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深圳“大家乐”:全国第一个群众自荐表演的大舞台

作者:陈建华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2-03 人已围观

1986年,深圳全市上下都为摘掉“文化沙漠”这顶帽子出谋献策,热情高涨。同年,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经过努力,多方筹资一万元,建起了“大家乐”舞台的最初雏形。后来,正是这个极其简陋但又充满生机的露天舞台,开创了深圳市群众文化“大家乐”模式之先河,成为全国第一个群众自荐表演的大舞台。
 
《深圳商报》曾经报道:1986年,深圳市出现由各基层团委组织的以“自愿、自荐、自费、自演、自娱、同乐”为特色的“大家乐”露天舞台表演形式。1987年年初,中央电视台就播放了《深圳,有这样一个舞台》的专题片。中宣部、文化部的领导当时来到“大家乐”广场视察后赞赏道:“‘大家乐’这种舞台形式很有生命力,它代表了我国群众文艺发展的一个方向。”到1995年,“大家乐”开始每晚都举办一场晚会,被评为当年“深圳市十大新闻”之一。中央电视台在元旦、除夕和正月初一分别对“大家乐”举行“深圳是我家”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南方都市报》也对“大家乐”做过报道。
 
1986年6月17日,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向全市基层团委发出邀请通知书:欢迎基层团组织和青年朋友前来“大家乐”舞台大显身手。
 

▲1986年“大家乐”场地前门
 
7月8日晚,第一场“大家乐”表演晚会就要开始了,200多个活动座位早就坐满了刚从流水线下来的特区建设者,后面还站着上千人。开场时间到了,原来预约演出的队伍,因没有汽车来不了了。这可急坏了所有人:演员来不了,这场演出就“糊”了。时任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云蔚成看着台上挂的“群众艺术表演晚会大家乐”徽标,灵机一动:这么多青年人,肯定有能歌善舞的,咱们就写个“自荐表演报名处”的标语贴出去,当场接受报名、登台表演。主持人在台上鼓动大家报名自演同乐,云蔚成首先在台上高歌一曲,活动中心的文艺老师和自荐表演人员穿插上台表演,现场的外来建设者被感染和打动,纷纷自荐上台表演。当晚的演出,在没有演出队伍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成功,著名的“大家乐模式”——“自愿、自荐、自费、自演、自娱、同乐”形成了。在“互动、参与、平等、交流”的氛围中,“演员”不分大小,台上台下情绪融为一体,人们将白天工作的疲倦以及种种不顺心的事全部抛诸脑后,留下来的是一片“你乐、我乐、大家乐”其乐融融的欢笑声。在电视海选、全民造星运动还远没有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大家乐”这种具有首创精神的“自荐表演”“草根舞台”“民间达人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深圳特区最具特色的一道群众文化风景线,新颖独特的“大家乐模式”诞生了。
 

▲“大家乐”舞台当年的观众
 
我是在“大家乐”成立不到一年的时候来到深圳的。那时的舞台实在太简陋了:把小山坡推平,一半铺上水泥,就算是舞台了;用几根铁杆搭成一个架子,架上几只碘钨灯,几只喇叭,“灯光”和“音响”就有了。舞台后面的山坡和树林是一成不变的背景,这与我在广东汉剧院的工作环境相比,完全是天上地下之别。但是,特区年轻人打工生活单调,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艺术的真诚和他们在外打工对家乡、对亲情的渴望,使我深受感染。随着对舞台的一点点了解和对来这里参加活动的打工青年的认识,我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演员与观众互为转换、演员与观众互动性强”的活动模式,一头扎进舞台,一干就是13年。
 
“大家乐”舞台与八卦岭工业区很近,每到演出的日子,夜色降临,“大家乐”舞台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连舞台后面的小山坡上也站满了人。为满足观众的要求,我带领员工增加设备,增加人手,改为周三、周六,每周两晚开展活动。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报名登台表演的人有时要轮候一周才能登台。不到一年,活动时间就改为周三、周五、周日,一周三晚。由于是露天舞台,每到演出的晚上,我和员工下午6时就要到场,将200多张凳子、沉重的钢琴和电器、音响等搬到“大家乐”广场。一散场,又要将这些东西往回搬,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可喜的是,不少观众也会主动上前帮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