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城市建设 >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划定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作者:许重光、杜祥浩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3-30 人已围观
2005年11月1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及《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开始施行,根据划定的控制线,深圳有974平方公里土地被列入其中,约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50%,按照要求,除了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绿地以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建设。这是国内城市首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经查阅深圳的相关规划方案、人民网及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和《人民日报》等新闻报道,早在2003年出台《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年)》时,深圳就提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概念,编制控制建设规划,在国内尚属首次,也是国内规划界的一次创新。
2002年,我在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担任总规划师。当时我负责牵头做一个近期建设规划,也就是《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年)》。大家都知道城市的整体规划一般要管10年到15年,由于这种总体规划相对比较长远,十多年的时间里可能会有变化,后来国家主管部门提出来说做一个5年的近期建设规划。为了衔接并和国民经济计划同步,当时第一版的近期建设规划做到2005年,相当于做了一个半版的近期建设规划,比总体规划更具体一点,就是在这个近期建设规划里面。我们考虑这样一个内容,把全市202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规划区范围,划定将近一半左右的空间限制建设,来控制它的发展建设。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们知道深圳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是1995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是深圳的城市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尤其是城市建设的用地面积快速扩展,平均一年是30平方公里左右,那么按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无地可用;二是我们也非常担心这样的建设发展模式会不会出现问题。我在思考这两个问题,如何在保证城市发展与保护城市生态中取得平衡?近期我们该做哪些事情?无论如何,我觉得有必要对城市无限蔓延扩展有所抑制,但是深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太快,一般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国外的一些绿道、香港的郊野公园保护之类的做法,再结合深圳自身情况,我认为,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我们过去单纯的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等那些比较传统的做法,将比较专业的,就是专业管理人员了解的一些比较枯燥的东西,用一个非常通俗、非常形象但是又很有内涵的概念来概括表达。我提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这个概念,可以说我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
到底什么是生态控制线呢?我们当时给出的解释,就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通过这样的解释和宣传,通过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向社会公布,可以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强制性地进行严格保护,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这样一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让人们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搞这个基本生态控制线,既基于很多的研究,也考虑到深圳城市的长远发展和一些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我们也知道,城市的蔓延要有一种物理的手段来进行限定。所以我们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里面都有那么几条线,比如说城市建设控制线啊,我觉得都不够,不足以有那么强的限制性。所以现在想想,这个名词确实是比较有分量,而且它突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听就明白。基本生态控制线实际上很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知道生态控制区域不能是孤岛,孤岛不是生态的,它必须要连线成网或成片,那才有生态保护价值。依据这个原则,我们结合城市的实际和特点,划定我们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范围。基本生态控制线由多个控制点连续组成,其控制范围由基本生态控制线围合而成或由基本生态控制线与行政区域界线围合而成。生态控制线的范围主要是由这几类土地叠加而成:1.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2.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以及特区内海拔超过50米、特区外海拔超过80米的高地;3.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4.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5.岛屿和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以及其他需要进行基本生态控制的区域。以上几类土地相互叠加组合,构成了我市大型区域绿地的背景和相互联系的生态廊道,并形成了一个完整连续的生态体系。
口述者:许重光,现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历任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等职务
整理者:杜祥浩
经查阅深圳的相关规划方案、人民网及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和《人民日报》等新闻报道,早在2003年出台《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年)》时,深圳就提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概念,编制控制建设规划,在国内尚属首次,也是国内规划界的一次创新。
2002年,我在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担任总规划师。当时我负责牵头做一个近期建设规划,也就是《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年)》。大家都知道城市的整体规划一般要管10年到15年,由于这种总体规划相对比较长远,十多年的时间里可能会有变化,后来国家主管部门提出来说做一个5年的近期建设规划。为了衔接并和国民经济计划同步,当时第一版的近期建设规划做到2005年,相当于做了一个半版的近期建设规划,比总体规划更具体一点,就是在这个近期建设规划里面。我们考虑这样一个内容,把全市202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规划区范围,划定将近一半左右的空间限制建设,来控制它的发展建设。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们知道深圳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是1995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是深圳的城市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尤其是城市建设的用地面积快速扩展,平均一年是30平方公里左右,那么按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无地可用;二是我们也非常担心这样的建设发展模式会不会出现问题。我在思考这两个问题,如何在保证城市发展与保护城市生态中取得平衡?近期我们该做哪些事情?无论如何,我觉得有必要对城市无限蔓延扩展有所抑制,但是深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太快,一般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国外的一些绿道、香港的郊野公园保护之类的做法,再结合深圳自身情况,我认为,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我们过去单纯的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等那些比较传统的做法,将比较专业的,就是专业管理人员了解的一些比较枯燥的东西,用一个非常通俗、非常形象但是又很有内涵的概念来概括表达。我提出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这个概念,可以说我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
到底什么是生态控制线呢?我们当时给出的解释,就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通过这样的解释和宣传,通过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向社会公布,可以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强制性地进行严格保护,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这样一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让人们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搞这个基本生态控制线,既基于很多的研究,也考虑到深圳城市的长远发展和一些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我们也知道,城市的蔓延要有一种物理的手段来进行限定。所以我们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里面都有那么几条线,比如说城市建设控制线啊,我觉得都不够,不足以有那么强的限制性。所以现在想想,这个名词确实是比较有分量,而且它突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听就明白。基本生态控制线实际上很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知道生态控制区域不能是孤岛,孤岛不是生态的,它必须要连线成网或成片,那才有生态保护价值。依据这个原则,我们结合城市的实际和特点,划定我们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范围。基本生态控制线由多个控制点连续组成,其控制范围由基本生态控制线围合而成或由基本生态控制线与行政区域界线围合而成。生态控制线的范围主要是由这几类土地叠加而成:1.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2.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以及特区内海拔超过50米、特区外海拔超过80米的高地;3.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4.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5.岛屿和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以及其他需要进行基本生态控制的区域。以上几类土地相互叠加组合,构成了我市大型区域绿地的背景和相互联系的生态廊道,并形成了一个完整连续的生态体系。
口述者:许重光,现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历任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等职务
整理者:杜祥浩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