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深圳图书馆——服务立馆 科技强馆 文化新馆

作者:张岩 来源:深圳经验——“图书馆之城”创新发展二十年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7-04 人已围观

深圳图书馆于2020年发布的《深圳图书馆发展规划(2021—2025)》再次明确“服务立馆”理念,并诠释“服务立馆”的内涵要义是:服务于平等保障读者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服务于有效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科技强馆
 
深圳图书馆界多年来通过引进和整合先进的科技成果,以科技应用驱动服务创新和业务建设,支撑“图书馆之城”体系化迅速发展,形成了深圳“图书馆之城”技术创新的全城生态。
 
建馆伊始,深圳图书馆就制定了“计算机管理的总体设想”。深圳图书馆缺乏深厚的馆藏积累和业务积淀,唯有走技术强馆的道路,以打造“深圳的全国之最”。1986年研制并投入使用的“实时多用户计算机光笔流通管理系统”,是深圳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开篇之作,也是当时全国极少的自主研制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这使深圳图书馆成为当时我国公共图书馆中首个在图书流通方面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图书流通率,节省读者的大量时间,开创了深圳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新局面。其良好运行和示范效应,也引起了行业和文化部的关注。文化部希望深圳图书馆能够研制一个在全国推广应用的高水平、实用性强的自动化集成系统。深圳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图书馆的总体要求。1988年,由深圳图书馆牵头组织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以下简称ILAS)科研项目正式启动。ILAS于1991年研制成功并推广使用,开创了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新时代。1996年8月ILAS参展北京第62届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大会,中央电视台以“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的骄傲”为题进行了报道。
 
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开放,作为国内首家全面应用无线射频识别(以下简称RFID)技术的大型综合性图书馆,不仅开启了RFID技术在我国图书馆领域应用的先例,开创了自助服务为主的服务模式,开发了“文献智能管理系统”,更研制了深圳图书馆自主创新、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影响更为深远的高科技成果——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引领了城市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和全国24小时新型文化空间(城市书房)的发展。建馆30余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深圳图书馆“从创建的那一天起,就将自己生存、发展的命脉与行业价值及科学技术紧紧地连在一起,视开拓、探索为使命,借助各种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等,为服务社会,为更新图书馆服务理念,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创新魂”。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的力量不断凸显。在《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11—2015)规划》中,“科技推动,创新服务”首次被明确写入总体目标,具体包括:充分发挥技术领先的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的特色,探索数字化环境下的图书馆发展、图书馆服务的趋势与特色,全面推行数字化远程服务,提高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助服务的水平。《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21—2025)》将“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包括坚持技术和服务创新,全面打造智慧服务新优势;借助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推出创新服务项目、升级服务体验,进一步凸显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强大效应,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深圳图书馆发展规划(2021—2025)》再次明确了“科技强馆”的办馆理念,具体诠释为:科技应用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空间,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服务体验。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