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提倡阅读是一种责任

作者:聂震宁 来源: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与时代变革 责任编辑:kysia 2023-04-14 人已围观

提倡阅读不仅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国家图书节”的提案并非少数知识分子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心血来潮的产物,它是建立在我们对国际、国内阅读现状深感忧虑的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中国的阅读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阅读、提倡阅读。我国古人有“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耕读立家”等传统,而这一传统如今面临断裂的危险。阅读能力从来都是古今中外国民素养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国民阅读能力的下降会直接导致国家竞争力的减弱,因此值得特别关注。

很多发达的国家都在积极提倡阅读。美国每位总统在上任之后几乎都会推出全民性的阅读计划。如1996 年克林顿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计划。布什上任后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将“阅读优先”作为政策主轴,拨款50 亿美元,还特别补助阅读环境较差的弱势学生,希望在5 年内,让美国所有学童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1998 年9 月到1999年8 月是英国阅读年。英国政府为了“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额外拨出了1.15 亿英镑的购书经费,平均每个学校获得4000 英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总共增加了2300万册书,同时增加了小学阅读课程。英国把“世界读书日”的庆典提早到3 月举行。在2006 年的3 月2 日,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还参加了“世界读书日”在伦敦的现场活动,大力倡导阅读。可以说,提倡阅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潮流。

有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读“网”时代,应该告别传统的纸质图书了。依我看,传统阅读目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虽然网络阅读在资料检索方面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其准确性、权威性、系统性以及深入程度还不够。网上阅读和交流的片段性强而体系性弱。图书仍是目前主要的阅读载体。我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一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以色列人均每年消费图书60 本,美国将近50 本,而我国却只有4.5 本,差距之大令人惊讶。发达国家的网络远比我们先进和普及,但他们的读书总量依然远远超过我们。因此网络的普及不是阅读率下降的借口。

国家要加快发展,文化建设也必须加快步伐。读书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行为之一。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一个国民很少读书,甚至不爱读书的国家会拥有强盛的文化创造力。好像古往今来还没有这样的先例。我们国家要有综合国力的提高,要有先进文化的建设,要成为文明、民主、和谐、富强的国家,读书应该成为国民的基础性活动。

现代人喜欢旅游、运动、娱乐,喜欢其他很多有趣的活动,而很少有人喜欢读书。其实读书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中国哲人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未见书,如遇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因此陶渊明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西哲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读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获取能力,还能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更能够自得其乐、和谐生活。

中国古代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我们倡导大家读书,但反对“读死书”而忽略现实生活。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学习与实践犹如鸟之两翼不可偏废。因此,我们倡导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建立一种健康饱满、积极向上、关注现实、体系开放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态度。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场盛筵,我们就应该讲究菜品的荤素搭配,偏于荤或偏于素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再好的内容也需要一定的表现形式。推广阅读同样需要有一个载体。当一件事情需要提倡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形式。通过这样的载体形式,使得我们提倡的活动引起国民的关注,并成为全民性的活动。现在世界上连睡眠日都有了,为什么不能有读书日呢?睡眠日的产生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建立国家读书节,则是为了让大家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作为一种倡导的形式和读书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设立国家读书节还是有必要的。

设立国家读书节是为了营造一种全民阅读的氛围。虽然其效果不会立竿见影,要发挥其实质性作用还需要多方的长期努力,但是,现在就开始以节日的形式表达我们提倡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一愿望总胜于那种无所作为、熟视无睹的态度吧。是否会流于形式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具体做法,而不在于节日的设立。如果成立国家读书节以后,出版业与相关机构、读者不去积极响应,大家仍然不去读书,或者只是乘机聚会,那就是流于形式。相反,如果大家积极参与,努力形成一种阅读氛围并影响他人,尤其是青年一代,那读书节的作用就会日渐突出。

读书本质上是一种个人行为,之所以要通过设立读书节将它变成一种全民性的活动,是因为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并受其影响,同时又会对社会群体产生影响,相互影响之下就形成一种风气,进而影响更多的人。我们经常听到“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的说法。生活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我们走进安静的阅览室里就会很自觉地避免大声喧哗,会自然而然地坐下读书;如果身处闹市,我们就很难有静下心去读书的兴致。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力。我们倡导设立读书节就是为了给全民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建造一个读书环境就会产生更多的读书人。从这个角度讲,设立国家读书节肯定对读书有好处。

要使国家读书节发挥实效,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组织者要安排更好、更丰富的读书活动;其次,参与者应该领悟到读书的必要性,并产生读书的冲动;再次,社会和舆论导向应该推崇读书,引导大家树立良好的读书价值观;最后,对阅读的提倡和鼓励要全面、广泛而持久地进行。价值观问题要很好地引导。中国古代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其把读书视为功利性较强的活动。现在我国的读书现状中很大程度上也还是功利性阅读,比如为考试,为升学,为就业,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等。这种阅读追求、阅读动力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阅读仅止于此,那阅读的价值层次就显得过低,这样的阅读也很难形成一种社会的追求和精神的追求。

读书应该是一种社会的需求,是一种精神的需求。读书应该是一种全民自由选择、自我把握的活动。这样自由的、来源于精神需求的阅读才能够体现出现代人文精神,才能形成一种社会的人文素养。真正的阅读不仅是知识性的读书,还需要素养性的读书。


中国的全民读书现状在国际上是相对滞后的,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出版人的角度进行自省,我认为出版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举例来说:有什么样的剧场就能培养什么样的观众,反言之,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剧团。同理而言,有什么样的出版业就会培养什么样的读者,有什么样的读者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图书,这些都是相互影响的,就像“鸡”和“蛋”的关系一样。

有人将中国出版批评为教育出版,这是因为出版对教育服务的功利性过强。同样,读者的阅读需求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也会促使出版者向这一功利性的需求看齐。久而久之,有其他阅读需求的读者会因为没有适合他们需求的图书而放弃阅读。从此角度讲,出版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开卷有益”。我们现在的出版能不能保证让读者开卷有益,这一点还值得商榷:现在,出版业的跟风出版、随意炒作、重复出版、拼凑出版、伪书、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使得读者对阅读的兴趣、阅读的虔诚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现在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好书不断出现,同时也不断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好书和伪书混杂的时代,是迷信和新知并行的时代,是奸商与教授混杂的时代。出版业的复杂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要直面问题并认真解决问题。我们出版从业人员必须树立将出版视为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的精神,必须负有神圣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文化产业必须将文化责任放在首位,将其作为我们的终极追求。要在这种精神和态度之下,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的态势,最后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是我认为一个人对职业的态度将会决定他们的工作效果。有了良好的出版业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这个出版业才能健康发展。

对出版业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眼下,出版业需要解决和强化的问题主要有三点:原创不力,挖掘不力,推广不力。

原创不力: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国内市场。我们一年有20 多万的出版品种,有14 万~ 15 万种新书,这些新书中真正具有原创精神的并不多。读者有时候都几乎不敢买书,因为总是会有上当的感觉。

挖掘不力:一是有的原创作品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它的社会内涵、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二是我们丰富的出版资源、文化资源,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出版上。

推广不力:读者不能及时了解到出版信息,认识到书的价值,进而形成阅读的结果。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从出版的本职工作来说,我们有推广的责任,有帮助大家读书的责任;从社会责任来说,每一位新闻出版业从业人员都有这样的义务。从组织写作开始,到读者阅读结束,这都属于我们的出版工作。我们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把书销售出去。推广包括推动阅读、帮助阅读,这样才能完成我们全部的责任。

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应该加强原创能力,加强挖掘能力,加强推广能力,这样才能形成出版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是对阅读社会的贡献。

除此以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产品要分出多重层级。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图书在内容质量优秀的前提下,可以设计简易一些,定价可以低一些。出版业也应该做一些公益性的捐赠,把它纳入我们的工作中,作为我们的社会责任,作为出版社领导的基本任务。另外,为了便于阅读,书的出版形式也应该多样化一点,例如出版口袋本、电子出版物、电子有声读物、网络出版物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得大家携带一本书就像携带一个MP3 那么方便,这样阅读就更容易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潮流。

(本文系作者于2014 年3 月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访谈的记录稿。)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