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综合 经济综合
创新市场的萌芽(1985—1991 年)
作者:王京生 来源:《创新市场论》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12 人已围观
1.僵化:创新从计划到市场的宏观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模仿并延续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模式,即国家统包统管、高度集中,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及国防科研系统相互独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力有限和受国际封锁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集中型科技体制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动员和集中,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并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高度集中型的科技体制弊端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科技体制运行中出现了平均主义和吃国家“大锅饭”现象。这种制度既忽视了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差异,也没有按贡献大小进行利益分配,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科技管理制度过度行政化、僵硬化,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科技活动自身特点,造成科研人员难以流动;科研机构缺乏自主权,不能根据经济需要和自身优势开展研究;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形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2.创新市场首次分化:发展技术市场
1985年和1988年,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启了科技体制全面改革的序幕,并对三大创新市场的初步构建做出了探索。以改革拔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为突破口,提出科研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导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基础研究创新市场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差异,改革对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按照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逐步试行科学基金制,基金来源主要靠国家预算拨款。其中,列入中央和地方计划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和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的建设项目,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
应用研究创新市场方面。针对科技体制过于行政化及吃"大锅饭"问题,对技术开发工作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工作,逐步推行技术合同制。提出从事这类工作的独立研究机构,应当通过承包国家计划项目、接受委托研究、转让技术成果、合资开发、出口联营、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取得收入,积累资金。引入竞争机制,提出科研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科研机构可以发展为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可以和企业以互相承包、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形式联合经营,或进入企业、企业集团,或发展成科研型企业。
试验发展创新市场方面。针对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提出要注重解决技术成果的配套、商品化生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以提供适应技术市场需要的技术商品。技术市场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买方的需求,须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激励企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增强企业购买技术成果的经济实力。企业可以按规定把技术开发费用分期摊入成本,也可以向银行申请技术开发贷款;有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税前利润中提取适当的技术开发资金。另外把技术进步指标及其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度纳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考核体系。
3.成效:初步建立创新市场交易主体
将竞争引入基础研究市场。我国先后制订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经过系列改革,这一延续至今的国家科研体制基本形成。
民办科技企业的兴起。1980年10月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在北京市海淀区创办的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后,更多科研人员走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办了一批民办科技企业,也带动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办企业,著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由此形成,它也成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种独特模式,拓开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建立市场化试点片区。1988年5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的批复》,明确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标志着国内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正式诞生。1988年我国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模仿并延续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模式,即国家统包统管、高度集中,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及国防科研系统相互独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力有限和受国际封锁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集中型科技体制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动员和集中,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并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高度集中型的科技体制弊端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科技体制运行中出现了平均主义和吃国家“大锅饭”现象。这种制度既忽视了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差异,也没有按贡献大小进行利益分配,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科技管理制度过度行政化、僵硬化,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科技活动自身特点,造成科研人员难以流动;科研机构缺乏自主权,不能根据经济需要和自身优势开展研究;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形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2.创新市场首次分化:发展技术市场
1985年和1988年,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启了科技体制全面改革的序幕,并对三大创新市场的初步构建做出了探索。以改革拔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为突破口,提出科研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导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基础研究创新市场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差异,改革对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按照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逐步试行科学基金制,基金来源主要靠国家预算拨款。其中,列入中央和地方计划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和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的建设项目,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
应用研究创新市场方面。针对科技体制过于行政化及吃"大锅饭"问题,对技术开发工作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工作,逐步推行技术合同制。提出从事这类工作的独立研究机构,应当通过承包国家计划项目、接受委托研究、转让技术成果、合资开发、出口联营、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取得收入,积累资金。引入竞争机制,提出科研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科研机构可以发展为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可以和企业以互相承包、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形式联合经营,或进入企业、企业集团,或发展成科研型企业。
试验发展创新市场方面。针对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提出要注重解决技术成果的配套、商品化生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以提供适应技术市场需要的技术商品。技术市场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买方的需求,须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激励企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增强企业购买技术成果的经济实力。企业可以按规定把技术开发费用分期摊入成本,也可以向银行申请技术开发贷款;有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税前利润中提取适当的技术开发资金。另外把技术进步指标及其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度纳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考核体系。
3.成效:初步建立创新市场交易主体
将竞争引入基础研究市场。我国先后制订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经过系列改革,这一延续至今的国家科研体制基本形成。
民办科技企业的兴起。1980年10月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在北京市海淀区创办的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后,更多科研人员走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办了一批民办科技企业,也带动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办企业,著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由此形成,它也成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种独特模式,拓开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建立市场化试点片区。1988年5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的批复》,明确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标志着国内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正式诞生。1988年我国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