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扫码关注

文明,谋求高阶竞争的软实力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来源:《新时代深圳精神》 责任编辑:chen 2023-01-19 人已围观

城市是什么?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馆精心展示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着力体现城市生活的理念与文化。有人说得好:“城市的最核心要素是人,是人们想要住在一起的愿望最终缔造了城市。”
 
经济的发展让城市繁荣,而文化习惯的养成、人文素养的提高、城市文明的塑造,让城市真正赢得尊重。
 
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是深圳从精神层面锁定的一个大气磅礴的新目标。
 
今天的深圳,无论是优美的环境还是井然的秩序,无论是市民的素质还是有声有色的志愿服务,无论是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是特色鲜明的道德风尚建设,都在以特有的精神气质,彰显着文明的美丽和魅力,汇聚持久发展的深层动力。
 
在深圳,每一个寻常的周末,世界面积最大的单体书店——深圳书城中心城都会上演这样一幕:男女老少,挤满了这里的桌椅、台阶,甚至在书架下席地而坐,如饥似渴地阅读,宁静而富足,与屋外热闹繁华的中心区形成反差巨大的两个世界。
 
2019年年底,拥有20万种、70万册图书的深圳书城龙华城正式开业,至此,深圳已拥有6座经营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超级书城,它们犹如书香深圳的6座丰碑,记录着深圳开展全民阅读的20余载时光。
 
673家公共图书馆,700多家实体书店;人均购书量20多年保持全国领先;从2000年至今连续举办20年的深圳读书月,让无数市民在“全民阅读”这一口号的感召下,在数以千计大小不一的读书活动平台上,共同开启一座城市的气质重塑、一起张扬一座城市的文化坚守。
 
开始思考阅读和一座城市的关系,是深圳发展转型的先声,也是城市文化自觉的标志。
 
全民阅读,只是戴在这座城市胸前的“文化徽章”之一。
 
40年筚路蓝缕,深圳人早已骄傲地说:深圳不是“文化沙漠”,而是文化的先行者——
 
2003年,自深圳率先在全国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提出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建设智慧之城、关爱之城、设计之都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两城一都一基地”,“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文化创新理念,培育发展了文博会、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等一大批品牌文化活动;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
 
2015年,深圳推出《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2019年,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制定《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行动方案》;
 
2017年,深圳率先在全国首发“城市文化菜单”,迄今已连续三年,每年30多个大型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拓展着市民文化生活的广度、深度和体验度;
 
特区建立40年之际,新一轮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又接踵而至——
 
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等“新十大文化设施”已完成选址并逐步开工建设,“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加快改造提升,31个市级及51个区级大型文体设施将在未来分期分批投入建设,一批与深圳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代表深圳形象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将展现出城市文化新的进阶。
 
一个个新鲜闪亮的文化理念、文化品牌、文化活动,犹如明珠结串,熠熠生辉,辉映出深圳璀璨的文化版图,让这座城市更添文化魅力、国际气质。
 
丰富的文化品牌背后,还有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9年5月,第十五届文博会在深圳拉开序幕。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已成为“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变、“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的一个象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标准,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0%,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 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