国电子第一街
作者:段亚兵 来源:《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 责任编辑:kysia 2022-12-27 人已围观
下大力气整治华强北
邓芬这辈子与华强北结下了不解之缘。邓芬的老家在广东茂名。他从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后,于1989 年来到深圳,自1991 年开始在福田区政府经贸局工作。区经贸局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管理华强北,毕竟这是全区最繁华的街道。邓芬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与华强北打交道的。区政府为加强对这条街道的管理,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1999 年,成立了华强北管理服务中心,隶属福田区经贸局管理。2001年,成立了华强北商业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级别定为正处级。2006 年12 月,邓芬正式调入华管办任主任兼党委书记。
邓芬关注华强北,除了工作职责所在外,还有个人一些特别的情感在起作用。他很喜欢街上那种人们总是忙忙碌碌的热闹景象,能够感觉到繁忙生意背后那种不可遏止的无限活力。他认为这是一条极具潜力的街道,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这样的街道是很有意义的。他清楚地知道,为了让这条街道健康成长,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巨资,不断地对街道进行整治改造。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有力指导和管理,这条街才能够迅速发展,而且不至于“野蛮生长”;由于有政府的支持,这条街才不断地转型升级。在邓芬的记忆里,在净化、美化街容街貌方面,华强北先后经过三次大的整治改造工程;在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方面,政府至少帮助做了三个大项目。邓芬参与了其中大部分工作,他高兴地看着华强北一天天在自己面前变化,变得越来越繁华、越来越美丽。
先说三次整治改造工作。
第一次改造工作开始于1997 年前后。这一年,区领导提出将华强北改造成繁荣商业街的要求。为此,邓芬到华强北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摸清情况后,他起草了《关于华强北商业街改造建议》的报告,提出了“华强北商业街与东门商业街不同定位、错位发展”的想法。该报告以区经贸局名义上报市计划局。报告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深圳经过20 年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需要转型和提升,不能仅仅满足于城市工业发展一枝独秀,而要考虑城市的商业发展问题,这既是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也是关系到市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但是具体怎么做呢?正好此时邓芬主笔起草的报告,提出了具体的转型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决定加快深圳商业发展步伐,提出建立四大商业中心,即“传统的东门老街,经济实惠的华强北,豪华高档的人民南,未来的福田中心区”。四个项目,福田区、罗湖区各两个。
1998 年5 月,市政府下文,将华强北的改造列为当年市政府为市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根据市区两级政府的部署,6 月,邓芬带队来到华强北抓好落实工作。8 月,完成了具体的改造工作方案。该方案很快获得批准。11 月,开始进行招投标工作。先是进行设计方案招标,接着进行施工队伍招标。12 月华强北改造工作正式开始。
这一次改造工作中,两级政府投入了4500 万元巨资。改造工作包括:拓宽平整路面、修整人行道,改善了街道的交通状况;清理了街上的广告牌,使街头环境变得整洁;改造了路灯,让华强北商业街晚上亮了起来。经过一年时间,到1999 年底改造工程基本完成。2000 年元旦,区政府在华强北正式举办了“开街”仪式。从此,华强北不再是一个工业区,而是成为一条商业街了。华强北的改造工程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街上的人流量从原来一天的20 万人上升到50万人,人流量第一次超过了东门老街,华强北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改造后的华强北,创造了4 个全国第一:年销售额370 多亿元,全国第一;电子专业市场经营面积46 万平方米,全国第一;经营电子产品种类5 大类、100 多万种,全国第一;商业覆盖率达59%,全国第一。”(数据摘自贺海涛《推进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建设,加快电子市场高档化、国际化步伐》。在采访中,邓芬对以上部分数字做了修正:2008年,华强北的年销售额经过仔细测算应为1200 亿元;经营电子产品种类为8 大类。—作者注)
第二次改造工作开始于2006 年。这一年被市委市政府定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年”。区委区政府认真开展“双基年”活动,对上步工业区的深南中路、华强北路、华富路、红荔路等几条路街进行整治,其中重点是“华强北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工程”。计划用一年时间,分两个步骤做好整治改造工作。这次改造工作中有许多亮点:政府发动、商家参与,签署发表了《华强北创建全国“八个一流”共同宣言》(“八个一流”的具体内容是:国内规模一流、功能配套一流、专业化水平一流、服务水平一流、国际化程度一流、产品质量一流、法制环境一流、商业文化一流);组织开展文明诚信商户评选活动,从2 万多家商户中评选出了142 家文明诚信商户;积极推动“五星级电子市场”认证工作,赛格电子市场和新亚洲电子市场2 家市场通过了中国电子商会的审核认证,这样就使华强北成为全国唯一拥有2 家“五星级电子市场”的商业街。街道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临街建筑物120 万平方米刷新墙面工作;拆除6 万块破旧、不规范的广告牌,设立数量大致相等的新广告牌;新建5万多套夜景灯光。经过新一轮改造后的华强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市民群众面前。到了此时,华强北已经成为深圳十分时尚亮丽的街道之一。
这次整治改造活动有意于吸引商家和公众积极参与,如策划在全国开展华强北街LOGO(街道标志)设计征集活动。活动历时半年,征集到来自全国的作品400 多件。经过群众投票和专家评审,7 件作品入围。最后3 号作品胜出,获得10 万元大奖。专家的评语是:“这幅作品用七巧板拼接出一个华强北商业街的‘华’字,识别性较强,体现了华强北商业中心的寓意。”同时,开展“我们的华强北・金点子”征集活动,要求参加者针对华强北商业区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具有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一个多月时间里收到了全国各地群众的62 份信件和电子邮件。经过评选,深圳罗湖区市民杨经元提出的“立体开发华强北交通的构想”获得一等奖。开展这些活动不但得到了具体的LOGO 作品、“金点子”建议等,而且很好地宣传了华强北。
第三次改造工作开始于2011 年。这一年深圳市举办第26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为迎接大运会,全市开展了城市环境美化活动。其中,华强北作为重要的商业街,自然不能落在后面。几年前,为进一步加强对华强北片区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华强北街道办事处。这次改造整治工作就由华强北街道办负责。整治内容包括建筑翻新美化、整治广告牌、疏通交通等几个方面。内容虽然与前两次有些相似,但是力度和效果完全不同。给沿街建筑物“穿衣戴帽”,色彩变幻,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米色为主的建筑暖色调,让经营黑灰色电子产品为主的街道改变了形象,变得有几分温柔可亲。整治广告方面,将横跨街道的十几个大老土的拱形广告牌全部拆除,还给街道一个完整的蔚蓝天空;把人行道上密密麻麻的各种小广告清除干净;街头竖立几个大型数字电子广告屏,明亮艳丽,引人注目。街道上的灯光也再一次更新补充,入夜灯光辉煌照亮夜空,让夜晚的华强北更加浪漫迷人。疏通街道交通方面,将华强北路列为“严管街”,成立特别巡逻队,在街上定期巡逻,维护治安秩序,清理人行道上占道经营的摊档;组织上百名交通协管员,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劝导行人不闯红灯、不翻越栅栏横穿马路,使交通大为顺畅。特别是大运会开幕前夕,已修建几年的数条地铁同时通车。其中罗宝线(1 号线)、蛇口线(2 号线)、龙岗线(3 号线)都穿过华强北,在地下形成了密集的运输网,街道地面上有24 个地铁进出口,每天将近百万的人群迅速送入送出这个地区,极高效地解决了华强北交通运输的“老大难”问题。地铁站里修建了一个新的商业城,更增加了华强北的商业实力。
从以上所列的工作可以看出,华强北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转型升级,是全市努力的结果,其中市政府起主导作用,全体工作生活在这条街上的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社会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和支持。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华强北不断地变化,从最早的荒地僻壤变成了工业区,变成了电子配套市场,变成了商业街,如今变成创新创业园区,这是一个从毛毛虫变成美丽蝴蝶、丑小鸭变成高贵白天鹅、小女孩长大成为美丽少女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创新的精神、创业的激情、市政府的抱负、深圳人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这里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是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深圳人创造了世界奇迹!
2005 年3 月25 日在赛格广场举行诚信华强北活动
图片来源:吴赛锋主编《华强北40 年影像记忆》
2015 年2 月28 日,华强北举办醒狮贺新春活动
摄影:何龙 图片来源:吴赛锋主编《华强北40 年影像记忆》
很赞哦! ( )
上一篇:马化腾创办腾讯
下一篇:促进深圳“双创”发展的对策建议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