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人 > 近现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陈一丹——以公益立命,以教育立心
作者:杨移贻 来源:《创新报告 : 起源于深大的 40 位创新榜样》 责任编辑:chen 2023-09-04 人已围观
教育为本
经过数年准备,做好人才梯队制度化建设之后的2013年,陈一丹交棒了。他正式卸任腾讯管理岗位,将全部精力投入教育、公益等慈善事业。腾讯同事对陈一丹的决定虽有不舍,但更多是祝福和支持,老同学们明了他的志向所在:对公益和教育十分执着。
教育是很慢的事业,但陈一丹也很快蹚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他以“办学不取回报”的方式,举资20亿元创办武汉学院,开启国内非营利性民办公益大学的先河;参与创办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以“公立非公办”方式,探索深圳乃至全国基础教育体制创新的新模式;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推广最好的教育理念,捐资25亿港元设立了堪称教育界诺贝尔奖的“一丹奖”。



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际,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办学到奖学,陈一丹不遗余力。2012年捐资1500万元建成田心中学慈英楼,使当地恢复高中教育,2018年捐资1亿元支持创办西湖大学,2019年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发展……并与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合作,捐资设立“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创新创业英才奖”,奖励一线教师的教学成就。
教育事业是陈一丹毕生志业所在。
反哺殷殷
作为深圳大学毕业生,陈一丹始终心怀反哺母校的初心,长期关注和支持深圳大学的发展。2008年,母校建校25周年,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向深圳大学捐赠1000万元;2013年,母校建校30周年,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向深大捐赠3000万元,用于奖教奖学、创新创业和师生关爱工作。2018年,母校建校35周年,腾讯创始人校友团队捐赠3.5亿元,共同发起设立深圳大学人才基金。

陈一丹曾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作喻,表示深圳大学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每次返校如回家,每一次都能看到新的变化、新的气象,生发新的体悟。“我分享着母校发展的喜悦,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能有更多机会继续为校友服务,深感荣幸、责任重大”。
作为一个教育者,陈一丹显然有更深的考量。他几乎访遍世界一流名校,看到校友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校友是一所大学的延伸,捐赠的意义不仅仅是带来一笔资金的支持,更要用观念改变带来的推力,建构开放式的办学格局和治理模式,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机制。
陈一丹正是这样做的,他不仅自己慷慨捐资,更在校友文化建设上贡献心力。2020年12月,深圳大学校友广场落成揭幕,陈一丹题名并出席致辞。他特地讲到,该项目是广大校友通过互联网平台,一分一毫、十块百块地进行捐赠,前后历时12年最终做成的。钱不在多,他看重的是众人拾柴、聚沙成塔的力量。当他深情地说“一分一毫皆校友,有始有终铸人文”时,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对于陈一丹而言,过往经历已经将点连成线,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公益与教育版图。过去只是序章,他还在路上。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