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扫码关注

深圳大学城首创大学城建设新模式

作者:庄心一、汤钱蓉、施展萍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4-12 人已围观

2000年8月,深圳大学城创建,成为全国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创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院群。这种“高标准引进、开放式办学、多渠道投入、全新的体制、产学研一体”的运作模式,在全国大学城属于首创。
 
2000年7月,深圳市政府三届五次常务会议通过《创建深圳大学城总体方案》,提出“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政府引导、自主办学、多元开放、体制创新、汇聚优势、争创一流”32字方针,赋予深圳大学城一个全新的定位和创建思路。10月14日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订《深圳市政府清华大学合作创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协议书》,创新性地写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建成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的学院,以培养理工类研究生为主”“公共设施与大学城其他办学实体共享,研究生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以新思路、新模式运作,实行新体制、新机制,努力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路子”等内容。这些理念在全国属于首创,入选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
 
创建深圳大学城,我是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整个创建过程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经历,也获得了精神和情感上的享受,收获甚大。
 
国内“大学城”的概念并不是深圳首创,它最先出现在河北省廊坊市。现在,全国有许多城市都在建大学城,但有很多变成了房地产,还有很多大学城做得很普通,没有特色。事实上,做大学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当地社会、经济、百姓的实际需求和未来需求紧密结合。此外,办事都要有开阔的视野和现代思维,再有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做。深圳就是这样。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办大学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必须从实际出发去决策、设计、实施。有两个大背景,一是当时国家着力抓的教育体制改革,一是深圳区位发展的现状和需求。
 
1998年10月至2002年3月,我在深圳任副市长一职,分管财政、金融和教育。当时,深圳基础教育的总体情况不错,但高等教育却严重滞后。由于本地高校数量少,能接纳的学生数目很有限。
 
当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中国的引领者,对高水平人才和科研成果需求量很大,而如果教育和人才跟不上,产业便没有支撑。但深圳既没有博士点,也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拥有的高校数量不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1/10。即使与人口数量接近的广州、香港相比,深圳拥有的高校数量也相距甚远。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不相适应,这又是一大困境。
 
此时,深圳市委、市政府与产业界都意识到深圳对人才有迫切而广泛的需求,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首先,“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被提出。但自己建,太慢,各方面的积累也确实不够,无法快速发展起强大的高等教育。这决定了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创建深圳大学城、引入名校,便成为所有教育举措中的一着重棋。具体决策者包括张高丽、李子彬,清华的王大中等。当时的想法是,深圳出土地和资金等硬件资源并提出相应需求,入驻大学城的名校提供教育资源。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建设队伍,并请来全国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大学校长及教务长帮助起草、审查并论证总体方案。最后,方案的思路概括为32个字“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政府引导、自主办学、多元开放、体制创新、汇聚优势、争创一流”。
 
这一方案是由深圳的现实情况决定的,深圳没有现成的高校可用,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深圳只能引进高校;同时,主抓研究生教育,这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结论,因为研究生教育是深圳高等教育的缺口和短板。
 
总体方案确定后就是具体实施,包括选址、调研、谈判,等等,这是一个谋定后动、全力推进的过程。2000年7月,市党政领导开始率领有关部门为大学城选址。我们到坪山葵涌看过几个地点。坪山的地好,平平坦坦的,出于带动深圳东部发展的考虑,便想把大学城办在坪山。但有学校提出坪山太过偏远。那时候,坪山的高速路还未建成,交通不够便利。于是我们最终放弃了坪山和葵涌,选择了西丽。
 
同时,我们还率队到国内外很多城市调研,和名校去交流,我们也曾考虑过引入国外的名校,但由于当时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社会观念等条件不充分,只能先从国内的高校入手。
 
最先是和清华谈,深圳方主要由我、江潭瑜、唐杰、张宝泉等负责,清华一方由时任常务副校长的何建坤负责,还有史宗恺、吴敏生等。我们经过多次商谈,终于定下了一份合作协议,确立清华在大学城设立以理工类学科为主的研究生院,同时承诺由深圳市政府承担基础建设及开办所必需的配套条件,并大力支持研究生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考虑学科专业设置和建什么实验室的时候,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去了解深圳的产业,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现状、产业需求、产业案例等。我们特地组织了一次颇具规模的规划论证会,现场至少来了清华四五个院系的代表,包括许多教授、专家及学术带头人。会上,我们讲需求,他们提问题;反过来,他们讲需求,我们提问题。双方努力寻找彼此供需的结合点和路线图。
 
可以说,最后和清华签署的协议,一字一句都经过了反复的打磨和考究,在国内,这样的合作协议也是“第一个”。后来,北大、南开和哈工大也秉承了这份协议的精神,并根据各自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合作协议。
 
当时,还设立了大学城建设办公室,这也很有创新性。大学城里各校虽是独立的,但我们希望能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体育场馆及网络等公共设施与其他办学实体共享,甚至服务于社会。另外,当时还提出学生宿舍公寓化管理,即后勤社会化,这在当时也是先进的理念。这些在协议中也有体现。
 
2001年1月,北大签约;4月,教育部批准设立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5月,哈工大签约。
 
2001年10月12日,深圳大学城奠基典礼举行。深圳市老领导李灏等非常关心大学城的建立,对我们提出的理念十分认同。李灏对大学城的关注尤其殷切,刚开始他老嫌我干得慢,担心做不成,建设期间对我有鼓励,有批评,也有指责。但后来听他跟别人说:“心一干教育干得好。”才知道他对我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深圳大学城
 

▲深圳大学城
 
2002年,离开深圳前,我去了一趟大学城,那时大学城还处于建设阶段,到处都是挖掘机、推土机。工人们正在砌大沙河,河已经有了雏形。这让我想起曾经和何校长共同憧憬大学城中有河流经的场景,觉得这里流淌着大学城的明天。2007年再回大学城,当年那些图纸上的建筑、设计、规划都变成现实,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这些年来,清华、北大、哈工大在这里进行了跨区域、跨领域的培养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改革探索、产学研合作等高端实验,成效卓越,不仅迅速填补了深圳高水平大学的空白,促进了深圳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且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口述者:庄心一,时任深圳市副市长、党组成员
整理者:汤钱蓉、施展萍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