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在大众弱势群体领域的社会化功能效应——深圳自闭症乐团成立周年刍议

作者:艾和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2-23 人已围观


(一)关注弱势群体具有新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
 
构成关注弱势群体社会价值的基础是民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关注社会基层大众是公共文化价值的核心功能。在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只有那些典型的公共文化行为,才真正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一个个永不磨灭的历史脚印,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来源于社会生活又指导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公共文化行为,提升着文化服务本身的社会文化功能。
 
以自闭症乐团的公益文化活动为例,它改变了原有的文化服务形态和模式,有了新的发展形态坐标,使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内容产生变化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同步或异质性的变化需要,使文化服务的宗旨属性有了异质区别于同质的行为。公共文化的属性首先是社会精神领域的文化,其次才是变为文化行为后的文化活动,在公共文化以精神思想为主的特色属性中,只有特色形态的公共文化艺术,才能具有新的不同于其他基本形态的异质性文化属性,自然就产生了新的公共文化的意识形态,起到了社会公共道德、正确思想意识的教化作用,社会化变革中所产生的新的文化思维、新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公共文化不断创新而同时存在。
 
(二)弱势群体特有的魅力文化资源具有社会效益
 
文化艺术作品的创意形态,给予了作品的特有属性和个性,这种特有属性和个性,在特定时态中呈现出特质元素的创意便是魅力文化。创意作品的形式、名称、展现方式及元素符号等方面的异质性,通过媒介、影视、出版发行、展览演示等形式,让受众在接触时产生联想,感知创意带来的新奇独特的震撼力,而产生亲和感和完全接纳的信任。同时,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排斥、抵触和不完全接受的因素,这也正是创意的因素所具有的魅力所在。议论和争执,亲和与抵触都是新事物产生初期的共性现象,是真正成功的创意文化作品大多要经过的必然过程,也是创意作品的自我更改修正、完善阶段。例如:自闭症乐团的孩子们用电子琴每人模仿一种乐器,来共同演奏大型交响乐的过程,就是采用新鲜的培训演奏方式,增加互相的配合和多人在一起的规则协调模式,其结果是:孩子们的演奏水平达到技术训练要求,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他人的存在和互相制约的关系,达到实况演出受到热烈欢迎的综合艺术效果。用魅力文化符号表达一种共性的社会公共文化形态,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公共文化共享的世界面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爱关系,具有整体提升公共文化性的社会效益。在后文化事业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文化形态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互相结合的创意魅力形态。
 
(三)特色品牌效应引导了社会文化服务形态趋势和审美倾向
 
在文化历史中,众多的文化艺术作品都共同遵守着以品牌文化作品的审美倾向为标准而自觉归类的规律。文化品牌是社会文化阶段性的代表作品所呈现的最佳表达方式的组合,它的组织形式、内在品质,对社会其他文化艺术作品具有示范作用和向往模仿态势。文化品牌的形成是基于作品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属性,服务的对象产生联想并被认可而形成的文化价值,是作品文化创意特征与异质个性的集成。成功的文化品牌都是由创意的名称、思想内涵、方式手法、异质元素等系统地综合运用和品质创新的结果。有创意的文化作品,才有文化作品的品牌,才会起到品牌的功能和作用,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标志性、方向性。关注弱势群体,关注自闭症等残障人群,同时更应关注他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元素都具有鲜明的创意审美特征,指引审视作品内在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创意公共文化用变量的形态传递着大众文化、弱势群体的品质和固有的美。那些特色异美的作品就是特色品牌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结晶,它们代表了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服务发展趋势,引导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文化作品新的审美倾向。
 
结语:掌握新时期历史阶段社会文化发展动态,充分了解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地域性、群众性的特征,将文化活动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造福人类美好家园的精神品质层面紧密联系起来,提升至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切实维护和发展的高度上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创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培养社会的正义使命感,让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适应新时期文化活动发展的趋势要求。文化活动的常态化、特色化、大众化、深度层次化是我们新时期公共文化活动的新特点、发展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文振庭.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2]韩子荣,连玉明.中国社区发展模式——文化性社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之《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选集》。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